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2013]53号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2013]53号


社会公众满意度
社会公众对当地财政理财效果的满意程度 。
3
附件3: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一级 二级 指标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人员经费保障率=(在职人均人员经费/在职人员经费 标准)×100%。 在职人均人员经费=在职人员经费总额/在职财政供养 人数。 在职人员经费标准:根据合规合法的相关政策核定的 当地在职人员人均经费水平。
本年度预算安排的在职人均人员经费与在 人员经费保障率 职人员经费标准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某一地区财政“保工资”状况。
公用经费保障率=人均公用经费/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人均公用经费=公用经费总额/在职财政供养人数。 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同类地区人均公用经费的平均水 平。
人均公用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人均公用经费-上年度 人均公用经费)/上年度人均公用经费]×100%。
民生支出占比
民生支出占比=(民生支出数/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数)×100%。 民生支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民生支出统计口径为准 。
财政支出乘数
本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上年城镇 城镇居民人均可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比率,用以反 支配收入变动率 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改 善程度。
本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上年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人均纯 人均纯收入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收入变动率 某一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
收入完成率
本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与公 共财政收入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 核某一地区收入预算的完成程度。
1
支出完成率
本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数与公共财 政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 一地区支出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
支出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数/支出预算数)×100% 。 预算支出完成数:某一地区本年度实际完成的公共财 政预算支出数。 预算支出数:当地政府预算批复的本年度公共预算支 出数。 支出均衡率=(支出执行进度/支出进度标准)×100% 。 支出执行进度:某一地区财政在某一时点的公共财政 支出预算执行数与本年度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比率。 支出进度标准:某一地区财政部门参照序时支付近度 、前三年平均支付进度、同一地区同级财政部门平均 支付进度等确定的年度支出进度计划。 资金结转率=(结转资金总额/公共财政支出预算)× 100%。 资金结转变动率=[(本年度结转资金总额-上年度结转 资金总额/上年度结转资金总额]×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 数/“三公经费”预算数)×100%。 总预算暂存暂付率=(总预算暂存款、暂付款期末余额 /当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100%。 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总收入/GDP。 财政总收入:指当地当年的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 金收入(不含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 入、社会保障收入。
债务率
本年末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占综合财力的 比重,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对债务规 模和债务风险的控制程度。
债务率=(本年末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本年本地综合 财力)×100%。 综合财力:即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支 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之和。 收入完成率=(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收入预算数)× 100%。 收入预算数:当地政府预算批复的本年度公共财政预 算收入数。
本年度民生支出占比与上年度民生支出占 民生支出占比变 民生支出占比变动率=[(本年度民生支出占比-上年度 比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 动率 民生支出占比)/上年度的民生支出占比]×100%。 政改善民生的努力程度。 投 入 预算 安排 本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总额与上年度“ “三公经费”变 三公经费”支出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 动率 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控制和压缩重点行 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类预算是否完整, 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预算综合管 理的水平。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总 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总额)/上年度“三公经 费”支出总额]×100%。 评价要点: ①公共财政预算是否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否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③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否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④社会保障预算是否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税收收入占比
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00%。
效 果
本年度税收收入占比与上年度税收收入占 税收收入占比变 比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 动率 在改善公共财政收入质量方面的努力程度 经济 。 效益 本年度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 重,一般可与同类地区非税收入占比的平 非税收入占比 均水平或与本地区确定的非税收入占比目 标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公共财 政收入质量情况。 本年度非税收入占比与上年度非税收入占 非税收入占比变 比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 动率 在改善公共财政收入质量方面的努力程度 。 当地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量与公共财 政预算支出变动量之间的比值,用以反映和 考核某一地区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的带动 效应。
税收收入占比变动率=[(本年度税收收入占比-上年度 税收收入占比)/上年度税收收入占比]×100%。
非税收入占比=(非税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00%。
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本年度非税收入占比-上年度 非税收入占比)/上年度非税收入占比]×100%。 财政支出乘数=当地GDP变动量/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变动 量。 GDP变动量=当年GDP-上年GDP。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变动量=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上 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本年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当地 城镇居民人口。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本年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年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10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纯收入/当地农村居民人口 。
预算完整性
预算平衡性
本地区财政预算收支差额(预算净结余) 是否为非负,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 政预算数。
本年度实际在职财政供养人员与标准在职 财政供养人员控 财政供养人员的比率,反映和考核对某一 制率 地区财政对本级财政供养人数的实际控制 程度。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实际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数-标 准在职财政供养人数)/标准在职财政供养人数]× 100%。
社会 效益
2
社会 人均受教育年限 本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上年人均受教育年 限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 效益 变动率 教育普及的改善程度。 某一地区本年人均期望寿命值与上年人均 人均期望寿命变 期望寿命值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动率 某一地区居民健康水平改善程度。 效 果
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本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上 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年人均受教育年限]×100%。 人均受教育年限=受教育总年限/当地总人口。 人均期望寿命变动率=[(本年人均期望寿命-上年人 均期望寿命/上年人均期望寿命]×100%。 人均期望寿命: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本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年 本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与上年城镇登记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率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城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 变动率 镇居民就业状况的改善程度。 (城镇期末从业人员总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 人数)×100%。 当年空气质量与上年空气质量的变动比 空气质量变动率 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空气质量的 改善程度。 当地居民拥有的平均绿地面积的变动情 生态 人均公共绿地面 况,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生态环境的 效益 积变动率 改善程度。 当年万元GDP能耗与上年万元GDP能耗的变 万元GDP能耗变动 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节能减 率 排水平的改善程度。 空气质量变动率=[(当年空气质量监测均值-上年空 气质量监测均值)/上年空气质量监测均值]×100%。 空气质量监测均值=全年空气质量监测值之和/1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当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总面积/当地居民总人数。 万元GDP能耗变动率=[(当年万元GDP能耗-上年万元 GDP能耗/上年万元GDP能耗]×100%。 万元GDP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GDP(万 元)。 社会公众是指辖区内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 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过 程
预算 执行
支出均衡率
某一时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与支 出进度标准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支出 预算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本年度结转资金总额与公共财政支出预算 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对 结转资金的控制程度。 本年度结转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资金总 资金结转变动率 额的变动比率,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 控制结转资金的努力程度。 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 “三公经费”控 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对 制率 重点行政成本的控制程度。 总预算暂存款、暂付款期末余额与当年公 总预算暂存暂付 共财政支出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率 某一地区财政对本级财政周转资金规模的 控制程度。 资金结转率 本年度财政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财政总收入占GDP 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筹集财 的比重 政收入及当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控能力 的水平。 本年度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 重,一般可与同类地区税收收入占比的平 均水平或与本地区确定的税收收入占比目 标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公共财 政收入质量情况。
本年度预算安排的在职人员人均公用经费 与在职人员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比率,用 公用经费保障率 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保运转”水 平。 本年度在职人均公用经费与上年度在职人 人均公用经费变 均公用经费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动率 某一地区财政改善“保运转”状况的努力 程度。 本年度民生支出数占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 出的比重,一般通过与同类地区民生支出 占比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 政“保民生”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