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剧行当流派简介

京剧行当流派简介

面人物。 ❖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梳古装头(如古代仕
女画中的头型)穿花盆底鞋。 ❖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花衫
青衣
净行
❖ 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 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 下几种角色:
❖ 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 ❖ 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
余派的唱法特点
❖ “云遮月” ——余叔岩的声音美,就是说,他的嗓 音主要不靠亮度取胜,而是有厚度、挂“味儿”。 他行腔曲折自如,顿挫有致,抑扬动听,还很善于 运用“擞音”等装饰因素来点染唱腔的色彩。在艺 术处理上审慎精到,字斟句酌,于简洁、精炼中蕴 藏着深厚的功力。
❖ 余派唱腔,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清醇而著 称于世。他塑造的音乐形象,端庄大方、深沉凝重, 具有清健的风骨,富有儒雅的气质。
马连良的艺术特点
❖ 唱:马连良的唱以谭鑫培唱腔为基础,结合本身条件,吸取 各家之长,大胆突破传统,发展自己的所长,创立与人不同 的唱法。他的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 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豪又不乏细腻,他以独特的风格, 为京剧开创一代新声,丰富了京剧老生的唱腔艺术。
❖ 念:马派代表性剧目多是唱念并重,甚或念重于唱。在经常 演出的剧目中,念白有时老辣,有时苍劲,有时是幽默风趣 的声调,有时是忠告谏劝的语气,用以表达人物的不同性格 和感情需要。他善于将念白处理得像唱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悦耳动听。马派念白和马派唱腔互为表里,彼此依 托,统一于马派声腔艺术之中。
❖ 表演:马连良的表演,手、眼、身、步结合一体,准确严谨, 凝重潇洒,将人物蕴涵的复杂感情,节奏鲜明地形之于外, 形成独具艺术魅力的马派丰彩。
马连良代表剧目
❖ 《要离刺庆忌》、《重耳走国》、《十老安刘》、《甘露 寺》、《群英会·借东风》、《清官册》、《一捧雪》、 《九更天》、《四进士》、《梅龙镇》、《御碑亭》、《十 道本》、《坐楼杀惜》、《清风亭》、《三娘教子》、《三 字经》、《汾河湾》、《武家坡》、《桑园会》、《范仲 禹》、《白蟒台》、《火牛阵》、《胭脂宝褶》、《焚绵 山》、《渭水河》、《状元谱》、《盗宗卷》、《断臂说 书》、《宝莲灯》、《珠帘寨》、《铁莲花》、《打严嵩》、 《广泰庄》、《三顾茅庐》、《法门寺》、《打登州》、 《南阳关》、《定军山》、《阳平关》、《胭脂虎》、《苏 武牧羊》、《将相和》、《海瑞罢官》。
京剧老生行的主要流派
❖ 谭派-谭鑫培
❖ 余派-余叔岩 传人:杨宝忠、吴彦衡、王少楼、谭富英、李 少春、孟小冬(女)。
❖ 言派-言菊朋 传人:奚啸伯、汤志朋、李家载、宋湛清、张 少楼
❖ 高派-高庆奎 传人:白家麟、王斌芬、虞仲衡、马少襄、王 仲亭、范钧宏、李和曾。
❖ 马派-马连良 传人:王和霖、迟金声、尹月樵(女)、马长 礼、张学津、冯志孝、梁益鸣、安云武。
❖ 表演:运用水袖、身段、步法,结合眼神和面部表情,都能 吻合剧情及人物的特定处境于思想,显示了他提炼生活、再 现生活的深厚功力。一些特殊技法的运用更有浓墨重彩的效 果,如靠旗、髯口、甩发、帽翅种种功夫,纯熟自如。
代表剧目
❖ 《打渔杀家》、《二堂舍子》、《打严嵩》、 《四进士》、《投军别窑》、《乌龙院》、 《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清 风亭》、《明末遗恨》、《义责王魁》、 《海瑞上疏》 等
❖ 麒派-周信芳 传人:程毓章、高百岁、陈鹤峰、王富英、李 如春、杨宝童、王少楼、于宗瑛、明毓琨、孙鹏麟。
❖ 杨派-杨宝森 传人:汪正华、梁庆云、李鸣盛、蒋慕萍、程 正泰、朱云鹏、叶蓬。
❖ 奚派-奚啸伯 传人:欧阳中石、孟筱伯、李伯培、杨志刚、 张建国。
余叔岩及余派艺术
❖ 余叔岩,京剧老生。湖北省罗 田县人,生于北京。谱名第祺, 字小云,官名叔巌,巌与岩通, 巌字笔画太多,所以常用“岩” 代替。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 子。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派艺 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 巧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 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 世称“余派”。
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 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
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 色。
二、京剧的流派
❖ 京剧流派主要是指演员的表演艺术风格和艺 术特点,并且这种风格特点得到师承和传播。 一个剧种中出现不同的流派是艺术发展的必 然产物,多种流派的形成是艺术昌盛的反映。
马派传人



