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物流学概述 PPT课件

现代物流学概述 PPT课件


第五节 物流学科特点及研究对象
3.物流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
• 物流研究丰富多彩,但就其性质而言,绝大多数是 属于相关学科的成果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如物流 系统计算机模拟技术、运输规划、库存控制理论等。
• 物流科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它的产生 与发展和社会经济实际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其研 究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社会实践需要。只有从实 践中提出问题,密切结合具体研究范围内的自然资 源、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和技术水平,提出正确的 方法和结论,有效地改善物流系统,取得应有的经 济效益,这样物流科学的价值才能为人们所承认、 所重视。物流学正是以它实际应用所体现的巨大经 济意义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现代物流学
第一章 现代物流学概述
第一节 物流基本概念
1963年成立时名称为“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NCPDM)”。对物流管理(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的定义:为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 及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2种或多种活动 的集成。这些活动可能包括但不仅限于:顾客服务、需求预测、交 通、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零件及服务支持、工厂及仓 库选址、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运输、仓储管理。 (定义了具体的物流活动)
•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 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 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 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 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第一节 物流基本概念
•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 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 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 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 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 1956年,日本“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到美国考察,发现美国的 “Physical Distribution(PD)”涉及大量流通技术,能提高流通生产率, 将其引入日本,译成日文“物の流”,1965年简化为“物流”。
• 日通综合研究所1981年在《物流手册》上定义:物流是物资资料从供 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 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 运输、配送等活动。
素之间综合关系
• 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 1.人力资源:系统的核心要素 2.资金要素 3.功能要素 4.物流设施 5.物流设备 6.组织与管理 7.物流信息系统
第二节 物流系统及其分类
•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 供应物流; – 生产物流 – 销售物流 – 回收物流 – 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 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 社会物流 – 行业物流 – 企业物流
第三节 物流系统模式
• 物流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转化)、限制 (制约)、反馈等功能,根据物流系统的性质, 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一般说如图2—4所述, 简述如下。
第三节 物流系统模式
输入。也就是通过提供资源、能源、设备、劳力等手段对某一系统发 生作用,统称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输入。包括原材料、设备、劳 力、能源等。
1996年1月台湾物流管理协会(Taiwan Associ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物流是一种物的实体流通活动 的行为,在流通过程中,透过管理程序有效结合运输、仓储、 装卸、包装、流通加工、资讯等相关物流机能性活动,以创 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
第一节 物流基本概念
处理(转化)。它是指物流本身的转化过程。从输入到输出之间所进行 的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活动中的物流业务活动称为物流系统的 处理或转化。具体内容有: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物流业务活动,如 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信息处理及管理工作。
输出。物流系统与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手段和功能,对环境的输入进 行各种处理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称为系统的输出。具体内容有:产品 位置与场所的转移;各种劳务,如合同的履行及其他服务等;能源与 信息。
• 1992年具有22年历史的日本物流管理议会(JLMA: Japan Logistics Management Association )和日本物流管理协会(JCMA: Japanes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合并成立日本后勤系统协会 (JILS:The Japan Institute of Logistics Systems),将物流改称后 勤,其名称中“后勤”几个字并没有翻译成日文文字,而直接用 “Logistics”的英文注音。这不仅是词语转换, Logistics已经突破商 品流通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
第一节 物流基本概念
1979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
三届国际物流会议,代表团第一次将“物流”概念引入中国。
2001年8月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 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限制或制约。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施加一定的约束称之为外部环境对 物流系统的限制和干扰。具体有:资源条件,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 能力的限制;价格影响,需求变化;仓库容量;装卸与运输的能力; 政策的变化等。
反馈。物流系统在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中,由于受系统各种因素 的限制,不能按原计划实现,需要把输出结果返回给输入,进行调整, 即使按原计划实现,也要把信息返回,以对工作做出评价,这称为信 息反馈。信息反馈的活动包括:各种物流活动分析报告;各种统计报 告数据;典型调查;国内外市场信息与有关动态等。
第一节 物流基本概念
•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
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 奏方面的差别。 •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 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 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 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 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 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 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 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 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
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 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
第四节 物流系统功能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 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联结在一起,便成了物流的总 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目标。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 1.运输 2.储存保管 3.包装 4.装卸搬运 5.流通加工 6.配送 7.物流信息
如果从物流活动的实际工作环节来考查,物流就是由上述 七项具体工作构成。换句话说,物流能实现以上七项功能。 上述功能要素中,运输及保管分别解决了供给者及需要者 之间场所和时间的分离,分别是物流”场所效用"及"时间 效用"的主要功能,因而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的 地位。
第一节 物流基本概念
•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 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第二节 物流系统及其分类
• 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
1.物流系统各组成要素间具有良好协调性 2.各要素之间的交换价值可以促进系统整体的工作绩效 3.要素并不要求个体上达到最佳或最优设计,而关键在于组成物流系统各要
• 通常对系统进行评价,是以系统的投入与产出之比为主要指标。对于 物流系统中劳动消耗与劳动占用(即投入)可以在物流成本的范围内加 以分析和研究;而作为产出的物流服务的衡量指标体系也是物流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输入水平和输出水平又是相互制约的,它们应在 整体效益最佳的原则下统一起来。物流学和系统科学的融合,使其很 快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是物流科学能在短期内迅速壮大走向成熟 的重要因素。
1998年,对物流(Logistics)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 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 地到消费地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而对其进行计划、执 行和控制。
第一节 物流基本概念
• 欧洲物流协会(EIA: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1994年发表 《物流术语》(Terminology in Logistics),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在 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和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进行计划、 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第五节 物流学科特点及研究对象
1.物流学是综台性交叉学科
物流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物流学的产生就是以 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矛盾——流通成本上升而开始的。研究物流的 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 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 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