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桃林口水库鱼产力评价-畜牧渔业论文

桃林口水库鱼产力评价-畜牧渔业论文

桃林口水库鱼产力评价-畜牧渔业论文
————————————————————————————————作者:————————————————————————————————日期:
桃林口水库鱼产力评价-畜牧渔业论文
桃林口水库鱼产力评价
周勇1,郭万友1,韩正田1,何绪刚2,金晖2
(1.河北省桃林口水库管理局河北卢龙066400;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根据桃林口水库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等鱼类基础饵料生物平均生物量和有机碎屑有机碳平均含量计算得出桃林口水库鱼产力为1 377.82 t,单位鱼产力为55.11 t/km2。

桃林口水库鱼产力高有水库新建、鱼种无法自然繁殖、渔业管理无序和鱼种投放不足四方面原因。

关键词:饵料生物;生物量;鱼产力;桃林口水库
水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让公众喝到干净放心的饮用水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防止有限的淡水资源免遭污染、采取经济适用有效措施净化水源水质,是实现此职责的根本途径。

水库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有效保护和净化水库水质,在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水库渔业,利用滤食性鱼类滤食水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从而净化水库水质,是一种一举数得的经济有效实用方法。

科学调查水库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等鱼类饵料的生物量,确定水库的鱼产力,从而科学投放鱼种,是实现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达到生物净化水库水质目的的前提。

为此我们调查了水库中的水生生物和建库以来水库渔业的发展状况,对桃林口水库鱼产力的高低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原因,以确定桃林口水库鱼种投放品种比例及规模,实现水库渔业持续发展,达到生物净化水库水质的目标。

1水库概况
桃林口水库位于秦皇岛市西北滦河支流青龙河上,因地处古长城关口——桃林口而得名。

水库主体工程于1998年年底竣工,是一座以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发电为主,兼防洪、渔业养殖及旅游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大坝以上集雨流域面积5 060 km2,最高蓄水位143.4 m,总库容8.59亿m3,建库蓄水以来水面面积18~38 km2,pH值7.00~8.90,溶解氧6.0~16.0 mg/L,年最高水温28~29 ℃,全年水温在15 ℃以上的天数平均为145~175 d。

桃林口水库水质近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水质指数中除总磷等个别指标以外,其余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

2采样点和采样时间
根据桃林口水库的自然地形地貌和淹没农田村庄的分布,从水库上游到大坝确定尖山子(E 119°03’,N 40°15’)、鱼窝(E 119°02’,N 40°13’)、南沟(E 119°01’,N 40°11’)、三岔口(E 119°04’,N 40°10’)和坝前(E 119°03’,N 40°09’)五个采样点。

根据桃林口水库年内水温变动规律和温水性鱼类生长适宜水温,确定2009年5、7、9月中旬三个采样时间,分别代表春、夏、秋三个主要的水生生物和鱼类生长季节。

3结果
对三次采样样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如下。

3.1浮游植物
3次样本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49属111种,其中5月样本检出24属53种;7月样本检出29属42种;9月样本检出35属71种。

3次样本测定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 689.4×103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5.154 mg/L。

浮游植物密
度和生物量以5月样本和9月样本最大,种类以9月样本数量最多。

3.2浮游动物
3次样本共检出浮游动物34属55种,其中原生动物7属9种,轮虫14属27种,枝角类9属12种,桡足类4属7种。

3次样本测定的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 690.2 ind/L,平均生物量为3.216 mg/L。

物种数量和生物量均以5月样本最多。

3.3底栖动物
3次样本共检出底栖动物4类,分别为颤蚓、尾鳃蚓、粗腹摇蚊和隐摇蚊,平均密度为3 093.5 ind/m2,平均生物量为4.776 g/m2。

3.4着生藻类
3次样本共检出着生藻类5门32属49种,其中5月样本检出17属27种;7月样本检出23属39种;9月样本检出30属45种。

3次样本测定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9 857个/cm2,生物量为0.67 g/m2。

3.5水生维管束植物
采样及调查过程中,水生维管束植物仅在鱼窝(E 119°02’,N 40°13’)处发现菹草,年产量约50 t。

3.6有机碎屑
3次样本的浮游物有机碳平均含量为1.352 7 mg/L,据标准SL563计算出有机碎屑有机碳平均含量为0.683 1 mg/L。

4鱼产力估算
根据桃林口水库形态、自然环境和华北地区气象条件,以及鱼类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藻类、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有机碎屑有机碳等基础饵料
生物的利用转化特点,按照SL563确定各饵料生物的最大利用率、饵料系数和P/B系数等参数如表1。

养殖面积以水库建成以来平均蓄水量的水面面积25 km2为计算标准,此时水库表层10 m以内的库容2.5×108 m3;鲢鱼鳙鱼的放养比例根据库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及二者的市场价值设定为3∶7。

在此基础上据SL563,桃林口水库不同饵料生物及有机碎屑的鱼产力和水库总鱼产力、单位鱼产力如表2。

由表2可看出桃林口水库鱼产力较高。

5讨论与分析
桃林口水库的鱼产力较高,首先是因为桃林口水库是新建水库。

桃林口水库大坝于1998年底竣工下闸蓄水,淹没了大量的农田和村庄,且在蓄水前未专门派人对淹没区的树木杂草进行清理,这导致水库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较多从而造成鱼产力较高;其次,水库自然地形地貌和气候影响,库中鱼种无法自然繁殖。

桃林口水库是山谷型水库,水深较深,库中水草稀缺,水库水位受上游来水和供水影响落差非常大,导致鲤鱼、鲫鱼种群在库中无法正常繁殖;青龙河流域年降雨较少且受水库大坝截留的影响,水库中无法形成刺激人工投放的鲢鱼、鳙鱼性成熟产卵和受精卵孵化的流水条件,这使得库中的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的利用率较低;第三是因为水库建成初期,渔业管理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因特殊原因桃林口水库管理局仅有水面管理权而没有渔业管理权,这导致建库初期水库渔业发展混乱,既没有机构对水库渔业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更没有机构对渔业发展做出规划。

在此情况之下,既没有机构或个人也没有资金在水库中按计划投放鱼
种,水库渔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第四,投放鱼种与水库鱼产力不匹配。

2005年以后,水库渔业虽然引进了承包经营管理机构,但限于资金和管理水平,其每年往水库中投放的鱼种数量较少,无法充分消化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饵料。

(收稿日期:2013-03-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