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情况

(精品)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情况


电镜图 (e)Fe2O3/Gas氮气吸附/脱附曲线
Fe2O3/GAs 和 Fe2O3/GNs 的电化学性能
展望
应用领域少:主要用于隔热领域,以硅气凝胶为主,在催化、电 化学等其他领域的商业应用亟待开发。
制备工艺不足:目前工业生产的气凝胶均未经历溶剂置换步骤, 大规模的溶剂置换工艺开发仍待解决。
未来主要解决问题:生产工艺的大规划化、原材料获取。
聚合物气凝胶
杂化气凝胶
导电气凝胶
未来研 究方向
A
气凝胶生 产流程优

D
B
C
气凝胶生产原 型机的制造
E
致谢
感谢聆听 欢迎批评指正
03 传感器 04 电池
保温材料
不同材料导热系数
保温原理
对流 内部孔径小于空气分子运动平均
自由程,失去自由流动能力
辐 射 存在大量的气固界面,大大阻
隔了热辐射
传导 固体成分少,热传导路径细长,
从而大大减轻了固体热传导
油水分离
石墨烯气凝胶微球用于油水分离 石墨烯气凝胶用于油水分离
传感器
MIECs纤维素气凝胶
适用于亲水和脆性基体
预处理
疏水化处理
冷冻干燥
干燥机理:通过升华作用避免气—液界面的形成。
快/慢速冷冻 冷冻干燥机
单向冷冻
湿凝胶
冻凝胶
气凝胶
优点:结晶可以作为
模板
局限:得不到密度在
0.03g/cm3以下的气凝 胶,耗能较高。
预处理
加入改性剂 (叔丁醇)
自上而下法
1、原材料(生物质材料)处理; 2、保留三维网络骨架; 3、得到生物质气凝胶。
超临界干燥
不同液体的超临界参数
优点:干燥过程主要取决
于基体中CO2/溶剂扩散,适 用范围最广。
局限:耗能高。
预处理 超临界干燥高压釜示意图
溶剂置换
常压干燥
基体增 强
溶剂置 换
扩大孔 径
表面改 性
回弹效应
常压干燥
液体
空气
优点:低能耗,工艺成熟,
广泛应用于疏水气凝胶。
局限:密度>0.1g/cm3 ,不
气凝胶分类
材料
维度
气凝胶
气凝胶特点
密度低 0.16Kg/m3
孔隙率高 80%—99.8%
比表面积大 400—1000m2/g
导热系数低 10mWm-1K-1
优点 缺点
强度低
制作能耗高 耗时
弹性差
凯夫拉气凝胶SEM电镜图
气凝胶制备方法
LORE M
溶胶-凝胶法
LORE M
自上而下法
LORE M
气相沉积法
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
目 录
气凝胶简 介
气凝胶制 备
气凝胶应 用
未来展望
气凝胶简介
• 1931年, Kistler通过溶胶—凝胶法水解水玻璃首次制备气凝 胶。
• 1932年,Kistler提出“气凝胶”这个术语,指液体被气体取代,
不破坏凝胶固体网络的凝胶。
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过程
水玻璃水解反应
气凝胶—“蓝烟”
溶胶—凝胶法
Reaction
etc.Gelatiຫໍສະໝຸດ n Drysolution
aerogel
wet gel
化学反应
凝胶方法
PH,小分子促进剂或高分子
转换溶剂 温度
生物质高分子凝胶化
凝胶机理
湿凝胶干燥
三维空间 干燥 结构塌缩 结构
干燥方法
干燥方式
超临界干燥 常压干燥
冷冻干燥
干燥过程压力—温度路径
(a,b)压力传感 (c,d) 温度传感,RH = 30% (e,f)湿度传感
锂离子电池
纤维素气凝胶薄膜作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基体用 于锂离子电池
优点:高孔隙率,优异的力学强
度,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和 电池性能
凝胶化CAM-4和Celgard 2400分别组装电池 的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a−c) Fe2O3/Gas SEM电镜图 (d)Fe2O3/Gas HRTEM
自上而下法制备纤维素气凝胶 流程
反应过程中木头的结构变化
气相沉积法
气相沉积法制备SiC气凝胶流程 反应过程
气相沉积法
制备过程
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 管气凝胶流程
1: Floating catalytic CVD,碳纳米管。 2:Low-rate CVD,无定形碳。
气凝胶的应用
01 保温材料 02 油水分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