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方案 V1.0目录第一章规划目标 (2)第二章技术方案 (2)2.1 区县前端/分前端IP化改造 (3)2.2县乡干线网 (3)2.2.1 县乡干线光纤网络 (4)2.2.2 县-乡干线传输网络 (4)2.3乡镇接入机房 (6)2.3.1机房选址 (6)2.3.2 机房配套基础设施 (6)2.3.3机房核心业务设备 (6)2.4 有线电视分配网 (7)2.4.1 馈线光缆 (7)2.4.2 配线光缆 (7)2.4.3 入户皮线光缆 (8)2.4.4分光比规划 (8)2.4.5 无线接入 (9)第三章建设内容 (10)3.1 区县前端/分前端IP化改造工程 (10)3.2县乡干线网建设 (10)3.2.1 新建模式 (10)3.2.2 优化模式 (11)3.3 乡镇接入机房建设 (12)3.4 分配网建设 (12)3.4.1 新建分配网 (13)3.4.2 原有分配网双向改造 (13)第四章其它要求 (14)4.1 其它要求 (14)第一章规划目标以全光网为建设目标,按照光纤到户的方式规划建设农村有线电视网络。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必须符合双向网络的技术标准,为广大农村有线电视用户提供优质的广播视频及交互数据业务,并且能够有效支撑和承载“村村响”、“户户通”、应急广播、平安监控以及卫计委等专线专网业务。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采取DVB+OTT技术制式,已有HFC网络的集镇及存在HFC小片网络的村组沿用DVB模式,并保留其广播通道,以FTTH方式打通用户的双向交互数据通道;新建区域采取OTT模式,由数据通道统一承载广播及交互数据业务。
第二章技术方案以县前端/分前端机房为中心,建设县乡干线网、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接入机房及有线电视分配网。
图1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示意图2.1 区县前端/分前端IP化改造在保持原有DVB广播通道的基础上(以DVB-C信源为主,有需求的可增加提供DTMB信源),将本地节目信源进行IP化处理,结合省-地逐级向下传送的IP节目信源,通过数据交互通道实现广播视频业务的OTT传送方式。
2.2县乡干线网县乡干线网是以县前端/分前端为中心连接各乡镇的基础传输网络,由物理光缆网络和传输系统设备构成,部分光缆不可达的偏远乡镇采取点对点微波建立无线传输链路。
第一阶段先建设物理光缆网络和无线传输网络,通过光纤/数字微波直接将视、音频广播及数据交互信号覆盖到各个乡镇。
第二阶段,根据县域范围内用户规模增长及业务发展的情况,以物理光缆网为基础,按需建设县域传输系统。
2.2.1 县乡干线光纤网络县乡干线光纤网络以县前端/分前端机房为中心,按逻辑星型结构建设县-乡物理光缆网,每个乡镇规划独享6芯光纤,其中1芯传送DVB信号,2芯传送数据业务信号,2芯预留用于传输系统使用,1芯预留备用和测试。
光缆路由的规划依据乡镇分布的地形地域特点进行设计,原则上县前端/分前端机房与各乡镇应形成路由环路,环路预留直通4芯,受地形限制无法成环的乡镇允许设计为单链路由。
图2 县-乡干线光缆拓扑规划设计示意图2.2.2 县-乡干线传输网络当县-乡的数据业务带宽需求超过1G或乡镇网络承载的业务类型增加(突破原设计范围,增加平安监控、应急广播、行业专线专网等),则在原物理光缆网基础上建设传输系统。
图3 县-乡光纤直连示意图传输系统按初期按分组传送网PTN方式建设,在县前端/分前端及各乡镇机房部署PTN节点设备,承载各类综合业务,带宽规划按照每个环路共享1个10G配置(可扩容至2个10G)。
