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健康宣教ppt课件
在我国这种传播方式最为重要,有1/3左右的ASC为此途 径感染。 母婴传播包括3个阶段: 宫内传播:出生前已被感染(宫内传播的机率<5%,目前, 宫内传播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 产程传播:分娩时被感染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 物通过胎儿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胎盘剥离时微量 血液漏至胎循环中;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 羊水、阴道分泌物而感染。 产后(哺乳期)传播:抚养过程中通过哺乳、日常看护、 清洗等等密切生活接触的造成的水平传播。
如何预防乙肝?
一、中国预防及控制乙肝的策略及方法:乙肝疫苗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明
确指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 最有效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乙肝疫苗是唯一
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疫苗,并认为接种乙肝疫苗 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丙型肝炎传播
合成蛋白质
维持生命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 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 酒也可以导致肝炎。
病毒性肝炎
HAV 甲肝病毒
HBV 乙肝病毒
HCV 丙肝病毒
HDV 丁肝病毒
HEV 戊肝病毒
5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 感人群
传染源 主要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甲肝
乙肝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病人 HBV携带者
粪-口 经食物 经水
经体液 母婴 医源性
未接种甲肝疫苗
未接种乙肝疫苗
丙肝
丁肝
病人 HCV携带者
病人 HDV携带者
接触 经血液
接触 经血液
普遍易感
HBV感染者
戊肝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同甲肝
普遍易感
肝炎早期症状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 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 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 感疲倦。 1.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 2.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 等;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4.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 5.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症状。
HBV携带者
以下情况会感染乙肝吗?
无血液暴露的接触 拥抱 工作 一般不会传染 HBV!!
握手
学习
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
乙型肝炎疫苗 全程需接种3针, 按照0、1、6个月 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个月及6个月注射 第2及第3针疫苗。
乙肝疫苗延后接种原则
如果第2针或第3针滞后于免疫程 序的规定,应尽快补种。 第1针和第2针间隔应≥28天。 第2针和第3针的间隔应≥60天。
医源性传播
它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 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物品,或意外地接触污染的血液 或体液等途径,使HBV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 染。 输血(血浆); Ⅷ因子;白蛋白等。 器官或组织移植 医疗器械(有创性诊治);不洁注射;手术器械消毒不 彻底;某些牙科器械消毒不便; 职业接触;
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食用了被 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被污染甲型肝炎。
只要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饭前饭后要洗手 食物须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尤其是海鲜类须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不要购买来路不明或路边摊点的食物 就可以预防甲型肝炎
乙肝
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径之一,在我国人群中约35-40%乙肝表 面抗原携带者是由母婴围产期传播引起的。 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人群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提 示除母婴传播外,还存在水平传播。
乙型肝炎, 传播危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 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 乙肝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是艾滋病病毒传染性的100倍
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表明家庭成员中可造成 彼此间的传播。其主要通过: 性接触、接吻、共用牙刷、剃须刀、茶餐具等。 唾液作为传播媒介,在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中意义重要 唾液本身就可以查出HBsAg。 口腔粘膜、牙龈的破溃出血可混合在唾液中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母婴围产期传播是我国乙肝主要的传播途
传染源:
HCV 感染者,即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 和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平均潜伏期为6-9周。
丙型肝炎传播
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输血、应用血制品途径传播,还可以通过 破损的皮肤黏膜密切接触传播、静脉内吸毒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
播与乙型肝炎比较不够明显,因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人群包
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通过输入污染 HCV 的血液或血制品,献血或 反复透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均可造成 HCV 传播。输入 含 HCV 的血液最易感染,也可通过反复接触微量血液传 播。 研究显示: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28.68%.
丙型肝炎传播
性接触传播:从丙型肝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液中极易检测到 HCV-RNA,其配偶HCV感染率高于家庭其他成员和一般人群,说 明HCV存在性接触传播的危险。 研 究 显 示 : 在 卖 淫 女 中 抗 -HCV 阳 性 率 为 9.83%( 正 常 人 群 为 2.28%)。
括经常受血者、静脉内吸毒者、性乱着、职业献血者、经常接触血液 和血制品的工作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多次受血和静脉内吸毒者是 HCV 感染最危险的因素。 丙型肝炎可以通过献血(特别是单献血浆)造成一定范围的暴发。 在河北的固安县就曾发生过由于献血或献血浆引起的较为严重的丙 型肝炎暴发。
丙型肝炎传播
肝炎健康宣教
目录
我们的肝 认识肝炎 5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肝炎早期症状 乙型肝炎—严重的进展性疾病,致死率高 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 如何预防乙肝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携带者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和化工厂具有以下一些功能:
制造胆汁
解毒
合成凝血因子
储存糖分
丙型肝炎传播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方式确实存在,但一般认为传播机率远比
乙肝为低,转归相对较好。
丙型肝炎的治疗
一、治疗目标和意义 目前,HCV疫苗仍处在研发阶段,对HCV感 染人群的规范、有效治疗是控制HCV传播的主要 手段。 HCV感染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抑制 或清除HCV,表现为HCVRNA持续阴性、肝脏酶 学指标和肝功能正常,从而达到减少HCV相关肝 硬化、肝衰竭、肝癌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提 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