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09-05-08T12:01:45.67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供稿作者:汤文兵[导读]汤文兵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口腔科(广东 524002)[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8)01-0026-02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时溃疡部位疼痛,影响病人正常饮食,多数患者能够自愈,但是病情重者持续时间较长,且因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在治疗口腔溃疡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药物虽然主治其他疾病,但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几种药物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时溃疡部位疼痛,影响病人正常饮食,多数患者能够自愈,但是病情重者持续时间较长,且因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在治疗口腔溃疡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药物虽然主治其他疾病,但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几种药物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 云南白药 [1]诊断明确的口腔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6例。
两者平均病程2天,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临床表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采用云南白药粉或胶囊内药粉,让患者用淡盐水漱口后用棉签取适量药粉,涂撒在口腔溃疡创面上,3次/日,临睡前增加1次,注意尽量延长药粉保留在创面上的时间,最好半小时以上。
对照组口服溶菌酶、维生素C、维生素B2和口含华素片。
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3%。
两组资料总有效率相差显著(P<0.01)。
云南白药是我国传统中药,内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活血化瘀以及抗炎、愈伤等作用。
因此,在口腔溃疡部位涂抹云南白药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加速血管的生长及结缔组织增生,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2 西咪替丁 [2]25例口腔溃疡患者用药前清洁口腔,取西咪替丁胶囊内粉末(用片剂研粉亦可),用棉签将药粉均匀地涂于患处,此后禁饮食10min,每日早中晚及睡前各1次。
一般用药1或2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用药1~2天溃疡开始缩小,大多数在用药3天(2~5天)治愈,治愈率100.0%,且不留疤痕。
免疫功能低下是口腔溃疡发病原因之一,近年来药理研究发现,西咪替丁能够抗病毒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3 维生素C [3]取维生素C片剂5片,研为细末,用棉签蘸取少许点于患处,按压3 min,然后用温开水漱口,每日3次,治疗口腔溃疡患者100例。
疗效疗程与溃疡面的大小有关。
一般直径在3mm以下者,可在3天内痊愈,3mm以上者需3~4天方可痊愈。
维生素C片剂是一种酸性物质,涂于局部能够刺激腮腺分泌大量的唾液。
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而且维生素C能促进羟化酶的活性,促进胶原蛋白及细胞间质合成。
所以对溃疡面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
4 西瓜霜喷剂与贞芪扶正胶囊联合使用 [4]6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被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发作期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喷于患处,每日3次,重者2小时1次,同时口服贞芪扶正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服1~2个疗程,每疗程6周。
对照组32例,发作期口含华素片,每1~2小时含化1片,同时服用抗生素。
治疗期间两组均不用其它药物。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好与对照组的71.9%。
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为2±0.7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1.5天,而治疗组的复发间歇83.6±10.8天,也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1.6±8.1天。
桂林西瓜霜喷剂具有清热泻火、消炎止痛之功效,能活血化瘀,迅速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细胞免疫力,从而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贞芪扶正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补锌生血等作用,两药合并治疗口腔溃疡能收到较好效果。
5 泼尼松 [5]口腔溃疡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
治疗组口服泼尼松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1~3天。
对照组口服甲硝唑每次0.4g,每日3次;维生素C每次0.2g,每日3次;口溃散喷洒创口每日3~4次;疗程2~4日。
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0%。
