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PPT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PPT

施基肥:饼肥:0.4 ~0.5kg/m,腐熟的厩肥或堆 肥:在饼肥的基础上增加10倍;茶子育苗需施过磷酸 钙600 ~750kg/公顷,扦插育苗则按需施用,施过基
整地作畦示意图
100~120cm 40cm
03-10-2
8~10cm
15~20m
3、有性繁殖
1)茶籽品质标准 发芽率不低于75%; 嫩籽、瘪粒和虫蛀的茶籽及其它夹杂物不超过1%; 种子含水量为22~38%; 粒径要求在12mm以上,但有的品种茶籽粒径较小,
土层厚度:种子苗40cm以上,扦插苗30cm 前作物不宜是烟草、麻类或老茶园。 地下害虫、病菌种类多的应进行土壤消毒。 水源:要有保证,而且宜近。
2、苗圃的建立
2)苗圃地规划设计 面积:一般每公顷苗圃所育的茶苗,可满足40~50公
顷单行条列式茶园的需要。
新建或换种茶园的计划面积(G)×密度(D) 苗圃面积=
干稻草 03-10-2
室内分层沙藏法
10cm茶子 3~5cm细沙
干稻草
干稻草 干稻草 茶籽 细沙 通气筒
室外沟藏法横剖面
03-10-2
排水沟
室外畦藏法外形示意图
畦藏法示意图
畦宽:1.3m,高13~17cm.
3、有性繁殖
2)适时播种 适播期为11月至翌年3月,一般而言秋、冬播比春播提
早10~20天出土。
畦规划根据地形、道路、排灌系统、田间管理要求等 来确定苗床排列布置,尽可能与道路垂直,以便管理; 苗床宜东西向,以减少阳光从苗床侧面射入;
苗床大小:宽100 ~130cm;长15 ~20m;高度 取决于地势和土质条件,凡地势较低、土壤黏重、排 水不良的可以高些。用作短穗扦插育苗的畦比种子育 苗要低约5cm,以备铺心土,畦间留沟道,底宽40cm 左右。
cm的细沙,沙上铺茶子7~10cm厚,茶籽上盖一层沙, 沙上盖稻草或麦秸,喷水后置于温室中,室温保持在 28~30℃,催芽时间约15~20天,当有40~50%茶籽露 出胚根时,即可取出播种。经催芽的可提早出苗,生长 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100ul/L赤霉素或乙烯利浸种48小时,可比对照出苗
土壤和品种特性不同,扦插效果有一定差异。 春插 夏插 秋插 冬插
4、无性繁殖
1)扦插时间 春插: 时间:华南茶区:2~3月; 江南茶区:3~4月; 江北茶区:4月间 插穗:上年秋梢或春季修剪的枝条 优点:苗圃利用周转快。 缺点:成活率不高,矮苗和瘦苗的比率大。原因: 枝条中营养物质较少,地温低。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一、茶树繁殖 二、新茶园建立 三、茶园管理
一、茶树繁殖
1、繁殖的种类及特点 2、苗圃的建立 3、有性繁殖 4、无性繁殖 5、苗木出圃与装运
1、繁殖的种类及特点
1)有性繁殖 优点:⑴具有复杂的遗传性,适应环境能力强,有利
于引种驯化和提供丰富的选种材料;⑵茶苗主根发达,入 土深、抗旱、抗寒能力强,繁殖技术简单;⑶苗期管理方 便、省工,种苗的成本低,比较经济易行;⑷茶子便于贮 藏和运输,有利于良种推广。
3、有性繁殖
3)茶籽处理 秋冬播种不需进行特殊处理,春播前需进行处理。 清水选种、浸种: 将茶籽浸在清水中,每天换水一次并搅拌3~4次,2~
3天后,除去浮在上面的种子,取出下沉的种子作为播种 材料。经过此处理的茶籽可提早发芽。
3、有性繁殖
3)茶籽处理 催芽: 将已浸过的种子取出放入盘中,先在盘内铺上3~4
苗圃由主道(4~5m)、支道(1.5~2m)、小区 和畦(长:15~20m;宽:1~1.3m)组成。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茶树苗圃布局示意图
畦宽1~1.3m
15~20m
03-10-2
支道宽1.5~2.0m
长15~20m 主道宽4~5m
2、苗圃的建立
4)苗畦的整理 整地:先剔除杂草,耙碎土块,耙平,按整地作
率分别高11.9%和10.7% 微量元素处理: 使用含铜、钼、硼、硫、锌等溶液处理。如:硫酸铜
10~100ul/L,钼酸铵和硼酸500~1000ul/L,对茶子萌 发出土和茶苗生长都有显著促进作用。
超声波处理: 22kHz处理已浸种的茶籽10min,发芽快,出苗齐,
种苗强壮。
3、有性繁殖
4)适当浅播和密播 茶子脂肪含量高,当种子萌发时,脂肪被水解转化为
可以适当放低。原则上大叶种高于中小叶种。小于10mm 的茶籽,不宜作种子材料。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级外
茶 籽 分 级 标 准表
茶籽大小(mm)
每500g粒数
(含水量30%±)
>16
300以下
14~16
300~400
12~14
400~500
10~12
500~600
<10
600以上
正常茶籽与不正常茶籽外形上的区别
缺点:⑴植株间经济性状杂,生长差异大,生育期不 一,不便于管理;⑵鲜叶原料粗细不匀、嫩度不一,不便 于加工和名优茶的开发;⑶结实率低的茶树品种,难以用 种子繁殖
1、繁殖的种类及特点
2)无性繁殖 优点:⑴ 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状比较一致,
便于机采,采摘功效高;⑵ 繁殖系数大,有利于迅速扩 大良种茶园;⑶ 能克服某些不结实良种在繁殖上的困难; 有利于名优茶开发。
每公顷苗圃的产苗量(Y)
茶苗的培育周期为1~2年,长期育苗的苗圃必须 实行轮作,规划的面积应较每年的实际育苗面积大一 倍左右。
2、苗圃的建立
3)苗圃地规划设计 可将苗圃划分为营养繁殖区、种子繁殖区,根据不
同的品种再分小区。 如果育苗数不多,苗圃面积小,或采用单一繁殖方
式,可以不分区,而以畦为单位,分别培育不同的品 种,然后按田间规划设计,进行苗圃地的整理。
糖类,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另外,茶籽的子叶大,萌发时 顶土能力弱。因此播种时盖土不宜太深。
播种深度:一般为3~5cm。秋冬播比春播深,沙土比 黏土深,旱季亦适当深播。
播种密度:穴的行距:15~20cm,穴距:10cm左右, 每穴播茶籽3~5粒。
4、无性繁殖
1)扦插时间 茶树全年都可进行扦插繁殖。但由于各地的气候、
缺点:⑴ 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所费劳力和成本较多, ⑵ 容易引起母株病虫害的传播;⑶ 对母树的茶叶产量 有一定的影响。
2、苗圃的建立
1)圃地的选择 地点:靠近母本园或待建的新茶园,交通便利
地势:平坦,坡度不宜超过5°,如坡度较陡,应修 筑
阔幅水平梯田。 土壤: 酸性砂壤土,pH4.5~5.5,无石灰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