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纯电动城市客车的产品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纯电动城市客车的产品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纯电动城市客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纯电动城市客车的产品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纯电动城市客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84.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GB/T 18384.2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GB/T 18384.3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18385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GB/T18386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 1838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GB/T 18388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T18488.1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GB/T18488.2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试验方法GB/T 19836 电动汽车用仪表GB/T4094.2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T 13043 客车定型试验规程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49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8655 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GB 4599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B 4660 汽车前雾灯配光性能GB 47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 4970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GB 5920 汽车前和后位(侧)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9656 汽车用安全玻璃GB 11554 汽车及挂车后雾灯配光性能GB 11564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GB/T 12428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GB/T 1254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GB/T 12673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 12674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 12676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T 12677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GB/T 13053 客车驾驶区尺寸GB 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15082 汽车用车速表GB 15083 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508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5235 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GB 15741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 15742 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6735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GB 17509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 17675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GB 18099 汽车及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能GB/T 1841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QC/T743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84 汽车油漆涂层QC/T 900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3 产品分类3.1 产品型号及含义GZ 6 12 0 EV 1首次生产不标注;“1”为第1次改进;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的简称)第1代产品车辆长度为12米客车代号汽车集团客车有限公司代号4 技术要求4.1 客车的外廓尺寸、轴荷、质量及转弯通道圆限值应满足GB 1589-2004要求。

4.2 结构尺寸见表1的规定。

4.3 整车质量参数见表2。

4.4 整车基本性能见表3。

4.5 底盘有关参数见表4。

4.6 底盘要求4.6.1 方向盘设于左侧,设有转向限位装置。

在转向过程中,转向系统不允许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转向轮转向后,能自动回正,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以使车辆具有正常的操纵稳定性。

方向盘最大99-2010自由转动量不得大于30°。

转向系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17675要求。

4.6.2 当转向助力器失效后,仍具有用转向盘控制车辆的能力,转向力不大于588N。

4.6.3 悬架为空气悬架,带筒式减振器。

4.6.4 行驶系和传动系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7258中的第9和10章要求。

4.6.5客车应设有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功能和驻车制动功能。

行车制动是双管路气压制动,应急制动与行车制动相结合,驻车为储能弹簧制动。

表1 结构尺寸4.6.6 车辆应具有应急制动功能。

应急制动应保证行车制动只有一处管路失效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距离内将汽车停住。

驾驶员在座位上至少用一只手握住方向盘的情况下,就可以实施应急制动。

应急制动装置可以与行车制动的控制装置结合,也可以与驻车制动的控制装置结合。

4.6.7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作用时的踏板力不大于600N。

驻车制动手操纵力不大于500N。

4.6.8当制动气压升至600kPa,在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3min后,气压的降低值不大于10kPa。

在气压为600kPa的情况下,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待气压稳定后观察3 min ,气压降低值不超过20kPa。

表2 整车质量参数Q/GQKC 99-2010表3 整车基本性能4.6.9 制动系统应装有限压装置,以保证贮气筒内气压不超过允许的最高气压。

当制动系统的气压低于400 kPa时,低压报警装置应能连续向驾驶员发出容易听到或看到的报警信号。

4.6.10 制动管路应为专用的耐腐的高压管路,布置应合理,排列应整齐,固定稳妥。

管路中应设有限压、安全、放水、排污等阀。

4.6.11 同一轴上的轮胎型号和花纹应相同。

装用的轮胎速度级别应不低于该车最高设计车速的要求。

Q/GQKC 99-2010表 5 底盘有关参数4.7 车身4.7.1 客车外观应整洁,部件完好,车体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不得大于40mm。

4.7.2 车身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圆角和相邻表面应平滑过渡,不得有可见焊缝和点焊瘤。

4.7.3 车身外表面所有可见部分的油漆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光泽明亮,表面漆层无缺漆、裂纹、麻点、流痕、起皱纹等缺陷。

