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新品种秋绿60推广应用摘要为适应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要求,开发了秋绿60大白菜新品种,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就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促进秋绿60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白菜;秋绿60;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s6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4-0128-031立项背景1998年以后,我国主要农产品出现了局部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的新形势,农业面临粮价下跌、种粮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困难的新问题,加上国家对烤烟实行“双控”和“双降”政策,这对通海县农业的发展冲击很大。
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如何落实中央的部署,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确保通海县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既是现实问题也是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问题。
在总结改革开放20年成果,分析县情的基础上,1998年通海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了“稳定粮食,巩固烤烟,抓死蔬菜、畜牧两大产业,积极培植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并报请云南省科委批准将通海县列为云南省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科技示范县。
通海县种子管理站作为农作物品种的业务管理部门,同时也是项目承担单位之一,主要承担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配套技术组装及示范、推广工作。
为开展好这项工作,通海县种子管理站建立了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基地,目的是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将蔬菜培育成继烤烟之后通海县的又一项支柱产业。
项目实施过程中,基地共引进国内外优质新品种、名特优精细蔬菜品种312个,经过多年多次多批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应通海县种植、市场销量前景看好的品种20多个,秋绿60是其中之一。
通过秋绿60等一批高产、优质、高效适销对路的蔬菜良种扩大示范推广,加速通海县蔬菜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步伐,促进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
2项目实施情况2.1项目设置依据将蔬菜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来培育,其理由:一是通海县人多耕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和习惯,对种植要求精细、技术含量较高的蔬菜有实践经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海县就是省内外知名的冬春早蔬菜的主产区之一;二是农民的商品意识强,对市场和效益的变化反应快,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发展接受快;三是通海县地处滇中腹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都适宜种植蔬菜,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为蔬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7年全县蔬菜总播种面积2 773hm2,总产8.861万吨,现价产值8 417.95万元,是玉溪市乃至全省种植面积最大、效益最好的县。
因此,将蔬菜作为通海县重点培植的产业来抓,是有基础和条件的。
但通海县蔬菜生产问题也不少,突出的是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以大蒜、洋葱为主;二是产品结构以冬早菜为主,夏秋菜很少,每年的销售期不长;三是种植零星分散,没有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
针对上述情况,要把通海县的蔬菜产业做大做强,除按市场需求做好品种搭配,积极发展精细蔬菜外,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市场适销对路、优质高效、适宜多季种植的蔬菜新品种,以延长销售时间,增加产品数量,并以此作为拳头产品推向省内外市场。
为此,通河县种子管理站重点抓适生性强、市场需求大的大白菜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工作。
2.2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1998年前,通海县的大白菜一直是种植1978年由山东引进的83-1品种,该品种产量高、优质、销路好,但是由于多年重复种植,与品种有关的土传病害较重,农药成本加大;另外,83-1的种子市场较为混乱。
据了解,山东省繁制83-1种子的单位有100余家,在通海市场上营销的有30多家,无序竞争造成种子价格混乱,种子质量良莠不齐,常出现质量问题,引发伤农、坑农事件。
为此,在大白菜新品种的筛选上确定了如下技术经济指标:一是根据消费者的喜爱,大白菜的单株重量须达1.5kg以上;二是品质优于主栽的83-1,为市场所接受;三是抗病力比83-1有所提高;四是全生育期不超过70d;五是单产比83-1增加10%以上,产值比83-1净增2 250元/hm2以上;六是经过3~5年的努力,通海县年种植面积达666.7hm2以上。
2.3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比较筛选的基础上,以引种试验基地为展示窗口,对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和关键技术环节现场指导,抓示范促推广,并将新品种推荐给运销企业,帮助签订产销合同,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2.4项目实施步骤2.4.1试验阶段。
