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


优点:
象征主义文学既注重主观感情的表达,又在现实世 界中给主观感情找到了有效的落脚点,从而拓展了作品的 想象空间,增强了文学的无限魅力。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西方象征主义的主要类型 黑格尔认为,象征的艺术主要特点是观念大于形式,即 “意”大于“象”。 象征型艺术阶段的全部努力在于为了 表达心中的意象寻找相应的确切形象,以达到“内在意义 与外在形象的完满统一”。 “一切象征型艺术都可以看作对内容意义和形象的 互不适应所进行的继续不断的斗争。” ——黑格尔
象征黑暗的现实
象征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第三节
• William Blake 的《天真的预示》中: 一沙一世界, 无限握掌中,
作品解读
一花一天堂。 刹那成永恒。
沙与世界,花与天堂,其中的象征关系十分明显。 后两句则有对比意味:无限包罗于手掌,刹那变成了永恒。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首诗的整体:“一沙一世界”是对 “掌中握无限”(空间)的象征,“一花一天堂”则象征 了“刹那成永恒”(时间)。此诗中出现天堂不是偶然, 布莱克是宗教意识十分鲜明地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 作品的神秘性。
感情型象征: 属于西方近代社会的产物;感觉是一 种瞬息万变的个体潜意识流动,它不像感情那样具有相对 稳定性,而且常常不被主体鲜明地意识到。艺术转向表现 个体的潜意识,并导致作品晦涩化,这正是现代艺术,尤 其是象征型艺术的共同特点。因为象征本身就是用形象表 达感情,形象与感情之间未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如何避免象征带来的过于晦涩化,适当恢复象征的形象 与含义之间的透明度,这是象征主义诗人们应该解决的首 要问题。
二、中国诗歌中的象征主义
中国的象征主义体现在古代诗歌中的借景抒情,托 物言志和叙事抒情等不同形式。 中国古代的“比兴”并非象征本身,而是象征的基
础。
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 苏轼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象征主义
Crystal Pan
象征一般是呈现于感性关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 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他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 一种较广泛普遍的意义来看。因此,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 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个意义的表现。意义就是 一种观念或对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 在或一种形象。 ——黑格尔 由此可见,象征的表层意思是具体可见的形象,即 “象”;深层意思是抽象流动的感情,即“意”。这种深层 意义不是直接揭示出来的,而是通过具体形象体现出来的。 因此,形象就成了体现一定感情的征兆,即“征”。合而言 之,所谓“象征”,意思就是借住形象含蓄地表达感情。 现实主义往往注重客观再现,作者的感情往往得不到 彰显;浪漫主义往往注重感情的宣泄,结果常常使作品失去 令人回味的余地;而象征主义将主观感情与现实生活加以沟 通,从而完成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双重改造。
三、体会声韵节奏,领略听觉意象
“诗是情感的语言,而情感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音乐节 奏,这是诗的命脉。 — —朱光潜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丑之花这个名字本身就运用了象征,但是含义有不 同理解。有的人认为其象征巴黎,挥金如土的巴黎上层阶 级对一贫如洗的巴黎下层阶级的剥削;也有人认为其象征 女人,波德莱尔有一定的女性歧视性,但他生活中又离不 开女性。
我爱你如爱黑夜的天空
我爱你,如爱黑夜的天空, 哦,哀愁之壶,久久地沉默, 美人啊,你越是逃避,我越是爱你, 你的出现是我黑夜的装饰, 无边的讽刺,也不能拉大 我伸开手臂与碧空蓝天的距离。 我向前进攻,我爬上去侵袭, 就像一群蛆虫围住一具尸体, 哦,我爱你,无情而残酷的野兽! 虽然你这般冰冷,却显得更加美丽!
观念型象征: 与黑格尔所说的象征型艺术比较接近。亚 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模仿说”进行了系统总结。 “模仿说”认为文学作品是对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再现 和复制,从而把文学视为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
感情型象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人进入资本主 义阶段后追求个性解放和心灵自由的时代精神。如:雪莱 的《西风颂》、歌德的《浮士德》。 《西风颂》是一首西风的颂歌,开篇作者就把西风作为摧 枯拉朽的革命力量之象征:“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 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有如鬼魅遇到 了巫师,纷纷逃避......" 诗歌结束的时候,诗人又把西 风比为预言的号角,吹出了“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 吗?”的铿锵之声。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依次写浮士德的学者生活、爱情生 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和自然生活五个阶段,这些不同 形态的生活其实是歌德对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资产阶级 精神发展的整体象征,贯穿其中的是不断向上、不断进取 的“浮士德精神”。
不自觉的象征
崇高的象征
自觉的象征
• 自觉的象征:借助比喻的形式实现的,但与比喻不同。比 喻是一次性或临时性的,其意义只存在于相应的语境当中, 且喻体与本体之间关系较为单一,易于理解;象征与形象 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即使离开语境也是成立的,同时, 象征的形象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种整体对应的关系。 象征不易把握,因为"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 ",不同的意象读者会想到不同的含义,因而具有不确定性, 黑格尔称之为“暧昧性”。
第二节
批评方法
由于象征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应和评方法应以文本 批评为主,从应和性入手,借助音乐性探讨其神秘性的深 层含义。
一、因“象”见“意”,关注隐喻
• 对作品进行还原,通过意象揣测作者内心感受
二、把握大致情调,引发相关联想
• 通过作品中不断变换的意象体会诗人试图呈现出来的意识 流动。其实,作为作品中的意识即使作者本人也未必清楚, 作为读者完全可以依据作品结合自身的经验作出解读,甚 至与诗人原意不同的误解都不能说成错误。
三、象征主义的基本原理
波德莱尔为象征主义的创始人,他创始的象征主义 曾被称为“新浪漫主义”。“新”有两方面:首先是表达 对象由感情转向了感觉;其次是表达方式由抒情转向了象 征。
“应和” 指的是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感觉之间的应 和;第二层含义是指人的各种感官也是相互应和的(也叫 “通感”、“联觉”)
象征的第三原理为音乐性。
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
恶是丑的,花是美的。表面上看,意思就是“丑陋 的美或罪恶的美”。这个名字体现了一种与传统观念截然 不同的现代意识。雨果和波德莱尔同在一个时期,他常把 美和丑加以对照,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这无疑是一种 传统的美丑观念。但波德莱尔认为同一个东西既可以是美 的,也可以是丑的。也就是说美存在于丑之中,而不是与 丑截然两分的。因此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就是从丑中挖掘美, 达到化丑为美的目的。
波德莱尔
Thank You
道理寓于形象之中,道理与形象成了一种象征关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
沧海即是诗人描绘的景物也是诗人胸怀的象征。借 景抒情有一种象征意味,并没有托物言志那样的咏物诗具 有明显的象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