当县乡传输带宽总量突破15G,规划建设OTN(紧凑型设备)环网,核心环路节点初始带宽按8*GE或18GE(1*10Ge+8*Ge)/站配置。
图4 县-乡PTN/OTN拓扑规划设计示意图对于部分光缆不可达而确有业务需求的偏远乡镇,应就近乡镇建立点对点微波无线传输链路,实现业务的先期部署。
图5 偏远乡镇微波组网规划设计示意图2.3乡镇接入机房在乡镇设置有线电视网络综合业务接入机房,作为本乡镇覆盖范围内广播视频业务、双向交互数据业务的核心节点。
2.3.1机房选址乡镇机房选址应依托乡镇政府的办公楼,不宜选用顶楼和一楼及以下楼层的房间作为机房,以避免房屋漏水和水侵等灾害发生。
楼层净高应不低于2.8米,面积10-20平方米(具体根据乡镇用户规模规划)。
2.3.2 机房配套基础设施机房设备包括电源、防雷接地、空调等基础动力环境设施,强电采取下走线。
配置设备机架、光配线架(ODF),弱电采取上走线,机架上方安装走线架。
2.3.3机房核心业务设备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部署OLT设备、EDFA光放大器设备及PTN、OTN传输设备。
2.4 有线电视分配网乡镇接入机房以下,到达用户家庭的有线电视网络部分统称为分配网。
按照FTTH方式规划光纤分配网,包括乡镇到行政村的馈线光缆、行政村到自然村/组的配线光缆、自然村/组的入户皮线光缆。
图6 ODN光纤分配网规划设计示意图2.4.1 馈线光缆馈线光缆是行政村连接乡镇机房的主干光缆,在行政村规划一级分光点设置光交接箱,规划纤芯的配置原则:(行政村用户规模(户数)÷分光比+4)*1.2,光缆总芯数为12的倍数,最低配置12芯。
交接箱容量按144芯/400户规划。
2.4.2 配线光缆从行政村光交接箱敷设配线光缆到自然村/组,在自然村/组规划二级分光点(末级)设置光分配箱,分配箱覆盖用户规模不超过60户,配线光缆纤芯统一按6芯规划。
2.4.3 入户皮线光缆根据业务需求,距离在500米范围以内的用户从村组光分配箱敷设2芯皮线光缆入户,安装用户终端SFU开通宽带业务。
之前已开通有线电视业务的农户家庭,用五类线连接SFU和机顶盒,开通双向业务;新开户农网用户,发放OTT机顶盒,提供交互电视业务。
2.4.4分光比规划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受OLT分布情况的限制,部分目标区域可能会存在接入距离过长、光功率衰耗较大的情况,以乡镇机房到用户终端的分配网传输距离作为总分光比的规划依据,10km以内EPON/GPON按1:64/1:128规划,10km以上按1:32/1:64规划。
由于农村住户分布不均,单个光接入点受覆盖半径的限制,根据覆盖用户规模,二级分光比可灵活选取1:16/1:32或1:8/1:16分光。
综上所述,农村光纤分配网统一采取二级分光模式进行建设,在具体场景建设时,结合选用的设备类型综合考虑传输距离、住户/用户分布选取不同的分光比组合,达到提升端口利用率的效果。
农村光纤分配网分光比参考如下:适用场景总分光比一级分光比二级分光比传输距离适中,用户分布集中1:64/1:128 1:4 1:16/1:32传输距离适中,用户分布分散1:64/1:128 1:8 1:8/1:16传输距离超长,用户分布集中1:32/1:64 1:2 1:16/1:32传输距离超长,用户分布分散1:32/1:64 1:4 1:8/1:16表1农村光纤分配网分光比选取参考工程阶段从乡镇OLT局布放12芯或以上接入光缆至行政村村委会(或村中间合适位置),根据用户情况安装72-144芯光缆交接箱,配置一级分光器(1:2/1:4/1:8),再分别布放6芯光缆到自然村/组相对居中的用户处,安装32路室外型分光分配箱,配置二级分光器(分光比根据该村组用户规模及业务需求确定);装机阶段,由装机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布放自承式皮线光缆入户,安装客户ONU。
