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统考地理二轮复习艺体生专用课件:第四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
2021届高考统考地理二轮复习艺体生专用课件:第四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
图1
图2
(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 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 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 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 流的形成原因。
(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 3 月的流量与 7 月、 9 月的相近,但 3 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知识点四 中国的自然资源
温馨提示:盐场的形成主要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焦点一 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 1.我国主要的具有界线意义的山脉 (1)东北—西南(或南北)走向的山脉
(2)东西走向的山脉
2.四大高原
3.四大盆地
4.三大平原
方法技巧: 我国主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
第(3)题,从黄土丘陵沟壑区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上游,“沟壑纵 横,植被稀疏”,应该修建淤地坝、谷坊等沟道坝系,采取固沟措施;对缓 坡可以修建水平梯田、挖鱼鳞坑,改变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 河;针对植被稀疏,可以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坡育林育草,修建 护坡林、沟头防护林等,蓄水拦沙。风沙区位于中游,冬春季节常有大风 和沙尘暴出现,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针对此可以设置草方格沙障, 采取工程措施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汛期引洪水恢复植被,提高植被 覆盖率,治理风沙。冲积平原区位于西柳沟下游,地势低平,河道蜿蜒, 汛期会泛滥成灾;因此要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下游 分布有农田,当地水资源较缺乏,引洪可以增加灌溉水源,汛期可以引洪 淤地,为农田提供肥沃土壤,减少泥沙入黄。
答案:D
焦点三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2.长江、黄河、珠江对比分析
方法技巧: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方法技巧 (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 由降水特点决定;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 一般流量大。 (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取决于最冷月月均温。 (5)水能蕴藏量:由地形起伏大小、降水多少决定。
(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 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 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 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解析:第(1)题,“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 疏”“中游是风沙区,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河流两岸 有新月形沙丘分布”,据此分析,冬春季节大风将沙丘(风沙区)的 沙尘吹到河道堆积,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当地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且 多暴雨,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汛期河流水量大, 将河道泥沙搬运走,因此形成高含沙水流。第(2)题,根据中国雨带 移动规律可知,3 月份雨带没到达此地,3 月份河流流量增加主要 是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积雪融化缓慢,河流水流增加较慢,流速较 缓,输沙能力弱,因此输沙率小;而 7、9 月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 为主,此次降水强度比融雪大,流速较快,侵蚀力强,输沙能力强, 输沙率高于 3 月。
答案:1.C 2.B
焦点二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2.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
3.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成因
方法技巧: 图解我国夏季风的进退
对点训练 3.(2019 年北京卷)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 读图,该机场最可能位于( )
A.黑 B.青 C.港 D.黔
解析:从图中看,该空调制热耗能较高时间在 11 月到次年 3 月;制冷耗能较高时间在 4 月份到 10 月份;说明该地冬冷夏热, 并且夏季炎热时间较长。黑即黑龙江,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 时间漫长,不符合题意,A 项错误;青海海拔高,夏季温度不高, 不需要制冷,B 项错误;香港和贵州位于南方地区,气温回升快, 降低慢,因此需要制冷的时间较长;香港由于纬度低,受海洋影响, 冬季气温温暖,基本上不需要制热,C 项错误;贵州冬季常受到准 静止锋的影响,气候冷湿,需要制热,D 项正确。
对点训练 (2019 年湖南省衡阳市高三联考)图 1 为我国某省 1990~2015 年六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单位:km2)变化图,图 2 中甲、乙、丙 分别表示该省三种不同地形某时期水域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1~2 题。
1.该省最有可能是( ) A.青海省 B.台湾省 C.江西省 D.江苏省 2.甲、乙、丙对应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 A.丘陵、高原、盆地 B.山地、丘陵、平原 C.平原、山地、高原 D.盆地、山地、丘陵
专题二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
1.我国地形、地势 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的山脉和地形 区。 2.我国气候的主要 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外流区和 内流区, 主要河流 及其水文特 征,以及 黄河治理 和长江开发。 4. 我国的自 然资源概 况,矿产 资源、能源 、土地资 源、水资 源的分布、开发利 用和保护。
解析:第 1 题,该省水域、林地面积占比重非常大,排除青海 省、江苏省。从题图可以看出,从 2000 年之后,该省城乡建设用 地迅速增加,可以判断该省从 2000 年之后城市化迅速发展,不符 合台湾城市化进程。故选 C 项。第 2 题,从水系分布形态与密度来 看,甲、乙为山地和丘陵,丙为平原。故选 B 项。
知识点一 中国的地形
温馨提示:地形指五种基本地形名称,温馨提示: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
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知识点三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温馨提示: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
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接近 200 mm 年等降水量线。此线 以西以北地区大部分是内流区(除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南以东地区 大部分属外流区。
对点训练 4. (2020 年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 1 356 km2(图 1),是黄河粗泥 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 年 5 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 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 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 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 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 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 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 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