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省优质课课件
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暖树:向阳的树。 几只早出生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 知谁家新飞回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准备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缤纷多彩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 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欢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总是 游览不够,尤其是那绿色杨柳下的白沙堤。
初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 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 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片绿荫掩映下的白沙 堤,像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 画,对么令人陶醉啊!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与李白、杜 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 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歌 最多的一个。他的诗题 材广泛,形式多样,语 言平易通俗,有“诗 魔”、“诗王”之称。 著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 《琵琶行等。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 候,到西湖游玩,他骑马走在白沙堤上, 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不禁被它独有的 魅力所吸引,令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 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宋] 苏轼 liàn yàn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堂堂清
诗句积累与运用。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 到“绿杨阴里白沙堤 ”终,以“ 最爱湖东行不足 ”说明自 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尽 的回味。 2、从鸟儿的活动中,描绘春的活力和万物复苏的春 意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3、诗中勾画出湖上早春轮廓的诗是: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4、生动勾画出春天原野欣欣向荣画面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小组议一议
你觉得哪句诗写得最美,哪个字 或词用得最妙?请说明原因。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 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眼前 是一片广阔而又静谧的湖水,脚下平静 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 静的西湖水墨图。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 新燕啄春泥。
• 为什么诗人用的是“几处”、 “谁家”,而不是处处、家家?
作业:
我们家乡的风景虽不及西湖景致 那样令人神往,但也别有一番韵味。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我们 眼中家乡的春天。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孤山: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 • 贾亭:贾公亭。唐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刺史,在 刚好与堤岸齐平,白云在天空的低处重叠,同 西湖建造了这个亭,因此得名。 水面连在一起。 • 水面初平:湖水新涨与堤岸齐平。 • 云脚:雨前或雨后接近地面的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