其涂层应符合QC/T 484中代号为TQ1甲级的要求。

4.7.4 内外饰件应清洁,无划伤破损缺陷,装配位置正确,不允许有肉眼能觉察出的错位。

客车内饰材料阻燃性应满足GB 8410的要求。

4.7.5 客车的内部和外部乘员可能触及的任何部件、构件都不应有任何可能使人致伤的尖锐凸起物。

4.7.6 客车设有两个乘客门,位于车辆右侧,门锁锁止可靠,在行驶中不允许自行开启。

采用动力开Q/GQKC 99-2010启乘客门时,在有故障的情况下,能方便地靠手动来开关。

车外开门装置离地高度不大于1500mm。

乘客门应设有防夹措施。

4.7.7车门、车窗玻璃必须使用具有认证标志的安全玻璃,符合GB9656要求。

前风窗玻璃采用夹层玻璃,后窗玻璃可采用夹层玻璃或钢化玻璃,其他为钢化玻璃。

侧窗可采用推拉式或粘贴式侧窗,当安全窗侧窗为粘贴式时,在车内明显部位装备击碎玻璃的手锤。

4.7.8 客车踏步板符合GB13094要求。

4.7.9 车顶设置顶窗,或可采用安全顶窗。

安全顶窗能易于从车内、外开启或移开。

4.7.10 整车按规定设置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数量、安全窗尺寸和通道宽度符合GB13094要求。

每个安全出口附近设有“安全出口”字样,在客门和安全出口的应急控制器附近标有符号或字样,说明操作方法。

4.7.11 车外左右各设置一面外后视镜,前面设一面下视镜,其安装应符合GB15084和GB7258中12.2.2规定。

外后视镜距地面小于1.8m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车最大宽度处200mm,当大于1.8m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车最大宽度处250mm。

4.7.12 在车辆前后端中部位置设有号牌板,形状尺寸、位置符合GB15741规定。

4.7.13 驾驶员座椅前后移动及靠背倾角调整应自如,锁止要可靠,上下调整范围不小于60mm,前后调整范围不小于100mm,靠背与座椅夹角90°~105°。

驾驶员座椅系统强度应满足GB 15083的要求。

4.7.14 驾驶区内设有遮阳措施。

驾驶区和驾驶员操作位置的尺寸范围应符合GB/T13053的规定。

4.7.15 前风窗玻璃应装备刮水器,其刮刷面积应确保具有良好的前方视野。

4.7.16 客门及附近应设有便于乘客上落的扶手设施,车厢内具有满足站立乘客用扶手,安装位置符合GB13094。

车内应设置必备的乘务设施,如投币箱、报站器或电子显示牌等。

4.7.17 车内设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如果不能进行自然通风,应装有强制通风装置。

强制通风装置应能保证供给每位乘客的外界清洁空气量不小于20m3/h。

4.7.18 灭火器安装应牢固,取用应方便。

4.8 电器设备及仪表要求4.8.1各种电气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仪表指示准确可靠,电线成束安装整齐,接线要正确,电线在穿孔时应有绝缘护套管,各种电气设备的供电线路应装保险丝,所有电器设备基本技术要求均应符合QC/T 413。

4.8.2 客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应符合GB/T4094.2和GB7258的规定。

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等符合GB4785。

4.8.3 客车前照灯为二灯制,其性能符合GB4599,前照灯光束符合GB7258,客车应安装示廓灯、前和后(侧)灯和制动灯,性能符合GB5920,倒车灯性能符合GB15235,转向信号灯性能符合GB17509,后雾灯性能符合GB11554,侧标志灯符合GB18099。

当装用前雾灯时,应符合GB4660。

4.8.4 客车必须装置后反射器和侧反射器,性能符合GB11564。

4.8.5 客车用喇叭声级和安装要求应符合GB 15742的规定。

4.8.6 车速表指示误差符合GB15082要求。

4.8.7 车内设置车厢灯和梯级、客门灯。

车厢内应有两个照明电路,当一个线路失效时,另一个应能正常工作。

4.8.8 客车应具有危险警告信号装置,其操纵不应受灯光总开关的控制。

4.8.9 客车应设置电源总开关,未经过电源总开关的线路应设置保险装置。

4.8.10 其它电器设备和仪表的要求应符合GB7258中8.5的规定。

4.9 空调系统4.9.1 可配置制冷系统,其型式可为独立或非独立式;车内通风应能保证每位乘客的清洁空气量不小于20m3/h的需要。

制冷系统应使用非氟制冷剂,并具有相应标记。

5.0 电动装置安全要求5.0.1 电动装置安全要求应符合GB/T 18384.1、GB/T 18384.2、GB/T 18384.3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5.0.2 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安全要求:5.0.2.1 动力蓄电池的性能及安全性应满足QC/T743 的要求。

5.0.2.2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应满足 GB/T19836 中 4.1、4.2、4.3 和 4.4 条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