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公害淡水鱼高效养殖综合技术培训讲义

无公害淡水鱼高效养殖综合技术培训讲义


2、多宝鱼事件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对本市沪西、铜川水 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部分饭店采样的30件冰鲜、鲜活多宝鱼检测结果, 30件样品全部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且呋喃唑酮代谢物最高检出值为 1mg/kg左右。同时,部分样品还检出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孔 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渔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 求。该局为此发布消费预警:“因本市市售多宝鱼检出药物残留超标严 重,食品监督部门提醒市民谨慎购买、食用药物残留超标的多宝鱼。” 多宝鱼事件由此引发。此后,北京、杭州、广州、南京等地相继“封杀” 多宝鱼,一时间,各地水产市场对“多宝鱼”避之唯恐不及,造成了全 国多宝鱼滞销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山东省海洋渔业厅也发出通知, 暂停全省“多宝鱼”的出货和销售。前所未有的禁售令一经发出,原本 在各大城市宾馆、酒店堪称名菜的多宝鱼每公斤市场售价瞬间由200元 左右降到了20多元,甚至处于“有鱼无市”的状态。

鱼类的习性和生理特点
1栖息环境 2、食性 3、生长 4、繁殖 5、洄游

索饵洄游 越冬洄游 生殖洄游又称产卵洄游 溯河性鱼类的洄游 溯河性鱼类生活在海洋,但溯至江河的 中上游繁殖。鲟鱼、大马哈鱼

降海性鱼类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淡水里 而洄游至海中繁殖。鳗鲡
第二章无公害淡水养殖的条件

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如果pH过高或过低,不 仅会引起水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 甚至会使化学物质转变成有毒物质,对鱼类 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还会抑制光 合作用,影响水中的溶氧状况,妨碍鱼类呼 吸。

如果pH值过高,鱼类生活在酸性环境中,水体中磷 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 环强度降低,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 影响,而且鱼鳃会受到腐蚀,使鱼的血液酸性增强, 降低耗氧能力,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较高,但鱼会 浮头,造成缺氧症,还会使鱼不爱活动,新陈代谢 急剧减慢,摄食量减少,消化能力差,不利于鱼的 生长发育。



先天性水俣病是世界上第1个因水体污染诱发的先天缺陷,是由于甲基 汞中毒引起,由于是1953年在日本南部沿海的熊本县水俣湾发生,故以 地名称之。当时甲基汞来源于一家氮肥公司,在生产乙醛和氯乙烯过程 中,将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水生生物摄入甲基汞并蓄积于体内, 又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 在污染的水体中,鱼体内甲基汞比水中要高万倍,人们因食污染水中的 鱼、贝壳而中毒,3年中死亡40余例。水俣病发生2年后开始出现先天性 水俣病。此后日本其他地方也有本病发生。先天性水俣病是母体摄入甲 基汞,通过胎盘引起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其病史的共同特点是,孕 妇都吃过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病儿家中有64%家属有急性水俣病史。 小儿发汞高于母亲发汞20%~30%
雌核发育

雌核发育概念 雌核发育,俗称假受精,意 指精子虽然正常地钻入和激活卵子,但精子 的细胞核并未参与卵球的发育,精子在染色 体中很快消失,胚胎的发育仅在母体遗传的 控制下进行的一种发育方式。
野鲫鱼
湘云鲫鱼
东北银鲫
方正银鲫鱼
淇河鲫鱼
鲤鱼
四大家鱼
青 草 鲢 鳙

青鱼
草鱼

3.彭泽鲫 彭泽鲫是由江西省水产科技人员选育出的一个优良鲫鱼品种, 肉味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体型丰满,易运输,易暂养,易上钩, 利于活鱼上市,也是一种生产和游钓兼可发展的鱼类。 4.淇河鲫 淇河 鲫因产于河南省北部一条东西流向的山区性河流淇河而得名。淇河常年 不结冰,1—2月份时,水温仍在10℃以上,淇河河床两岸水草丛生。优 良的生态环境,为淇河鲫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淇河鲫肉嫩味 美,据古籍记载,淇河鲫和香稻米、丝蛋一起,是当地的三大贡品。 除 上述几种经济价值较大的优良鲫鱼外,还有江苏省六合县的龙池鲫鱼, 产于内蒙古海拉尔地区的海拉尔银鲫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大、 肉嫩、味道鲜美,均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

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 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 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 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 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类似的食品在其 他国家被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或自然食
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 量符合同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 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未加工或 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允许限量、 限品种、限时间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鱼药、饲 料添加剂等,但在产品上市时,不得检测出超标的 化肥、农药等残留物。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 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 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 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 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 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绿色食品
(3)、平扁型 这类鱼一般为海水性鱼类,营底栖生活,动作迟钝, 反应不灵敏,身体平扁如板,如鳐、鮟鱇鱼、鲆、鲽等。

