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隐患处理请示报告
篇一:安全隐患整改申请报告
安全隐患整改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
您好!根据《海南省燃气管理条例》及安全使用燃气的有关规范,我公司厨房在201X年2月燃气安全隐患检查中发现厨房的脚底管防护栏和警报器需整改。
我酒店每天的午餐时间为用气高峰时段,但在201X年春节期间,出现过几次突然停气现象,影响了我酒店的正常运营,现我酒店想请贵公司在燃气管道上改装成燃气和煤气两用炉,以避免在燃气突然停气时可以用煤气,确保我酒店的正常运转。
能否改装请贵单位领导审核。
为确保公司人员和周边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现特申请贵单位在审批后安排工程队人员到我晋如意会所进行整改。
望批准为盼!
特此申请。
海南通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201X-3-10
篇二:关于解决学生交通安全隐患的申请报告
关于解决逸夫小学学生交通安全隐患的请示
原兰陵小学于201X年秋季与我校合并,学生分别来自庙河、兰陵、中坝、松树坳、银杏沱等村,纵向距离约40公里(上抵横墩岩隧道,下至茅坪港口)。
校门口为334省道,毗邻翻坝高速,又处于秭归物流园的施工中心,门口车辆众多,路面又窄,交通安全隐患较大。
自201X年秋在县、镇两级政府的配合下,几次办公调研,家长提高了认识,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但乘车难的问题依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事隔一年多了,有交警中队朱警官积极配合,加上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高度
重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学生出入平安,但潜在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现就
我校现状、我校的交通安全措施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汇报如下,敬请相关单位
协助解决。
一、目前现状
我校在校学生194人(其中学前班13人),住校生55人。
住校生星期一到校,星期五回家,往返既要乘船,又要乘车;走读生139多人,其中乘车的学生占
82人,乘车总人数137人
,其中又要乘船(庙河村)的8人。
二、我校交通安全措施
1、针对走读乘车学生,目前接送学生的固定车辆七辆,每辆车限坐8--9人。
每天路队辅导老师和司机办理安全交接手续后,车辆方可离开。
这七辆车负责
护送兰陵、中坝、松树坳等方向的学生。
非固定车辆两辆,时有超载,这两辆
负责护送银杏沱方向的学生。
2、住读生周五下午14:00离校,庙河学生由指定老师护送回家,九曲脑学生
有固定车辆,其他住读生自行乘车,等车期间由值周值日老师陪同,直至所有
学生离校。
3、非乘车学生由路队长带队,由路队老师护送至200米外。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1、进校园的车并非校车,在护送学生回家途中,一旦出现任何意外,校方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
2、学校只能监控护送学生回家的车辆不超载、学生不搭乘三无车辆,但不能确保司机在行车途中不再加人,也不能保证学生上学时乘坐的车辆不超载,。
3、周五住读生、走读生同时回家,经常出现运力不足。
4、尽管学校领导和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强调学生不要乘坐超载交通工具。
但是,学生要急速回家或返校,特别是回家时间紧张,车少运不及时,学生不抢走,天要黑了,时间不等人。
车费高,学生坐不起;车费低,油
价上涨,司机觉得钱少跑不起而不运等等。
学生被条件所迫而乘坐超载车。
安
全隐患十分严峻。
学校曾经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都没有得到解决。
根据我们过去一年多的运作模式和我们已掌握的家长、司机等方面的情况。
问
题的根源在于: 如何解决司机不愿装学生和家长认为车费贵等矛盾纠结。
站在
司机的角度来看,由于油价不断攀升,在加上接送时间特殊,肯定有一个单面
放空。
所以司机只有适当调整运价。
对家长而言:我们以兰陵走读生为例,家长
每天花在孩子身上的车费就达六元。
为了节约开支,司机和家长只好多装学生。
特别是周一上学尤为严重,有时一辆车装16-17个学生。
他们这些做法,犹如
抱薪救火,实在令人担忧。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认为:学生上学放学的票价应按随行就市的运价为标准,家长出大头,恳请政府给司机(接送学生的司机,并经有关部门认可的)
适当补差。
这样,总比购买校车合算。
如果我们的建议可行。
再按“定司机、
定线路、定学生”的运作模式实施。
即司机按规定的线路将核定的学生按时接送,并与路队责任教师
办理好安全交接手续。
以上请示妥否,请回复。
秭归县茅坪镇逸夫小学
201X-3-14
篇三:关于处理柳树与高压线交叉隐患的请示报告
关于处理柳树与高压线交叉隐患的请示报告
尊敬的矿领导:
承蒙矿领导对中学工作的大力支持,我校全体师生不胜感激,本不好意思给矿
领导再添麻烦。
但近几天进行安全排查时发现,学校西南角两株桐树、厕所旁
边五株大柳树、一株小柳树与矿上南北走向的一条6600V的高压线路多处错杂
交叉,雷雨天气一旦有学生靠近十分危险,请求矿领导安排人员排除这一隐患
为盼。
柳湾矿中学校
201X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