❖ 马连良一生收徒很多, 南北各地多有马派传人。
较著名者有李万春、言
少朋、王金璐、王和霖、
迟金声、尹月樵(女)、
申凤梅、汪正华、周啸
天、张学津、冯志孝、
梁益鸣、张克让、安云
武等。
朱强
周信芳及麒派艺术
❖ 周信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 艺名麒麟童,我国卓越的京剧 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 始人。周信芳无论唱、念、左、 打与剧目、唱词、服装、扮相、 等均有适合于自己风格而与众 不同的设计。以夸张的手段用 外部形象与动作塑造人物,造 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余派的形成
❖ 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鑫培)派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 唱技巧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 物,世称“余派”。余派演唱艺术形成于20年代,对于30 年代以来出现的各个老生流派有巨大影响。醇厚的韵味和典 雅的风格是余派艺术的主要特色。
❖ 余叔岩靠刻苦锻炼,克服了音量小,中气弱的弱点,使嗓音 醇甜峭劲,清冽爽脆而无一毫凝滞,又结合出色的气息运用 技巧,特别是提气的方法,做到高音清越,低音苍劲,立音 峭拔,脑后音雄浑,擞音圆润,颤音摇曳多姿。最大限度的 获得了用嗓的自由。在唱腔和唱法方面,尽量发挥自己的长 处,对谭鑫培的唱腔加以选择和调整,化谭的浑厚古朴为清 刚细腻,寓儒雅于苍劲,于英武中蕴涵深沈俊秀的书卷气, 对于所扮演的人物有极好的表演能力,尤擅演唱苍凉悲壮的 剧目。
叶派传人
❖ 叶派传人有:马荣利、 李元瑞、茹绍荃、张春 孝、夏永泉、萧润德、 张学济、李继增、朱福 侠及其子叶少兰等。再 传弟子也遍布全国,当 代京剧小生十有八九都 宗法叶派。
叶少兰
李宏图
张春孝
京剧旦行的主要流派
❖ 梅派-梅兰芳 传人:魏莲芳、李斐叔、李世芳、李毓芳、刘 元彤、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李玉茹 、梅葆玖、沈小 梅等。
文丑
武丑
生行
❖ 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 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 须生(老生、胡子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 髯口(胡子),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唱工老 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 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
麒派传人



❖ 周信芳早年弟子有高百 岁、陈鹤峰、李如春、 杨宝童、王少楼等。
❖ 1960年前后,他先后收 沈金波、童祥苓、萧润 增、霍鑫涛、张学海等 人为徒。
陈少云
京剧小生行的主要流派
❖ 程派-程继先 传人:叶盛兰、俞振飞、白云生。 ❖ 叶派-叶盛兰 传人:叶少兰、萧润德、茹绍荃、
李元瑞、张春孝、马玉琪、马荣礼。 ❖ 姜派-姜妙香 传人:阎庆林、沈曼华、江世玉、
余派代表剧目
❖ 余派剧目基本同于谭派,代表作有《搜孤救孤》、《王佐断 臂》、《战太平》、《审头刺汤》、《清官册》、《问樵闹 府·打棍出箱》、《盗宗卷》、《南阳关》、《宁武关》、 《镇谭州》、《战樊城》、《长亭会》、《摘缨会》、《黄 金台》、《太平桥》、《上天台》、《击鼓骂曹》、《阳平 关》、《连营寨》、《空城计》、《武家坡》、《汾河湾》、 《卖马当锏》、《珠帘寨》、《桑园寄子》、《托兆碰碑》、 《洪羊洞》、《四郎探母》、《打渔杀家》、《御碑亭》、 《打侄上坟》、《天雷报》、《二进宫》、《失印救火》、 《乌龙院》、《乌盆记》、《翠屏山》、《打严嵩》、《琼 林宴》、《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
周信芳的艺术特点
❖ 唱:周信芳的基本功精湛,他声音宽响,沙而不嘶,晚年转 具苍醇之音色,拔高示反觉圆润,低音更见出浑厚特色。他 的唱以苍凉遒劲为特色,朴而不直,顿挫有力,往往有极富 曲折跌宕之处,尤其注意抒发人物感情,高拨子、汉调等唱 腔有独特的韵味。
❖ 念:周信芳的念白有较重的浙江方音,苍津、爆满,讲究喷 口,富于力度,口风犀利老辣而且音乐性强,善用语气词, 有时接近于口语,生活气息浓厚。无论表达风趣、庄重、愤 恨、哀伤的情绪,语气都极为自然生动。
❖ 尚派-尚小云 传人:张蝶芬、赵晓岚、雪艳琴、孙荣蕙、尚 长麟、董玉苓等。
余叔岩的弟子——“三小四少”
❖ 三小:小小朵(杨宝 忠)、小谭(谭富英)、 孟小冬。
❖ 四少:吴少霞(后改学 武生)、王少楼、陈少 霖、李少春。
孟小冬
李少春
马连良及马派艺术
❖ 马连良,回名尤素福,原籍陕 西扶风,生于北京,字温如。 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 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 艺术创始人,京剧后“四大须 生”之首,他以独特的风格, 为京剧开创一代新声,成为广 大群众喜闻乐唱的马腔,丰富 了京剧老生的唱腔艺术。
京剧行当及流派简介
一、京剧的行当
生、旦、净、丑
根据人物性别,年龄 根据人物性格
生分老生、小生、娃娃生、红生、武生等
旦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
净分文净、武净等 丑分文丑、武丑等
角色行当体 制的成熟
丑行
❖ 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 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 ❖ 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 ❖ 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