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规范聚维酮K25检验操作,确保检品质量。
二、范围:聚维酮K25的全项检验。
三、责任者:质量检验员。
四、内容:
1. 性状
1.1 本品为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或片状固体,有吸湿性。
1.2 本品在水,甲醇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微溶。
2. 鉴别
2.1 取本品水溶液(1→50)2ml,加1mol/L盐酸溶液2ml与重铬酸钾试液数滴,即生成橙黄色沉淀。
2.2 取本品水溶液(1→50)3ml,加硝酸钴约15mg与硫氰酸铵约75mg,搅拌后,滴加稀盐酸使呈酸性,即生成浅蓝色沉淀。
2.3 取本品水溶液(1→50)3ml,加碘试液1-2滴,即生成棕红色沉淀,搅拌,溶解成棕红色溶液。
2.4 取本品取细粉适量,加已干燥处理过的光谱溴化钾适量,混匀,研磨,压片,照《红外光谱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验,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图谱一致。
3. 检查
3.1 K值取本品1.00g(按无水物计算),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在25℃±0.05℃恒温水浴中放置1小时后,加水稀释至刻度,照《黏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第二法检测,测得相对黏度ηr,计算K值,应为22.5-26.7。
(W为供试品的重量(按无水物计算),g)
3.2 pH值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照《pH值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查,pH值应为3.0-5.0。
3.3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g,加新沸过的冷水溶解并稀释至20ml,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与B6、BY6或R7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3.4醛取本品约200mg-50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
钾1.74g ,加水80ml 使溶解,用1mol/L 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 至9.0,再加水稀释至100ml ,即得)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密塞,置60℃恒温水浴中保温60分钟,放冷,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3ml ,置1cm 比色池中,加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溶液(取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40mg ,加水10ml 使溶解,摇匀)0.2ml ,混匀,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测,以水为空白,在34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 0S ),加7单位/ml 乙醛脱氢酶溶液0.05ml,混匀,放置5分钟,以水为空白,在34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 1S );另取磷酸盐缓冲液3ml ,同上操作,分别测定吸收度(A 0B 和A 1B ),按下式计算。
(按无水物计算),每1g 含乙醛不得过500ug 。
式中 P 为每1g 聚维酮K25中含乙醛的两(ug)。
75750为转换常数。
W 为供试品的量(按无水物计)(mg )。
3.5 N -乙烯基吡咯烷酮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5nm 。
N -乙烯基吡咯烷酮峰的保留时间约为10分钟,理论板数按N -乙烯基吡咯烷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测定法 取本品约0.25g ,精密称定,置1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0u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另精密量取N -乙烯基吡咯烷酮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2.5ug 的溶液,精密量取5ml ,置100ml 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含N -乙烯基吡咯烷酮不得过0.001%。
(试验后,应采用强溶剂乙腈-水(1:1)充分冲洗色谱柱)
3.6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第一法测定,含水分不得过5.0%。
3.7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 ,照《炽灼残渣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测,遗留残渣不得过0.1%。
3.8 重金属 取本品2.0g ,加氯化镁0.5g ,缓慢炽灼至完全灰化,在800℃炽灼1小时,放冷,自“加盐酸2ml ”起,照《重金属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第二法检测,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3.9过氧化氢 取本品2.0g ,加水50ml 使溶解,溶液分成2份,每份25ml ,1份加三氯化钛-硫酸溶液(取三氯化钛,加10%盐酸溶液溶解制成每1ml 中含150mg 的溶液,取此溶液20ml ,加硫酸13ml ,加过氧化氢溶液至溶液变黄,加热至白烟逸出,冷却,加水适量,加热,重复加水、加热蒸发过程至溶液无色,用水稀释至100ml ,摇匀)2ml ,静置30分钟,另1份加13%硫酸溶液2ml ,混匀,作为空白溶液。
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测,在405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不得过0.35(0.04%以H 2O 2计)。
3.10肼 取本品2.5g ,加水25ml 使溶解,加5%水杨醛的甲醇溶液0.5ml ,混匀,60℃
()()[]B B S S A A A A W
P 010175750---⨯=
水溶液加热15分钟,放冷,加甲苯2ml ,振摇2分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水杨醛吖嗪对照品适量,加甲苯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9u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测,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 薄层板上,加甲醇-水(2:1)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溶液如出现与对照品溶液相应的水杨醛吖嗪斑点,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0.0001%)。
3.11甲酸 取本品0.75g 置25ml 量瓶中,加水20ml 去离子水溶解样品并稀释至刻度。
取该溶液0.1ml ,加入1.0ml 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溶液(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420mg 溶于22ml 磷酸钾缓冲液中(pH7.5),搅拌使溶解,即得)和1.9ml 的去离子水,静置20分钟后,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1.0ml 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溶液和2.0ml 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静置20分钟后,作为空白对照品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和空白对照品溶液,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测,在34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 0)。
再向该溶液中加入0.05ml 的甲酸脱氢酶溶液(取80各单位的甲酸脱氢酶溶于1.2ml 去离子水中,即得)充分混匀后静置5分钟,在34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 1),按下式计算。
应不得过0.5%。
()()[]()W V V A A A A C ⨯⨯⨯⨯⨯=溶液样品空白样品3.6/05.303.46---0101
式中:C 为样品中甲酸浓度(mg/kg ),
V 样品:为样品溶液的总体及,此处为25ml ,
V 溶液:为用作含量分析的样品溶液的体积,此处为0.1ml ,
W :为样品重量(g )。
3.12 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查。
每1g 检出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被德国100个;每1g 检出检出大肠菌群数不得过10个;且不得检出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3.13 含氮量:取本品0.1g ,精密称定,置凯氏定氮瓶中,依次加入硫酸钾10g 和硫酸铜0.5g ,沿瓶壁缓缓加硫酸20ml ,在凯氏定氮瓶口放一小漏斗,用直火缓缓加热,俟溶液成澄明的绿色后,继续加热30分钟,放冷。
转移置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吸取10ml ,取2%硼酸溶液10ml ,置100ml 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5滴,将冷凝管尖端插入液面下。
然后,将凯氏烧瓶中内容物经由漏斗转入蒸馏瓶中,用水少量淋洗凯氏烧瓶及漏斗数次,再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10ml ,用少量水再洗漏斗数次,关橡皮管夹1,加热圆底烧瓶进行蒸气蒸馏,至硼酸液开始由酒红色变为蓝绿色时起,继续蒸馏约10分钟后,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继续冲洗约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
馏出液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 )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空白和供试品所得馏出液的容积应基本相同,约70~75ml )校正。
每1ml 硫酸滴定液(0.05mol/L )相当于0.1401mg 的N 。
按无水物计算,含氮量应为12.0%~12.8%。
3.14、关联记录:
《聚维酮K25检验记录》QC-SOR- 000
《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QC-SOR-000 五、变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