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民族大学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青海民族大学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一、引言二、综合(一)受访者的基本信息情况分析:1、在受调查的20名受访者中,男生有9人,占总人数的45.00%,女生有11人,占55.00%。

如图表1-1所示:在受调查的20名受访者中,有1人月均消费在500元以内,占总人数的5%;13人月均消费在500——1000元,占总人数的65%;6人月均消费在1000——1500元,占总人数的30%;而月均消费在1500元以上的人没有。

这也证明在我们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每月生活费处于正常的水平,生活费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地消费习惯。

如表2-1所示:2、学生的生活费来源分析:在受访的20名同学中,有13人得生活费来源是父母按月寄送,占总人数的65%;4人是父母一次性给,占总人数的20%;有3人是通过兼职或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占总人数的15%;依靠学习获得奖助学金的同学则没有。

通过对学生生活费来源的分析可见学生的独立意思还不够,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还靠父母给予,只有占总人数15%的同学才是靠自己赚取生活费,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需加强,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以建立独立自主、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学习不仅能让我们获取知识,还能获取一部分的经济能力,奖助学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获得奖助学金既可以减轻家中负担,还可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学生们在这方面要有所提高。

如表2-2所示:3、学生每月消费主要项目分析:在受访的20名学生中,在消费主要项目中20人全都选择了餐饮,占总人数的100%,吃饭是人体所必须的生理需求,这一问题不可避免。

其中11还人选择了交通通讯费用,占总人数的55%,现代社会手机成为全民比克或缺的通讯工具,学生每月都不可避免的打电话以便联系或生活方便,外出需乘坐交通工具,这些都会花费一些费用,但是主要消费项目有这一项就证明学生的消费观并不是特别良好,因为作为学生的我们不会有太多业务,也不会有太多机会外出,在交通通讯上应该并不会是学生的主要项目,所以在这一项上,学生的消费观不是特别正确。

在购物方面有13人,占总人数的65%,在外地读大学,宿舍就相当于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会花费一部分金钱来购买各种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电子产品,衣服等等,这属于正常范围。

有12人选择了学习费用,占总人数的60%,毕竟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有的学生会考取各种证书,有的学生选择考研,这就会购买各种学习资料,从而产生学习费用,而且复习资料都比较贵,这一项占消费的主要项目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有5位同学选择了娱乐项,占总人数的25%,娱乐对处于青年的学生来说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娱乐成为消费的主要项目就显示了这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并不是太好,应该及时改正才是。

如表2-3所示:消费主要项人数(人)比重(%)目餐饮20 100.00交通通讯11 55.00购物13 65.00学习费用12 60.00娱乐 5 25.00合计20 305.00(三)学生目前拥有的数码产品分析在20名受访者中,有18人拥有电脑,占总人数的90%,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电脑,电脑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很重要,所以有90%的人拥有电脑是正常的事。

其中有4人拥有相机,占总人数的20%,这一比例对于经济发展的今天也是正常的,并不能显示出学生的消费观念不正确。

有1人拥有pad,占总人数的5%。

20名受访者全都拥有手机,占总人数的100%。

但是,在所有的受访者中,通过访问得知,有90%的人在购买数码产品时都是花费父母的钱来购买的,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经济上并不能有很好的独立性,大多数想要购买的价格较贵的东西都是通过向家人要钱来购买,这一问题在随后的分析中会出现。

而且80%的人拥有了比较好的数码产品后,还想更换更好的数码产品,学生的攀比心理较为严重,不利于正确消费观的形成。

如图3-1所示:图3-1学生拥有数码产品直方图:(四)学生的理财、消费情况综合分析1、学生理财能力自我分析题中,是让学生自我感受自己的理财能力,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理财能力是否感觉良好。

在20名受访者中,有3人觉得自己的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占总人数的15%,这一部分受访者自我感觉都不是很好,很显然他们的消费中存在着问题,而这些不良消费习惯往往会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其中有16人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一般,占总人数的80%,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一般,很显然他们在消费时同样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未能引起他们的重视而已,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改正,往往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这样他们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仅仅只有1人认为自己有较强的理财能力,只占总人数的5%,这一比例显示出当代大学生真正拥有理财能力的人数太低。

而一个人具有良好的理财能力是具有良好消费消费习惯的前提。

如图4-1所示:图4-1学生理财能力直方图:2、学生对自己消费状况满意度分析受访者中,有6人对自己的消费状况很满意,占总人数的30%;有3人对自己的消费状况没考虑过,占总人数的15%;有11人对自己的消费状况不满意,占总人数的55%。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消费状况并不满意,只有一小部分份人对自己的消费状况满意。

学生的消费状况并不良好,导致这一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花钱没有节制、对自己的生活费的花费没有计划等等。