(4)棍棒型 体延长成棍棒壮,头小尾细,形体细长如蛇,这类鱼适应 于穴居,常钻入泥土或水底的砂石中,游泳能力较弱,常常体被细鳞或 无鳞,甚至有的鱼特化成带形。这类鱼有鳝鱼、泥鳅、鳗鲡、带鱼等。 (5)、特殊体型 大部分鱼都可以归入以上四种基本体型之中,但也 有一些鱼类由于特殊的适应性而呈现出特殊的体型,例如箱鲀鱼体如装 甲车、刺鲀体圆如球、箭鱼嘴长似剪、燕鳐鳍大似鸟、海马头形如马、 旗鱼背鳍高如船帆、从侧面看鲷鱼似长方形、眼镜鱼像个三角形、银鲳 成菱形、鳝鱼形如柱,海龙、比目鱼、太阳鱼等都具有特殊的体形。
第一节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的品种 青草鲢鳙鲤鲫鳊鲂鱼鲮鱼罗非鱼



一、鲫鱼 鲫鱼在我国已知的有两个种(鲫和黑鲫)和一个亚种( 银鲫)。黑鲫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水系。 鲫,就是我们常说的土鲫鱼,除青藏高原和新疆北 部无天然分布外,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 池塘水库和沼泽河沟等大小水体中。 1鲫鱼2黑鲫
一、加强苗种生产管理,选育抗病抗逆性强 的品种 二、优化养殖结构,合理搭配养殖品种 三、选择好池塘 四、健康科学管理 五、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盒质量认证

休药期

休药期,即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 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有些药物虽允许使 用,但它在鱼类体内吸收、分布、转化和消 除有一个过程,必须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后, 鱼类才能食用,这就是休药期制度。
第四节常见淡水鱼的生物学特性

鱼类的体型 (1)、纺锤型 这是鱼类中最为普遍的体型,特点是鱼类全身呈流线形, 对水体的阻力起导流降低的作用,因而游泳速度很快。淡水中最常见的 有鲤鱼、青鱼以及海洋中的鲨鱼、鲐鱼等。
(2)、侧扁型 身体呈侧扁状,它们的游泳能力也较强,但比纺锤型 体型的鱼慢一些,例如鳊鱼、鲂鱼、鲳鱼、胭脂鱼、蝴蝶鱼等。

二、溶解盐类 (一)盐度

将盐度为35的国际标准海水用蒸馏水稀释或经蒸发浓 缩,在15℃时测得的相对电导比。
(二)碳酸盐类 硬度1升水中含氧化钙10毫克,即为1个德国 度或1个硬度 (三)无机氮化合物、磷酸盐、硅酸盐

三、溶解有机物质
四、酸碱度


池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其酸碱度(即pH值)是鱼池 水质的主要指标,它对鱼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 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鱼类最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其 pH值为7.8--8.5。但在pH值6--9时,仍属于安全范 围。不过,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9,就会对鱼类造 成不良影响。

欧盟是我国第四大水产品出口市场,据不完 全统计,2001年我国向欧盟出口的水产企业 总数为95家,2002年每个企业因欧盟禁令所 遭受的损失平均在300~500万美元之间,95 家企业对欧盟水产品出口贸易金额合计6.23 亿美元。我国对欧盟水产品出口贸易涉及近5 万人,涉及养殖渔(农)户10万人以上
第二节我国发展无公害淡水鱼高 效养殖的意义
三聚氰胺事件 多宝鱼事件 洋奶粉事件 激素事件 诚信危机、市场混乱

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 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保护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健康的需要

第三节无公害淡水鱼高效养殖的 方法

同时,偏酸性水体会引发鱼病,导致由原生 动物引起的鱼病大量发生,如鞭毛虫病、根 足虫病、孢子虫病、纤毛虫病、吸管虫病等。 如果pH值过低,在5--6.5之间,又极易导致 甲藻大量繁殖,对鱼的危害也较大。
五、有毒有害物质
3、违规用药第一刑事案件


2012年4月24日,广东省广州市农业局、工商局对荔湾分局 对荔湾黄沙水产市场上一家销售店销售的鳜鱼进行抽样检测, 发现含有孔雀石绿,含量为260ug/kg。这位黄姓店主明知其 销售的鳜鱼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孔雀石绿后,仍不积 极履行进货检查制度和向供货商索取监测报告,继续销售。 5月8日,这位黄性经销商销售的鳜鱼中再次检出孔雀石绿, 含量
药物残留案例


氯霉素对人的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具有严重的毒性 反应,有可能引发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时还会 引起视神经炎、皮疹等不良反应。因此氯霉素只在 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或不得不使用的严重病例中选用。 2001奥地利 德国---浙江舟山虾仁
药物残留案例


1、氯霉素风波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 第143个成员国,从那时起,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便浮 出水面,水产品出口中的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也日益加重, 并成为国际水产品贸易中的主要贸易壁垒形式,也有人称其 为绿色壁垒。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就是第一案例——氯霉素风 波。 2002年8月21日,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出联合通知,声 明将对中国水产品进行专项整治,以尽快消除药物残留对中 国水产品的危害。2002年第7期《中国水产》杂志刊登文章, 披露了一起鲜为人知的中国水产品氯霉素风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