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护理学基础环境

最新护理学基础环境


医院的安全环境
安全环境
是指 平安 无危险 无伤害
▪ 物理性损伤 ▪ 化学性损伤 ▪ 生物性损害 ▪ 心理性损伤 ▪ 医源性损害
应避免出现
物理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 温度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 放射性损伤
坠床 跌倒 撞伤
热疗所致烫伤 压疮
放射性诊断
易燃易爆物品 高压氧舱 和治疗处理
所致的烧伤 治疗不当所 不当导致放
护理学基础环境
环境与健康
▪ 1、定义。 ▪ 2、范围。 ▪ 3、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 ▪ 4、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 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好的影响。 ▪ 2、护士在与个人、家庭和社会集体接触的日常工作中,
应告知他们如何防护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品、有放射 线的废物等,并应用环境知识指导预防和减轻潜在性危 害。
造安静的环境,在说话、 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
走路轻
意:
操作轻
关门轻
装饰
优美的环境让人感觉舒适愉快 病室的布置应简单,整洁美观, 并注意优美与悦目 可以增进患者身体的舒适感,使 患者精神愉快
医院的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
医院的规章制度
患者与医务人员
作息时间
患者与同室病友之间
探视制度
患者与亲属同事之间
陪伴制度
理疗器所致灼 致气压伤 射性皮炎、

皮肤溃疡坏
冷疗所致冻伤


化学性损伤
应用各种药物时 ▪ 药物剂量的过大 ▪ 浓度过高 ▪ 用药次数过多 ▪ 配伍不当 ▪ 用错药
均可成的伤害
心理性损伤
患者与周围人群的情感交流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行为和态度等
▪ 3、对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对健康的威胁,采取预防措施, 同时也教育个人、家庭及社会集体对环境资源如何进行 保护。
▪ 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 ▪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 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
的因素,研究如何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医院环境
湿度过高、温度过低时,则感到潮冷, 尤其关节之处不适。
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 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
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的患者不利
通风
可增加氧含量、保持空气的新鲜,使患者 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可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刺激皮肤的血 液循环,刺激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增加患 者的舒适感
均可影响患者的心理 甚至导致心理性损伤的发生
医源性损害
由于医务人员言语或行为上的不慎给患 者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损害,称为 医 源性损伤
医务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提高个人素质, 加强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遵守操作规程 保障患者安全
可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补充氧气的 不足
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
光线
▪ 病室采光 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
▪ 适量的日光照射,能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 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 养状况,使人食欲增加,舒适愉快
▪ 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辐射能削弱细菌 病毒的活力,抑制其生长繁殖,又可直接杀 死细菌及病毒、并促进机体内维生素D的生 成
▪ 新生儿及老年患者、治疗室、手术室、 检查室等,室温应保持在 22℃~24℃
湿度
病室湿度一般是指相对湿度,即 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 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 时含量的百分比。
病室湿度 50%~60%
湿度及温度均过高时,蒸发作用减弱, 可抑制排汗,患者感到潮湿、憋闷、 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
光线
▪ 病室必须备妥大量的人工光源 ▪ 吊灯、壁灯、地灯、立式鹅颈灯 ▪ 其设计及照度可依其作用进行调节
音响
根据WHO规定的噪音标准, 病室内应保持安静、避免噪音, 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在3545dB。
音响
▪ 医院环境的噪音虽非护 应做到四轻即
理人员所能控制,但护 士应尽可能地为患者创
说话轻
▪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 ▪ 2、医院环境的调控。 ▪
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
▪ 1、安全性。 ▪ 2、舒适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良好的物
理环境。 ▪ 3、整洁性:病室、病人、工作人员三整洁。 ▪ 4、安静。
医院环境的调控
▪ 1、物理环境。 ▪ 2、社会环境。
物理环境
空间 温度 湿度 通风 音响 光线 装饰
病区
处置 治 护办
洗漱 厕所
1
1
1
抢 救

1
1
1室
温度
室温过高 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机体利用心脏血管及肺功能 系统代偿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 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影响体力恢复
室温过低 冷的刺激,
使人畏缩,缺乏动力, 肌肉紧张而产生不安, 使患者在诊疗及护理时受凉
病室温度
▪ 一般病室温度保持在18℃~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