消费状况不好会产生过度消费,财政赤字,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如4-2:图4-2学生消费状况满意度直方图:3、学生心目中合理的消费状态分析访者中,有1人心目中合理的消费状态时齐纳够花就行,占总人数的5%;有2人认为能够制定详细的消费计划是心目中合理的消费状态,占总人数的10%;其中有14人认为让每个月的生活费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是心目中合理的消费状态;然而有3人持无所谓的态度,并未考虑过这类问题,占总人数的15%。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合理的消费状态,根据研究表明,合理的消费状态时能够制定较详细的消费计划,然而选择这一答案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10%,很显然所占比例不够高,而且是非常低的一个数值。

仅仅从这一数据就能看出学生们大多数都未能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而且从内心的合理消费状态都是一种较为错误的。

所以,要想学生们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表4-3所示:心目中合理的消费状态人数(人)比重(%)钱够花就行 1 5.00能制定较详细的消费计划2 10.00让每个月有盈余14 70.00无所谓,并不在意 3 15.00合计20 100.004、学生的消费方式分析在20名受访者中,有9人的消费方式是能省就省,占总人数的45%;有8人是有计划的花,占总人数的40%;而又3名学生则是花无计划的花,占总人数的15%。

这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消费方式是很正确的,能省就省和有计划的花钱占绝大部分,只有15%的学生是毫无计划的花钱。

但是在消费时,也不能说是能省就省,在一些方面作为学生的我们不能太过于节省,这样不利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如图4-4所示:图4-4学生的消费方式直方图:5、学生每月生活费使用情况分析作为学生的我们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给予的,只有一小部分是通过兼职等赚取的。

在随机调查的20名学生中,只有4人每月的生活费是有多余的,占总人数的20%;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费则是刚好够花,这部分有14人,占总人数的70%;而剩下的两名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则是完全不够,占总人数的10%。

产生这一个原因有诸多因素,就拿前面学生对自己的消费状态满意度、消费方式就能得出结论,到多数学生对消费方式不正确,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造成大多数人每月的生活费只是刚好够花,相信家人给每位学生的生活费都是充足的,而还有10%的学生生活费是完全不够花。

如表4-5所示:生活费使用情况人数(人)比重(%)有多余 4 20.00刚好够花14 70.00完全不够 2 10.00合计20 100.00(五)学生的消费情况以及消费时所考虑的因素1、学生外出聚餐情况分析在20名受访者中,有4人有定期外出聚餐的习惯,占总人数的20%;有8人是在特殊情况下有,占总人数的40%;剩下的8人则没有聚餐的习惯,占总人数的40%。

这项调查表明学生在消费时并没有出现铺张浪费的情况,外出聚餐大多数是在特殊情况下或者没有外出聚餐的习惯。

如图5-1所示:图5-1学生外出聚餐统计直方图:2、学生对自己支出的记账习惯在20名受访者中,只有1人对所有支出都有记账习惯,只占总人数的5%;有3人对较大的支出有记账习惯,占总人数的15%;有7人很少有记账习惯,占总人数的35%;还有9人一直没有记账习惯,占总人数的45%。

学生在消费时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大多数人都不会去记账,他们觉得记账太过于麻烦,从而不去记账,这样就会导致在消费时比较盲目,产生不理性的消费。

如图5-2所示:图5-2学生记账习惯统计分析表:3、对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分析在对20名进行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调查时,有11人选择了价格因素,占总人数的55%;17人选择了商品的实用性,占总人数的85%;有2人选择了商品的品牌、档次,占总人数的10%;随大流的的则为0;有1人选择了喜爱度,占总人数的5%。

这项调查显示出学生在消费时,还是趋于理性的消费,最求品牌、档次的人数毕竟占少数,显示出价格、实用性是主导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说明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很正确的。

如表5-3所示:消费时考虑的因素人数(人)比重(%)价格11 55.00实用性17 85.00品牌、档次 2 10.00随大流0 0.00喜爱度 1 5.00合计20 155.004、学生在购买东西时采取的方法分析在受访的20名学生中,有2人选择向父母要钱,占总人数的20%;选择自己省吃俭用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40%;有2人选择向同学借钱,占总人数的10%;有4人选择做兼职赚钱,占总人数的20%;有4人选择放弃购买,占总人数的20%。

在购买时,只有10%的人向父母要钱购买,大部分人都选择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购买或者放弃购买,同样显示出了学生拥有着比较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属于理性消费。

如表5-4所示:表5-4购买时钱不够学生采取的方法统计5、学生赞同的社会消费倾向分析20名受访者中,赞同的消费倾向有9人选择经济实惠,占总人数的45%;有11人选择了兼顾经济实惠和高标准,占总人数的55%;没有人只是追求高标准。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在在自我认识中还是趋于理性消费,并未出现不良消费的现象。

如表5-5所示:6、学生如何看待自己赚钱分析在20名受访者中,对自己赚钱这一问题没有人认为它是浪费时间,从而不考虑的。

有7人持无所谓的态度,占总人数的35%;有13人对此很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占总人数的65%。

但这一结果又与2-2的分析产生了一些冲突,在2-2的分析中,只有15%的人的生活费是来自于兼职或勤工俭学,与这一结果相互矛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