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率14,无效12例,总有效率67.0%。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泼尼松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迅速减轻口腔溃疡黏膜的炎症反应,从而使溃疡面及时修复。
6 聚肌胞注射液 [6]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2例,其中男17例,女55例。
随机分为聚肌胞治疗组38例和维生素对照组34例。
治疗组以聚肌胞注射液(LAAPC)2mg肌注,局部同种药物涂搽,注射头两天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6支为一疗程,涂擦每日4~6次。
维生素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10mg,维生素B210mg,维生素C100mg,口服,3次/日,10天为一疗程。
同时给含漱剂Dobell’s或0.2%洗必泰液。
LAAPC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38例中,显效27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3%。
维生素治疗的34例中,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7.0%。
可见,LAAPC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维生素B1、B2、C。
聚肌胞注射液为双键多聚肌酸、多聚肌酸聚合物的灭菌水溶液,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 维生素B12混合液 [7]恶性肿瘤化疗后导致口腔溃疡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
随机分为两组,维生素混合液治疗组13例,制霉菌素混合液对照组17例。
治疗组:维生素B12混合液(生理盐水500ml+制霉菌素100万u+维生素B12500μg+胰岛素36u) 于饭前、睡前含漱,每日4次。
对照组:用同样方法(生理盐水500ml+制霉菌素100万u混合)含漱,每日4次。
治疗组13人10天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0%。
对照组17人中,治愈8人,有效6例,无效3例。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
维生素B12被创面吸收后能参与皮肤RNA的合成,使RNA的含量增高,加快肉芽组织增生使之修复。
8 双黄连 [8]口腔溃疡患者44例,其中男15例,女29例,用外用盐水漱口后使用无菌棉签蘸双黄连口服液,轻轻涂抹溃疡面。
根据口腔溃疡的临床分度,Ⅰ度溃疡每天2次,Ⅱ度溃疡每天3次,Ⅲ度溃疡每天4次,至黏膜完全修复为止。
治疗结果:44例口腔溃疡患者,用双黄连口服液涂抹后修复时间最短5天,最长15天,其中28例Ⅰ度溃疡患者的修复时间为5天者18例,8天者为10例;14例Ⅱ度溃疡患者的修复时间为10天者13例,15天者1例;2例Ⅲ度溃疡患者的修复时间为15天。
平均修复时间为8天。
双黄连口服液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及对免疫功能刺激作用,对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力起到调节作用,保护口腔溃疡创面,预防黏膜感染,对加速创面修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9 碘酚 [9]采用碘酚烧灼溃疡面,利用碘酚的腐蚀性使溃疡处组织蛋白凝固形成保护性膜从而减轻疼痛,此方法适合于溃疡面积小且数目少的患者。
选取35例,男15,女20,用生理盐水漱口后使用地卡因或利多卡因表麻,拭干,用尖头镊醮少量碘酚置于溃疡表面,使形成白色假膜覆盖于溃疡面上,注意碘酚液不能太多不要超出溃疡面使周围正常组织被烧灼。
一般2~4次即可。
治疗效果:35例溃疡病人快者5天,时间长者9天治愈,无男女差别。
缺点是需要反复复诊。
碘酚是一种强腐蚀性药物,利用碘酚的腐蚀性使溃疡处组织蛋白凝固形成保护性膜覆盖于溃疡面上,从而减轻疼痛,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溃疡的愈合。
10 医用高分子口腔溃疡保护膜 [10]口腔溃疡患者58例,其中男22例,女36例,可用地卡因或利多卡因表麻后拭干,按溃疡面积大小取本品适量,用洗净的手指或卫生棉签在患处涂一薄层,继续张口约30秒,使凝胶干燥成白色保护膜即可,使用期间可自由饮食。
使用最初3天内,每4小时使用一次,以后按需使用。
治疗结果:3天明显起效者21例,5天治愈者36例,10天治愈者达52例。
医用高分子口腔溃疡保护膜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纤维素M,本品涂于溃疡面后,在粘膜表面形成粘附性封闭薄膜,覆盖溃疡面,从而屏蔽外界因素对溃疡面的刺激,具有快速治愈口腔溃疡、减轻溃疡疼痛、改善进食状况的作用。
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定论,据认为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紊乱、粒细胞减少症、白血病、代谢紊乱、营养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引起口腔溃疡 [10] 。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取局部给药,例如抗病毒、消炎杀菌、调节免疫力、促进创面组织修复和愈合的药物。
对于重症患者,其口腔溃疡多是由于全身各系统疾病引起。
因此,在治疗时既要局部给药,还要针对病因用其他方法治疗。
本文介绍的这些药物,在临床多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在对口腔溃疡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便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赵国孝.西南国防医药,2004,14(4):440[2]王爱萍,黄素玲.医药导报,2000,19(2):175[3]李春兰,孙文邦.临床军医杂志,2001,29(1)[4]张玉叶,刘彦平,陈影.中国药业,2001,10(10):47[5]陈朝进.新医学,2003,34(2):71[6]史洋.中原医刊,2003,30(10):15[7]边素静,宋林萍,郝秋莲,等.当代护士,2003,4:62[8]杨书风.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16(1):60[9]郑麟番,张震康,傅民魁,等.实用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