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1.1 主要材料:1.1.1 钢筋: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并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1.1.2 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经检查合格。
1.1.3 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及连接接头:套筒有出厂合格证,已做工艺检验和现场检验,连接接头检验合格。
1.1.4 绑扎丝:采用20、22号火烧丝(22号火烧丝只用于绑扎直径在12mm 以下的钢筋)。
绑扎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1.1.5墙、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5mm,采用15mm厚水泥垫块;梁、楼梯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梁底采用20mm厚水泥垫块,梁侧采用20mm厚水泥垫块。
1.1.6墙体保护层铁件:采用“F”卡1.1.7固定竖向钢筋位置的水平梯子筋:用Ф14的钢筋焊制而成,使每格的间距正好等于剪力墙竖向钢筋的间距。
1.2 主要机具:钢筋钩子、线坠、撬棍、扳子、力矩扳手、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卷尺、墨斗、油漆等。
1.3 作业条件:1.3.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清理、平整钢筋堆放场地,准备好垫木。
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按部位、规格、种类标识清楚,并对钢筋除锈。
1.3.2 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如有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1.3.3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板底、梁底标高线,墙外皮尺寸线。
1.3.4 检查钢筋及套筒的规格、级别、型号、尺寸、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1.3.5 根据弹好的尺寸线,检查墙体预留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伸出的墙顶、柱顶钢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1.3.6 根据图纸标高检查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不实之处,要剔除并清理干净。
1.3.7 按要求搭好钢筋绑扎时所用的扣件式或碗扣式脚手架。
顶板、梁、楼梯、阳台底模板安装完毕,板底、梁底按要求起拱,模板安装质量验收合格。
1.3.8钢筋的搭接长度及锚固长度见下表。
附表:钢筋锚固长度统计表(单位:mm)2.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相应提高10%。
3.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钢筋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小于0.25d;对于梁板柱等构件间距不大于5d,对于板墙等构件间距不大于10d,且均不得大于100mm。
接。
2.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相应提高10%。
3.受拉钢筋长度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二、操作工艺2.1钢筋绑扎工艺流程2.1.1顶板、梁、阳台、楼梯钢筋绑扎工艺流程:熟悉、掌握设计意图→绑扎梁钢筋→划分现浇板钢筋间距→绑扎底筋→电气专业暗敷管线→安装马凳→铺负弯矩筋的分布筋及负弯矩筋并绑扎→垫垫块→清理杂物→自检→报验→隐蔽。
2.1.2墙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核对墙、暗柱、梁及节点位置→修理预留伸出钢筋→绑扎暗柱钢筋→绑扎LL钢筋→绑扎剪力墙钢筋→安装绑扎卡具→自检→报验→隐蔽。
2.2梁钢筋绑扎:梁主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有梁的现浇板、阳台应先绑扎梁钢筋。
绑扎时应按照配筋图计算梁的箍筋数量,一次性到位。
第一个箍筋应从墙皮外50mm开始排列箍筋,并应保证每道梁的加密区及非加密区长度内的钢筋箍筋的间距,以及丁字交接处的箍筋加密。
梁两端的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弯钩朝向必须正确。
梁绑扎完毕后,支20mm保护层垫块。
调整箍筋间距,使梁上层纵向钢筋梁上留圆套管做法示意图2.3顶板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先将底筋的间距在模板上分档,第一根钢筋从墙(梁)皮外50mm处开始划分,绑扎底筋时,应将短跨的钢筋放在下面,长跨的钢筋放在上面直行绑扎,必须注意钢筋两端伸入支座15d且过墙中,伸入支座长度一致,弯钩向上。
有预留孔的地方钢筋应绕过预留孔,不得断开,有预留洞的地方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附加钢筋,两根附加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
2.4底层钢筋绑扎完毕后,电气专业进行管线暗敷设,管线敷设好后,安装马凳,马凳间距不得大于1200m,并将马凳筋的脚部与底筋绑扎牢固,然后铺负弯矩筋的分布筋、负弯矩筋,最后支15mm保护层垫块,间距600mm梅花型设置,并清理杂物。
搭接长度搭接长度≥5mm搭接处应有三根水平筋通过≥500mm搭接长度搭接处应有三根立筋通过搭接长度顶板钢筋在搭接区段内应保证有三根钢筋通过楼板预留洞构造2.5楼梯钢筋绑扎:注意楼梯粱标高,处理好楼梯梁窝施工缝,楼梯板配筋如结构图所示,在楼梯底模上确定主筋和分布筋位置,按设计图纸铺设下铁钢筋和分布筋,绑扎时先绑下铁钢筋,然后摆放上铁及分布筋,依次绑扎楼梯两端上铁钢筋,每个交点均绑扎。
钢筋绑完后,应按规定垫好保护层垫块,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6暗柱钢筋的绑扎:暗柱的第一道箍筋,从结构楼面上皮30mm起,再按设计要求分出箍筋位置线,进行绑扎。
