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ppt-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ppt-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专业课程为:材料成 形加工及装备、计算机控制加工工程、自动化制造系 统、机械制造技术、精密与特种加工、CAD/CAM技术 基础、机电控制工程基础、PLC原理及应用、现代企 业管理、专业外语等。
(3)机械电子工程方向专业课程为:机电系统信 号分析与处理、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机电设备状 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系统 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机电系统智能控制及智能化等。
(五)课程设置
总学时为2825学时,共179学分。课程包括公 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 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以及实践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共13门,计911学时,46学分。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 应用基础B、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形式政策、军 事理论、就业指导。
3.教师教育课程 共3门,计96学时,3学分。包括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概论等。 4.专业课程 共10门,计411学时,20.5学分。 (1)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方向专业课程为:机构设 计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学、机械制造技 术、CAD/CAM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控 制工程基础、PLC原理及应用、现代企业管理、专业外 语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9.3
一、特色鲜明的培养计划 二、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三、丰硕的科研成果 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五、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六、活跃的学术交流 七、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一、特色鲜明的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 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在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 学或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内的设 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 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该专业设有机 械设计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等三个专业方向。
5.专业选修课程
共分三组,选修160学时,修满10学分。
6.公共选修课程
必须选择一门文科类课程和一门艺术类课程。 要求所选择的公共选修课程不低于3门,计144学时, 8学分。
(六)实践课程
(1)见习与实习。其中金工实习安排在第三 学期,共4周;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共3周; 教育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共2周;毕业实习安排 在第八学期,共3周。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 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 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
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3-6年内完成学业。
(四)学分要求与学位
在规定学习年限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学生修满179学分,毕业设计合格后方能毕业。 修满总学分及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 上、外语考试达到学校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 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
2.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 新精神;具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科技素养 和一定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 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掌握一门外 国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熟练 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考试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
拥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 子”、“数字化制造”等四个实验中心和7个校外教 学实习基地,1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 室,实验室使用面积6000多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 600多台(套),价值1000多万元,实验开出率为 100%。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 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 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 化基础、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 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 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 沿及发展趋势;具有从事职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能力。
“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
三、丰硕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完成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 其中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科研经费600多万元, 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被EI、ISTP收录近30篇,出版 专著5部,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 一等奖1项、国家专利2项。
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2.专业基础课程
共24门,计1103学时,54.5学分。高等数学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 换、大学物理Ⅰ、大学物理实验Ⅰ、画法几何及机械 制图、计算机绘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 机电一体化概论、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 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 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 用、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 育课程概论等。
学生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实习
五、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2)毕业设计14周。 (3)社会实践与劳动2周。 (4)军训2周。 (5)课程设计共17周。 (6)创新教育: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学分。
二、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该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好、教学 科研水平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3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硕士生导师12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教师的74.3% 。他们 中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 学技术带头人1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 选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