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设计 课件

汽车设计 课件

②要防止高合器滑磨过大,β应适当大一些; ③要能防止传动系过载,减小离合器尺寸,β不宜太大。
后备系数β的取值范围-各类汽车取值范围不同
*轿车和微型、轻型货车
β=1.30~1·75
*中型和重型货车
β=l.60~2.25
*越野车、重型汽车和牵引汽车β=1·8 ~3.5
摩擦片内外径d、D(P123)
摩擦片内外径d,D选择-应考虑: ①摩擦片尺寸d, D应符合《汽车用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标准
离合器每一次接合所产生的总滑磨功W
W 2ne2marr 2 J
1800i02ig 2
5.6 离合器膜片弹簧设计
*膜片弹簧主要参数选择 *膜片弹簧优化设计
圆柱螺旋弹簧
膜片弹簧
圆柱螺旋弹簧
膜片弹簧
离合器压紧弹簧弹性特性
膜片弹簧弹性特性
膜片弹簧及其弹性特性
2H/h22
离合器膜片弹簧特性 2H/h22
*摩擦片外径较大时,Po应取小些,以降低摩擦片外缘处的热负荷;
*发动机后备系数较大时,可适当增大Po。
各种摩擦片材料的Po取值范围 :
*石棉基材料 Po=0.1 ~0·25 MPa
*粉末冶金材料 Po=0.35~0·5 MPa
*金属陶瓷材料 Po=0·7 ~2 MPa
各类车辆摩擦片材料的Po取值范围 :
膜片弹簧工作特性点选择
(P44)
A-离合器磨损后接合状态工作点 (在O-M段,FA≈FB)
B-新离合器接合状态工作点 (在M-H段,靠近H点)
磨损量
C-离合器分离状态工作点 (在N点附近)
H-弹簧压平位置特性点
离合器膜片弹簧主要参数选择
r
(P45图)
h
H
α R
2H/h22
H/h=1.6~2.2,以保证弹簧特性形态; h=2~4mm,考虑板材厚度系列值; R≥Rc, R /r=1.2~1.35; α=9~15度(自由状态内截锥角);
人民交通出版社 ⒐[日]武田信之,载重汽车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传动系组成与布置
发动机前置-前驱传动系布置图(P102)
多桥多驱传动系布置图(P103) 发动机前置-后驱传动系布置图
驱动轮
离合器 变速器
驱动桥合器设计
5.1 离合器主要参数及其优化设计 5.6 离合器设计计算-膜片弹簧设计
*轿车
Po=0.18~0·28 MPa
*货车
Po=0.14~0·23 MPa
*城市公共车Po=0.13
MPa
离合器后备系数β(P121)
后备系数β -反映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 β= Tc /Temax
离合器静摩擦力矩 Tc=f F Z Rc
发动机最大转矩
后备系数β选择-应考虑:
①摩擦片在使用中磨损后,离合器仍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 大转矩,即β>1 ;
离合器 最大静摩擦力矩
Tc=βTemax
β后备系数 发
动 机 最 大 转 矩
F dD
摩擦片内外径d、D
离合器摩擦力矩(P121)
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Tc
摩擦面面积 A =0.25π(D 2-d )2
摩擦材料静摩擦系数 摩擦表面工作压力 F=P0A
Tc=f F Z Rm
摩擦面单位压力
摩擦面面数
摩擦片平均摩擦半径
汽车设计 课件
教材与参考书
⒈ 刘惟信,汽车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⒉ 张洪欣,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9 ⒊ 王望予,汽车设计(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⒋ 汽车工程手册编委会,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⒌ 长春汽车研究所,汽车设计手册,1998 ⒍ 汽车技术,1972~1975 ⒎ 机械工程手册编委会,机械工程手册-汽车篇,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⒏ 汽车设计丛书:离合器、变速器、圆锥齿轮与双曲线齿轮传动等,
以保证扭转减振器的安装 ; ⑤ 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Tc0 ≤[Tc0 ] ,反映离合器
传递转矩并保护过载的能力; ⑥ 单位压力Po在一定范围内,车型不同、摩擦材料不同,
Po值范围不同; ⑦ 离合器每一次接合的比滑磨功q ≤ [q] ,减少汽车起步
过程中离合器的滑磨,防止摩擦片表面温度过高而发生烧伤
Rm
D3 d3 3(D2 d2
)
离合器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Tc
Tc=βTemax
离合器后备系数
发动机最大转矩
摩擦面单位压力P0(P122)
离合器摩擦面单位压力Po-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
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大小、摩擦
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备系数等因素:
*离合器使用频繁、发动机后备系数较小时,Po应取小些;
《汽车用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D/d
160/110,180/125,200/140,225/150,250/155,280/165, 300/175,325/190,350/195,380/205,405/220,430/230
离合器参数优化设计
非独立设计变量?
设计变量-摩擦片内外径d、D和工作压紧力F 目标函数-结构尺寸最小,即:
膜片弹簧参数优化设计-P48
膜片弹簧优化设计(P48)
设计变量:H, h, R, r, R1, r1,λ1B
GB5764-86 ; ②在同样外径D时,选用较小的内径d,可增大摩擦面积,提高传
递转矩的能力和减少摩擦面单位压力。但会使摩擦面上的压力分布不 均匀,使内外缘圆周的相对滑磨速度差别太大而造成定摩擦面磨损不 均匀,且不利于散热和扭转减振器的安装。故内外径比d/D应适当;
③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不超过65~70m/s,以免摩擦片发生飞离。
离合器滑磨功与热计算
离合器每一次接合所产生的总滑磨功L (P124)
L
离合器比滑磨功q 离合器压盘温升τ
L2ne2
Ja
J
1800(1T)Ja Tc Je
(11)
qL J/c2m[q] A
L 10C
mC
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计算
(P124)
离合器每一次接合的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w
wZ(D 4W 2d2) J/mm 2
摩擦片摩擦面积最小 f(X)=min[0.25π(D 2-d )2] 或摩擦片外径最小 f(X)=min( D )
约束函数
离合器参数优化设计约束函数
① 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Vd≤65~70m/s; ② 摩擦片的内外径比d/D=0·53~0.70; ③ β值应在一定范围内,车型不同β值范围不同; ④ 摩擦片内径d >2R0(减振器弹簧位置直径)+5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