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乐府民歌
• 1、表现底层人民生活苦难。如《东门行》 《妇病行》 《孤儿行》 《艳歌行》等。 • 2、反映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如《战城南》 《十五从军征》 等。 • 3、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 《长安有狭 斜行》 等。
• 4、描写爱情婚姻的。如《江南》 《有所思》 《上邪》 《艳歌何尝行》《陌上桑》 《上 山采蘼芜》 《孔雀东南飞》 等。 • 5、表达人生哲理的。如《长歌行》 《薤露》 《蒿里》等。 • 总之,汉乐府民歌是“感于哀乐,缘事而 发”的,这是对《诗经》民歌现实主义创 作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 第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许多民歌都有 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 • 第二,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既有直抒 胸臆的作品,也有借用比兴、叙描等手法 的作品。 • 第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形式上突 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体例,而以杂言和五 言为主,结构上不再有重章。语言质朴浅 白,往往使用口语。
两汉乐府民歌
• 乐府一词的含义:最初是指管理音乐的机 关,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 称为乐府。作为管理音乐的机关,乐府有 采集民间歌诗、组织文人创作以及负责演 唱等职责,它演唱的乐府诗歌,包括民歌 和贵族、文人的创作。 • 两汉乐府民歌的精华是民歌,大多保存在 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里。
汉乐府民歌的内容
第四节 异曲新声与诗体的演变
• 楚声——三言句式、七言句式 • 北狄西域乐——杂言体 • 中土乐—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 就。 • 2、名词解释:乐府 • 3、背诵作品选里的两汉乐府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