2.7 LL钢筋绑扎:根据设计要求,按标高控制点将LL钢筋就位,LL箍筋两端进入暗柱内50mm各设一道箍筋(此箍筋可做成两个“C”型箍,套进去后电焊焊牢即可),洞口内两端从50mm起开始绑扎箍筋,中间部分的箍筋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8剪力墙钢筋绑扎:剪力墙竖向钢筋从暗柱边50mm开始先立两根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以楼层上皮50mm 起,按设计要求钢筋间距分档),然后从下部齐腰部位绑扎两根水平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水平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F”卡筋。
钢筋绑扎完后,各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踏钢筋。
绑扎时,应注意按结构长城杯要求,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的搭接长度必须满足3根竖筋或3根水平筋的范围,且接头必须有3道扎丝绑扎后再与其它钢筋绑扎牢固。
2.9墙体钢筋定位:底板钢筋绑扎好后,按照墙体位置安放好墙体竖向插筋。
墙体主筋插筋位于底板下层钢筋之上,在甩筋上(底板上约500mm)绑扎一道水平筋固定,保证甩筋垂直、不移位,并套塑料套管保护,防止钢筋污染。
2.10墙、暗柱钢筋绑扎(暗柱施工工艺)放柱位置线、中心线、控制线→放浮浆剔凿线→剔凿浮浆→施工缝验收→绑扎竖筋→定位筋→绑扎箍筋→垫块绑扎→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的复查维护。
2.10.1墙体内的柱子插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在预留柱子连接部分绑扎一道箍筋固定,保证甩筋垂直、不移位,并套塑料套管保护,防止钢筋污染。
2.10.2接茬浮浆剔除、清理干净,并用清水冲洗验收合格。
2.10.3检查预留钢筋的位置、间距、保护层的厚度等是否满足图纸要求。
如有移位的钢筋,按1:6的比例调整到正确位置后,方可进行钢筋连接。
如图所示:2.10.4箍筋与主筋应垂直,弯钩叠合处沿四角纵向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绑扎结向里,尾丝压向内侧,第一道箍筋距地50mm。
2.10.5箍筋转角与纵向主筋交叉处均用火烧丝成八字绑扎牢固。
2.10.6以红白相间的标识杆控制箍筋,保证箍筋间距均匀。
定位箍筋位于模板上口50mm 处,确保主筋相对位置及保护层厚度。
2.10.7剪力墙墙身竖向分布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示意如下图: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构造2.10.8暗柱中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在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应按100mm(且≤5d,d 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加密,以红白相间的标识杆控制箍筋,保证箍筋间距均匀。
暗柱竖向钢筋连接构造2.10.9暗柱定位箍筋位于模板上口200mm处。
确保主筋相对位置及保护层厚度。
2.10.10暗柱绑扎完毕后,为防止暗柱主筋位置偏移,在门窗洞口过梁上应再绑扎一道箍筋,同时放置暗柱主筋定位支架。
2.11墙体钢筋施工工艺放墙体位置线、控制线→放浮浆剔凿线→无齿锯切割→剔凿浮浆→施工缝验收→安装墙体竖筋、梯格筋→安装水平筋→拉筋→土建水电设备洞口、套管预留预埋→绑扎垫块→钢筋工程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的复查维护。
2.11.1检查钢筋的位置、间距、保护层的厚度是否满足图纸要求。
如有位移的钢筋,按1:6比例调整到正确位置后,方可进行钢筋连接。
2.11.2本工程剪力墙采用水平梯格筋、“F”卡等钢筋定位措施。
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墙筋间距:沿墙体高度上下各300mm处设置一道水平筋梯子筋,每层不少于两道;沿墙体长度每2m设置竖向梯子筋,每道墙体不少于2道,用以保证墙体各钢筋之间的间距。
2.11.3起步筋的绑扎:竖向起步筋距墙体暗柱边缘50mm,水平起步筋距结构顶板上皮50mm。
2.11.4墙筋绑扎时,先固定二至三道水平方向定位筋,再进行竖向筋的绑扎,在水平定位筋上调好竖筋间距,开始绑水平筋。
2.11.5墙体钢筋连接与搭接做法同暗柱做法。
2.11.6在搭接长度内采用三点绑扎和其它钢筋交叉绑扎时,不得省去三点绑扎,且在搭接长度内必须绑扎三根水平筋或立筋。
搭接处应有三根立筋通过2.11.7水平筋与竖筋的交叉处直径在12mm 以下的钢筋采用22号火烧丝,直径在12mm 及以上的钢筋采用20号火烧丝逐点绑扎成八字绑扎,绑扎结尾丝压向内侧,绑口必须牢固。
墙体钢筋要做到横平竖直,网片和网眼几何尺寸准确。
2.11.8墙筋绑扎后,在该层墙混凝土浇筑高度上300mm 设一道水平梯格筋,防止墙体钢筋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位移。
2.11.9墙体采用塑料卡,设置在水平筋上,成梅花型布置,间距不大于600mm ,第一排垫块距地为300mm ,最上一块垫块距模板上口不大于300mm 。
2.11.10门窗洞口处设置固定门口模板的定位筋(端头用无齿锯切割,且涂刷防锈漆)。
且定位筋焊在附加的U 形铁上,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U 形铁应绑扎在主筋上。
2.12洞口连梁绑扎:洞口连梁的绑扎要先按标高,将箍筋放在正确位置后,然后穿入梁纵向钢筋,洞口连梁构造如下图:2.13修整:大模板合模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用水平梯子筋固定,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位置准确,浇筑混凝土时指定专人负责看管钢筋。
2.14注意事项:2.14.1预埋件要用火烧丝绑扎牢固,或点焊在钢筋上。
2.14.2保证预埋电线管的位置,电线管与钢筋冲突时,将竖直钢筋沿墙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严禁任意切断钢筋。
对于较大的洞口应在绑扎时预留。
2.14.3节点部位应特别注意,锚固长度和加强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质量要求1. 主控项目: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 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l.3 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 一般项目:2.1 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2 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