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

2018届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纲展示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主干解读】把握1个核心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理解2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明确3对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生产力与分配制度、所有制与分配制度整合4项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次分配考点一分配制度考点梳理1.生产决定分配【温馨提示】生产决定分配,所以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按劳分配为主体①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

②分配尺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

③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④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温馨提示】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方式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只有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其他股票、技术入股等所得,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多种分配方式:除按劳分配外,我国还实行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①体现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劳动收入不能等同于按劳分配,劳动收入的分配包括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两部分,而按劳分配只针对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所得。

重难突破正确认识各种分配方式(2)正确区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易错辨析1.[2014·天津卷,1③]农村土地流转入股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居民购买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公有制经济里面所有的分配都属于按劳分配。

(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探究角度1 按劳分配【典型例题1】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变式训练1】某国有企业以年薪10万元聘用一科技人员,并且允许他以自己的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其股份占企业股份的15%,根据企业效益分红。

这一科技人员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B.按劳动要素分配C.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技术要素分配角度2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典型例题2】[2015·江苏卷]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

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变式训练2】[2014·天津卷]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她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考点二效率与公平考点梳理1.收入分配公平(1)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①分配调节机制: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②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温馨提示】记忆维护公平的措施可以把握以下要点一个保证,两个提高,两个同步,三种手段,四项收入。

3.兼顾效率与公平(1)关系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矛盾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措施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

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温馨提示】从宏观调控角度认识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1)加大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发挥财政维护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2)合理调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节居民收入差距。

(3)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弥补市场缺陷。

(4)完善金融市场,促进投资多样化,拓宽人民收入来源渠道。

重难突破1.认识我国收入差距及其现状2.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经济意义(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

(5)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3.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续表)【温馨提示】正确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主要针对农工建商运等物质生产部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有助于提高效率,但不能过大。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针对全社会)。

再分配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

再分配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但也要注意效率问题。

易错辨析1.[2015·山东卷,25B]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是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4·广东卷,26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工资差距。

(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4·全国卷,26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能够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提高人民的幸福程度必须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

(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探究角度1 维护收入分配公平【典型例题1】[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a)、图(b)所示。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变式训练1】[2015·山东卷]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

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角度2 效率与公平【典型例题2】某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1400元、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

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按劳分配中的比重②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③在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④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变式训练2】[2015·广东卷]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