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爱环评_汽车制造厂

我爱环评_汽车制造厂

编号:HP2010 —053 号原** 汽车制造厂、原** 齿轮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单位:** 聚力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单位:二0—0年七月项目名称:原**汽车制造厂、原**齿轮厂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类别: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编制单位:**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宋岚目录编号:HP2010—053 号 (I)1总论................................................................. 8..1.1项目由来 (8)1.2编制依据 (8)1.2.1法律法规、条例 (8)1.2.2技术规范文件 (9)1.2.3资料及文件 (9)1.3评价目的................................................................. 1 01.4评价要求及重点.......................................................... 1 01.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11)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1)1.5.1.1施工期环境影响识别 (11)1.5.1.2运营期环境影响识别 (11)1.5.2评价因子筛选 (12)1.6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1 21.6.1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 (12)1.6.1.1地表水功能区划 (12)1.6.1.2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12)1.6.1.3声环境功能规划 (12)1.6.2环境质量标准 (12)1.6.3污染物排放标准 (14)1.8评价范围和评价等级 (15)1.8.1评价范围 (15)1.8.2评价工作等级 (15)1.9保护目标 (16)2工程概况 (17)2.1建设项目概况 (17)2.2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 (17)2.2.1建设总投资 (18)2.3小区公用设施 (18)2.3.1供配电设备 (18)2.3.2防雷接地 (19)2.3.3给排水系统 (19)2.3.4消防设计方案 (19)2.3.5项目建筑总设计 (20)3工程分析.............................................................. 2.13.1原材料及能源状况 (21)3.1.1原材料来源 (21)3.1.2燃料来源 (21)3.2污染源分析 (21)3.2.1原有污染源分析 (21)拟建项目所在地现有住户2714户,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由住户自行采暖,所以原有污染源主要为住户的生活污水。

(21)3.2.1建设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21)3.2.1.1施工机械噪声 (21)3.2.1.2施工期大气污染 (22)3.2.1.3施工期废水 (22)3.2.1.4施工期固废 (23)3.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23)3.2.2.1大气污染源分析 (23)3.2.2.2水污染源分析 (24)3.2.2.3噪声影响分析 (24)3.2.2.4固体废弃物 (25)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 (26)4.1自然环境 (26)4.1.1地理位置 (26)4.1.2地形地貌 (26)4.1.3气候气象 (26)4.1.4水系水资源 (27)4.2社会经济概况 (27)4.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8)4.3.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28)431.1监测项目 (28)431.2评价方法 (28)431.3监测结果 (29)4.3.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9)4.3.2.1监测断面设置 (29)4.3.2.2评价方法 (29)4.3.2.3评价结果 (30)4.3.3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0)4.3.3.1监测项目 (30)4.3.3.2监测布点 (30)4.3.3.3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30)4.3.3.4声环境现状评价 (31)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2)5.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32)5.1.1源强分析 (32)5.1.3施工噪声预测模式 (33)5.1.4预测结果 (33)5.1.5 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35)5.1.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35)5.1.1.1 扬尘 (35)5.1.1.2燃油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 (37)5.1.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37)5.1.4施工期固废 (37)5.1.5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38)5.2施工期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38)5.2.1施工期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38)5.2.2施工期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39)5.2.3施工期废水控制措施 (40)5.2.4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41)5.3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41)5.3.1水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41)5.3.2固废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42)5.3.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42)5.3.4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 (43)535商业铺面环境影响评价 (43)5.3.6夕卜环境影响分析 (44)5.3.7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46)6公众参与 (47)6.1公众调查方法 (47)6.2公众调查对象 (47)6.3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 (47)6.3.1第一阶段 (47)6.3.2第二阶段 (47)6.4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47)7环境管理及竣工监测验收计划 (50)7.1环境管理 (50)7.1.1环保管理职责 (50)7.1.2施工期环境监察审核 (50)7.1.3环境管理措施 (51)7.1.3.1划定管理保护范围: (51)7.1.3.2管理办法 (51)7.2竣工监测验收计划 (51)9结论与建议.......................................................... .5.39.1建设合理性分析 (53)9.1.1与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符合性分析 (53)9.1.2选址符合性分析 (53)9.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3)9.3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3)9.3.1.1施工期噪声 (53)9.3.1.2施工期扬尘 (53)9.3.1.3施工期废水 (53)9.3.1.4施工期固废 (54)9.3.1.5施工期交通影响 (54)9.3.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54)9.3.2.1地表水影响评价 (54)9.3.2.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54)9.323声环境影响分析 (54)9.324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54)9.4公众参与 (55)9.5总量控制 (55)9.6建议 (55)9.6.1施工期 (55)9.6.2营运期 (56)附件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2:《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3:《原**汽车制造厂、原**齿轮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意见征询调查表》1总论1.1项目由来长期以来,以原**汽车制造厂、原**齿轮厂为代表的南川地区企业在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企业负担重,尤其是对家属区积淀了沉重的历史欠账,由于生活区“造血”机能的缺失、职工住房结构矛盾突出等多种因素导致这种矛盾交织,加快南川棚户区改造,改善片区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让片区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片区群众的多年期盼,是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南川片区的具体实践。

原**汽车制造厂、原**齿轮厂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222601.78 平方米,总建设面积65890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地块,其中西侧地块由25栋18层的高层住宅和10栋多层住宅组成;东侧地块由19栋18层的高层住宅,19栋多层住宅组成。

项目总投资190015.6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聚力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6月委托**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原**汽车制造厂、原** 齿轮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接受委托后,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立刻组织人员对工程资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并对建设项目工程沿线及附近区域进行了现场调研和踏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状调查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作,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 日;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0年4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9)《**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修订;(10)《**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市人民政府);(11)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2002]125号《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13)《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58号令)(14)《**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15)《**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7年4月1日(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 号)1.2.2技术规范文件(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 - 93);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 —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HJ19—1997)1.2.3资料及文件(1)**市环境监测站及其它监测部门提供的监测资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其它调查资料;(2)《**市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国务院国发[2006]2号);(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规选2010 050号; 宁规选2010 048号,2009年5月7 日;(4)《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0年5月17日。

1.3评价目的(1)通过对评价区环境现状调查及监测,掌握该地区环境质量现状。

对评价区的地表水、环境空气、噪声和生态等环境质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2)分析建设项目所采用的方案、技术水平及拟采用的污染源治理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3)确定建设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和排放量;(4)结合环境现状监测和区域环境调查,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5)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对工程规划、设计进行环保可行性论证,对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6)根据预测结果,为环保管理部门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明确提出建设项目建设是否可行的结论,为项目的合理布局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