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暴发疫情调查全解
1600 1400 1200 病 1000 例 800 数 600 400 200 0 4 8 12 16 20 24 28 发病时间(周) 12 10 8 病 例 6 数 4 2 0 24 48 72 96 12 14 0 0 发病时间(小时)
5914例乙型肝炎的潜伏期
51例猩红热的潜伏期
同源一次暴露
1、同源暴发(common source outbreak)
指某易感人群中的成员同时或先后暴
露于某共同传染源或污染源而引起的 暴发。
水、食品、空气、注射器、药品等
(1)同源一次暴露:
一个发病高峰;
持续时间相当于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间隔
(2)同源多次暴露:
较快上升,持续时间较长; 采取措施后经过一段时间急剧下降
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 ):
2000年5月1-30日住在**县的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
疑似病例(Possible/Suspect case ):
2000年5月1-30日住在**县的发烧的学龄儿童
Not cases
疑似病例 suspect
可能病例 possible
临床病例 probable
暴发调查的内容和步骤
1.
准备现场工作
6.
提出假设
2.
3. 4. 5.
证实暴发存在
核实诊断 定义、. 9. 10.
通过分析研究验证假设
推敲、修正和检验假设 实施控制措施 交流调查结果
1、准备现场工作
各级疾控机构 人员准备:现场调查组 调查表 执法文书 宣传资料
4、定义、计数、调查病例
病例定义是用于确定是否感染,保证 统计结果真实的一套标准。 病例定义可以有多个水平:确诊病例、 临床病例、可能病例、疑似病例。
在一次麻疹暴发中病例定义的不同水平
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 2000年5月1-30日住在**县的发烧并有皮疹的某学龄儿 童,麻疹IgM+ 血清
危险因素或致病因子暴露的时间或时期
根据潜伏期推算 看可能的暴露时间内与非该时间内发病率的差别 从特殊事例中寻找线索
何时给予治疗 何时采取控制措施或干预措施 潜在相关事件或异常情况出现的时间
某 学 院 不 同 班 级 伤 寒 发 病 按 日 分 布 图
10 5 0 15 病 例 数 10 5 0 10 5 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2 6 发病时间 7
确诊病例 confirmed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病例定义的不同水平
病例调查
及时调查所有可疑病例,尤其是首批 病人 隐性感染比例大的传染病应采用有关 检测手段
主要调查工具:调查表
调查表
一般项目 临床情况:疑似和鉴别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 征;发病的准确时间(尽可能细化)
确定疫情性质——什么病?是否暴发? 查明传染来源——流行因素?病因? 采取防治措施 预测疫情的发展趋势
暴发疫情的类型
流行曲线(epidemic curve)
以适当的时间间隔为横坐标,发生的病 例数为纵坐标,将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 绘制成直方图或线图,称流行曲线。
提示:疾病流行经过、疾病的潜伏期、 本次疫情的流行模式
48 44 40 36 32 病 28 例 数 24 20 16 12 8 4 0 2 4 6 8
氯消毒
同源多次暴露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发病时间(日)
某学校宋内氏痢疾发病时间分布
2、连续传播性流行 (propagated epidemic):指致 病性病原体从一个受感染者转移给一个或多个 易感者,并不断形成新的感染者的过程。
暴发疫情调查
Outbreak Survey
暴发疫情——暴发、流行 [疾病发生强度增加]
传染病 中毒
暴发疫情特点
多有相同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暴发起初往往原因不明,且发展迅速 采取有效措施后病例迅速下降
内容
调查目的 暴发疫情类型 暴露时间 调查内容和步骤
调查目的
例1:一次甲肝暴发流行,11月25日发现第一例病 例,12月8日-10日发病达高峰。试推算本次甲 肝暴发流行的暴露时间。(注:甲肝潜伏期 1545天,平均30天) 例2:某托儿所某月21~29日共发生风疹病例38例, 发病高峰日为25日,被确定为风疹一次性同源 暴发。推算该次风疹流行可能的暴露日期。 (注:风疹潜伏期14-21天,平均18日)
2、证实暴发的存在
将目前的数量与以往基线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数量超过了预计的数量
排除可能导致报告增多的因素
可能的人为原因 报告程序、病例定义以及人口数量发生了改变 是否是单一疾病
3、核实诊断
收集病人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地址、 发病日期
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流行病 学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核实诊断根据部分病人即能做出
化验检查结果登记: 采样时间,标本名称, 检查项目,检查结果
流行病学资料:可能暴露时间内的接触史、 暴露史及疾病史
5、确定三间分布特征
时间(when):什么时候受到感染? 地点(where):在哪里受到感染? 人(who):受感染的是谁?
时间分布:关键事件时间
病例及接触者中出现临床表现的时间
5 19 10
6 (日) (月)
某集体单位甲型肝炎发病时间分布
暴露时间
暴露时间(exposure time):是指易感 者接触导致疾病暴发原因的时间。
帮助确定重点调查范围及可疑病因线索 利用流行曲线推算暴露时间
暴露时间的确定
同源暴露,已知病原时暴露时间的推算:
1 中位发病日期(流行曲线高峰处)前推 一常见潜伏期。 2 首例发病日期前推一最短潜伏期,最后 一例发病日期前推一最长潜伏期,二者 之间可能为暴露时间。
通过直接接触或人、动物、媒介物等中介实现 病例分批出现,由少到多逐渐增长;持续时间 远远超过该病的潜伏期
3、混合型流行 (mixed epidemic)
经食物传播的伤寒、痢疾,甲肝等
48 40 32 病 例 24 数 16 8 0
连续性传播
4 4
18 2 5
16 30 13 27 11 25 8 22 6 7 发病时间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