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信心转化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04-01
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自信和自尊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有了
自信心,才能发挥内在潜能,才能一步步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才能获得学习、事业、生活
上的成功。
然而,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行为习惯不好,经常体验失败的痛苦,所以出
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下面就培养后进生自信心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进行心理疏导,树立自信心
后进生对学习没有信心,他们经常以自己脑子笨,先天和后天状况都不如学习好的同学,他
们掌握知识的速度慢,记忆力差。
上课不愿举手发言,甚至在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不自然
大方。
这样学生往往表现为局促不安,胆小怕事,心情烦躁。
上课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1. 不让其当众出丑
后进生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让他们当众出丑,尽量避免出现
难堪的局面。
教师应该对他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育他们正确
对待自己、评价自己,不要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2.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后进生进行的思想教育要多树立正面学习的榜样。
比如,可以跟他
讲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侯也成绩不好,但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
攀上科学的高峰的事迹。
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无全才”的观点,同时多结合我
们身边许多由后进转化为先进的事例,给他们树立榜样,使后进生树立我也能进步的自信心。
3.找“闪光点”
学习后进的学生在其他方面不一定表现差。
如:有的热爱劳动,有的关心集体,有的助人为乐,有的音体美方面比较擅长,教师应当看到他们的优点,应该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加以引导,把学生对其他方面的兴致转移到学习中上来。
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愉悦
学习后进的学生普遍对成功感到渺茫,但同时又害怕失败,所以上课常常不敢举手发言,怕
回答错了同学们取笑,在疑难问题面前不敢大胆的思索。
由于失败的次数较多,体验成功的
感受次数少,结果导致没有信心和毅力解决困难,在困难面前往往临阵退缩。
教师应当指导
后进生从解决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或习题,让后进生解答,使他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愉悦,树立自信心,同时在同学们面前留下好的印象。
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表扬,让他们体会到
获得成功的愉悦。
后进生有一点成绩,取得一点进步,发出的每一个闪光点,教师都应及时
表扬。
比如,某后进生写了一篇比较出彩的作文,这在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可能是
很平常的事,但对后进生来说,却是很难得的。
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可以把他的文章认真
修改后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样,这个后进生有可能受到极大的鼓舞,树立信心,对下次
成功充满了希望,能够大胆的去学习,从而不惧怕失败,迎难而进。
三.进行鼓励性评价
对后进生的评价应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鼓励性评价比否定性
评价的效果好,批评和惩罚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自卑心态,降低教育效果,而表扬与鼓励则
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教育效果。
后进生犯了错误,教师应尽量避免批评,甚至训斥,应该用比较委婉的话使其认识错误,并相信他下次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后进生的作业正确率比较高,我就会写上一句鼓励的话,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和鼓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教师真诚的鼓励性话语对后进生自信心的保护非常重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对待后进生,教师必须加强引导,积极扶持,使其树立自信心。
这样,才有可能出现后进变先进的情况,提高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