本项目试验期为2年(1998~1999年),组织秋绿60、秋绿55、秋绿75、秋绿80、夏胜、胶白4号、兴滇1号、兴滇2号、云兴60、云兴68、云鸿4号、高抗ac-2、阳春白菜、夏宝、丰抗78、83-1(对照)等16个大白菜新品种的比较试验。
其中1998年白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如下:①丰产性。
供试的16个品种,单产比对照83-1高的有7个,依次是:秋绿80、秋绿75、秋绿60、胶白4号、丰抗78、阳春白菜和高抗ac-2,增产幅度为5.0%~27.1%。
其中秋绿60比对照增产20.8%。
②生育期。
供试品种的全生育期都在90d以下,其中秋绿55、秋绿60为57d,比对照83-1早熟9d;其余品种生育期与对照接近的有9个,长7d的有3个。
③株型。
按统一的分类标准,直筒型品种5个,卵圆型品种2个,炮弹型品种9个,83-1是炮弹型,而秋绿系列品种为直筒型品种。
直筒型品种更适宜密植,有利于单产提高。
④抗病性。
对各品种感染霜霉病、病毒病、根肿病进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生长期表现出抗病性较好的7个(包括对照),中等的6个,抗性弱的3个(夏胜、云兴60、云鸿4号)。
⑤株高。
株高大于83-1的有秋绿55、秋绿75、秋绿80、兴滇1号和丰抗78等5个,株高与对照接近的有秋绿60、胶白4号、云兴68等3个,低于对照的有7个。
秋绿60的株高更接近市场已认可的83-1。
⑥单株重。
比对照重的有7个,低于对照的8个,单株产量高于1.5kg的有13个(含对照)。
秋绿60为2.6 kg,比对照单株重多0.6kg。
由于83-1是省内外市场已经接受的大白菜品种,经初步筛选,重点以抗病性、丰产性、单株重及株型考虑,初步筛选出秋绿系列品种为复选品种,而秋绿60在丰产性、抗性、早熟性方面更具优势,株高与83-1一致,更易为市场所接受。
故1999年专门安排了秋绿60与83-1的对比试验。
而针对保护地设施发展的趋势,对筛选出的新品种开展了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对比试验。
在同等栽培技术下,不论在保护地还是在露地上种植,秋绿60与83-1相对比,表现出优异的丰产性和适宜性。
大棚栽培秋绿60单产为114.1t/hm2,比83-1(单产74.48t/hm2)增产39.62t/hm2,增幅53.20%;露地栽培秋绿60单产为95.04 t/hm2,比83-1(单产74.67t/hm2)增产20.37t/hm2,增幅27.28%,而且抗霜霉病、病毒病、根肿病方面比83-1强。
据田间调查,秋绿60感病率为2.7%,83-1为8.7%(表1)。
同时,做了食味品尝鉴定和市场调查:普遍反映秋绿60食味好,质嫩而脆,口感好。
市场销价比83-1高0.05~0.10元/kg。
通过2年的试验鉴定,一致认定秋绿60可以作为通海县大白菜类型的主推品种,决定扩大示范,引导菜农种植。
2.4.2示范阶段。
示范时间2年,2000年在四街镇组织秋绿系列有苗头新品种的66.7hm2连片种植示范。
秋绿60以抗性好、株高适中,早熟、丰产、价位好而为菜农和运销大户认可,与往年种植83-1相比,种植秋绿60的四街镇大营村2~4组的46.7hm2,一茬就增收21万多元。
2001年结合小面积推广在全县多点组织2 733hm2的大面积示范,并配套完善了丰产栽培技术组装。
2001年采取免费供种,统一调供农用物资的办法,在大树、大梨、大营、三义4个大白菜主产区进行了273.3hm2的大面积示范。
据好、中、差分类调查18户,秋绿60(9户)0.78hm2,平均收入40 153.5元/hm2,83-1(9户)1.2hm2,平均收入27 330元/hm2,秋绿60比83-1增收12 823.5元/hm2,增幅46.9%,经济效益明显。
根据2年试验示范,决定将秋绿60作为通海县大白菜产区的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2.4.3推广阶段。
2002~2003年为推广阶段。
在通海县666.7 hm2蔬菜良种推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课题技术人员及村组主要负责人组成执行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确保技术措施到位率达95%以上。
在整个推广工作中,始终抓住良种良法配套。
秋绿60种子实行保本经营或微利经营,以种子管理站门市为中心,以各乡镇农科站及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蔬菜种子供应点(门市)为网络,保证秋绿60的良种供应。
秋绿60主要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通过县科委组织的科技三下乡活动,印发丰产栽培技术1万多份,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村科技员、县乡2级驻村工作组,菜区的村组干部也参与推广工作,形成庞大的技术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指导和技术咨询,把秋绿60的丰产栽培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
3秋绿60品种简介3.1品种来源及适宜范围秋绿60品种系原天津市蔬菜研究所(现改名为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选育而成,1997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被评为天津市农业名牌产品。
通海县种子管理站于1998年引进,在通海县海拔1 400m的高大乡五街村和1 900m的四街镇四寨村试种,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单产高达90~120t/hm2。
表明其适宜在通海县海拔1 400~1 900m的区域作多季种植,3~9月均可播种,10月后播种的会出现早花。
3.2品种特征特性秋绿60品种为秋早熟青麻叶1代杂交种,在北方秋季种植,生育期60~65d,属高春直筒类型,株高47cm左右,球高37cm左右,叶片开展度50cm左右,单球重2.0~2.5kg,株型直立紧凑,适于密植,叶色深绿,叶帮浅绿,球顶花心,叶纹适中,外叶较少,品质极佳,抗病毒病和霜霉病,耐贮运、可作为外贸出口品种,供应国际市场。
3.3生长发育特点大致可分为5个时期:①发芽期。
从种子播种到真叶展开,约5~7d。
种子发芽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当“拉十字”出现,是发芽期结束的临界特征。
②幼苗期。
从“拉十字”至形成第1个叶环为幼苗期,需经11~15d,团棵是幼苗期基本结束的临界特征。
③莲座期。
团棵后经过16~18d,植株中心幼小叶片以抱合方式称为莲座期,“卷心”为莲座期结束的临界特征。
④结球期。
卷心后进入结球期,需经25~26d,其生长量占总重量2/3左右,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期末即应适时收获。
⑤生殖生长期。
大白菜生殖期经过抽薹、开花、结实3个时期,即完成了1个生育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