图7 ODN光分配网络建设模型图2.4.5 无线接入对于末级光分配箱覆盖内用户非常分散,且间隔距离过长超过500米,光纤网络建设难度和成本过高的地区,但确有宽带业务的需求,原则上采用2.4GHz WLAN方式进行无线覆盖固定接收,AP基站无线的覆盖范围不超过2-5KM。
端到端无线的信号传输方式如图所示,乡镇接入网覆盖范围内,对用户较集中的区域,采用2.4GHz、5.8GHz或700MHz WLAN方式用AP信号进行覆盖,CPE接收信号后,通过皮线光纤加光猫方式或五类线方式进行多户同时覆盖;对用户较分散的区域,直接采用单独CPE 方式覆盖到户。
图8 接入层无线覆盖网络图第三章建设内容3.1 区县前端/分前端IP化改造工程新建视频转换器、视频交换机3.2县乡干线网建设3.2.1 新建模式对于光缆干线资源完全没有覆盖或只覆盖了少数的乡镇网络,按新建模式建设县乡干线网络。
首先,应尽可能利旧局/台方及其它运营商已有干线杆路资源,通过签订购买、租用等书面协议,采取附挂杆路、加挂等方式,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光缆敷设,以确保后续建设的需求及可扩展性;其次,对于确实没有其它可用杆路可利用的乡镇,应做好新建杆路路由的规划设计。
新建光缆按每公里施工造价1.8万元预算(其中新立杆路及赔补按每公里综合造价1.1万元预算,架设钢绞线按每公里4000元预算,架设光缆施工按每公里3000元预算,光缆材料费另计);最后,对于新建杆路难度较大或投资巨大的偏远乡镇,可采取无线方式建立传输链路。
点对点数据微波设备按3万元/对预算。
根据技术方案,新建网络初期以裸光纤直接承载业务,当业务规模达到相应标准后启动PTN、OTN传输系统建设。
PTN系统按2.4万元/站点预算,OTN系统按12万元/站点预算。
3.2.2 优化模式对于基本完成乡镇网络覆盖或只有少数乡镇未实现网络覆盖的,应按照优化模式建设县乡干线网络:对于条件允许实施线路工程的乡镇网络,一方面对已有线路实施纤芯扩容,另一方面建设杆路、光缆延伸到网络未覆盖的乡镇,网络建设参照新建模式稳步有序推进。
预算标准同上。
由于农网干线产权等问题,不具备线路工程实施条件的,可利用在用纤芯采取设备方案建设县乡传输系统,扩充县乡业务传输通道。
具体选用何种系统,根据现有业务需求及用户规模确定的带宽规划决定,预算标准同上。
3.3 乡镇接入机房建设已具备机房的乡镇尽量利用原有机房,没有机房的乡镇按规范选址新建,并按规划及业务需求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和网络设备的部署。
存在小片网的乡镇,根据实际需求部署光放大器、光接收机将县DVB数字前端的数字电视信号提供给小片网络实现并网;没有有线电视网络的乡镇,则不再新建射频光传输设备,部署无源光网络设备实现视频广播及数据交互业务的统一承载。
建设类别建设项目预算价格说明机房基础环境及动力配套设施机房装修¥10,000.00含电源引入、配电箱、接地桩、走线架及简单装修ODF架¥10,000.00 288芯,根据纤芯数量规划配置子框UPS电源¥20,000.00 10KVA,300Ah电池组标准机柜¥8,000.00 2个600*600*2000空调¥8,000.00 3P机房制冷用空调传输节点设备PTN设备¥24,000.00 OTN站¥120,000.00视频传输设备EDFA光放大器¥4,000.00 光接收机¥800.00PON无源光网设备机架式OLT ¥20,000.00 板卡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扩容表2 乡镇接入机房建设预算模板3.4 分配网建设分配网可根据业务需求采取自建或合作模式建设,都必须遵循集团统一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