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最终版

毛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最终版

目录毛石砼挡墙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南川区工业园区水江组团污水处理厂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工业园区内,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建设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设计处理污水量为5000m3/d,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其中污水处理池及设备配套用房共12处,综合楼1栋,包括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站、调节池/污泥泵站、混凝/沉淀池、A2/0池、二沉池、滤布滤池、活性炭吸附平台、接触消毒池/尾水排放渠、污泥池、配电风机房、加药脱水房、消毒监测房、综合楼。

场地高程左右,挡墙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挡墙采用C20毛石砼重力式挡墙,毛石掺量不大于20%,挡墙垫层采用500mm厚砂砾石,泄水孔采用φ100mmPVC,间距为2m,梅花形布置,背面设300mm厚反滤包。

2、编制依据1)本工程设计图纸及图纸答疑;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3)《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11)。

3、工期安排计划总工期历时92天,施工时间段暂定为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工期将作适当顺延。

1)基槽清挖时间:计划25天,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25日;2)毛石砼挡墙浇筑时间:计划73天,2016年7月10日至2016年9月20日;3)挡土墙背回填时间:计划30天,随挡土墙浇筑成型后穿插作业,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4)以上总工期92天是不含各工序之间的平行或交叉作业时间。

4、资源配置劳动力计划本项目将按“一专多能、一岗多职”的原则配置施工人员,劳动力计划见表1。

表1 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根据本工程特点,将配备技术先进、通用性强、安全可靠、便于维修的机械设备。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见表2。

表2 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5平面布置临时道路布置场外有一条无名进场道路,进行拓宽换填处理后可暂时满足运输车辆通过。

施工AFED段毛石砼挡墙时,场内道路主要按永久道路位置设置,路面宽4m,施工BC段毛石砼挡墙时,为保证路基坡脚与挡墙基坑坡顶有一定距离,场内道路从永久道路位置平移。

现场场平高程,场内道路路基采用120cm厚片石,路面采用30cm厚碎石,填筑边坡不大于1:1,路面高程~。

具体布置祥见《毛石砼挡墙施工平面布置图》。

毛石采用反铲或装载机入仓,施工时每隔10m用碎石填筑4m宽的坡道作为反铲或装载机入仓便道,填筑边坡不大于1:1,纵向坡度不大于1:3。

施工用水布置因鱼泉河河水被污染,施工用水从业主提供的市政给水管接入,采用镀锌钢管DN50,沿道路铺设,设置总阀1个,分支阀若干,分支管接至各用水地点。

施工用电布置从业主提供的电源处接入,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要求设置总配电箱1个,分配电箱2个,开关箱3个,可满足前期施工需求,若业主未提供电源,考虑自备20kW发电机1台。

临时排水布置由于场地邻近鱼泉河,地下水与鱼泉河河水互补,勘察单位在抽水试验过程中钻孔内水位基本不下降。

按最大渗水量和积水量计算排水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ηV/T式中:Q——初期排水总流量;V——基坑积水体积;T——初期排水时间,取3d;η——含渗水量的积水系数,取3。

Q=(+++)××40m×3/2/24h=h。

水泵选用两台ZW100-80-20污水泵,一台备用,流量80m3/h,扬程20m,功率。

顺基坑纵向设底宽200mm,深300mm排水明沟,两侧坡度1:1,纵向坡度1‰~2‰。

每隔10m设置集水井,采用240mm厚烧结实心砖砌筑,深度为基坑底向下,长宽。

基坑积水通过排水明沟流入集水井,通过潜水泵或污水泵排出基坑外。

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在距离基坑边处设截水沟。

靠施工临时道路侧截水沟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采用120mm厚烧结实心砖侧向砌筑,底部浇筑100mm 厚C20砼垫层。

迎水面一侧设排水土沟,底宽200mm,深300mm,两侧坡度1:1,纵向坡度1‰~2‰。

截排水沟和集水井表面采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抹光。

施工顺序整个挡墙施工按设计分段施工,分为BC、DE、EF、AF段,按从上游到下游的施工顺序,先施工AF段,再施工DE、EF段,最后施工BC段。

6、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基底报验→填筑级配砂砾石垫层→基础定位测量→基础模板支撑→浇筑毛石砼基础→养护→墙身定位测量→墙身模板支撑→浇筑毛石砼墙身→养护→中间交工验收→墙背回填→竣工验收。

施工准备材料准备1)砼:采用C20商品砼,与商品砼搅拌站签订合同,砼在监理见证下取样送检。

2)片石:毛石强度不小于MU30,粒径控制在150~200mm,样品送检,合格后准予进场。

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技术规范,严格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

2)认真制定施工工艺,制订具体的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

3)搞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施工人员技术控制。

4)施工方案按试验结果及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改,做到具体适用,指导施工。

5)搞好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和施工机械的配套,提高科学性和工作效率。

6)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和测量技术人员,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和指导。

场地准备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

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资源准备主要材料:水泥、砂、碎石、片石;辅助材料:φ100mmPVC管、渗水土工布、钢筋。

材料数量根据设计计算后填写材料申请表按进度计划采购。

劳动力准备见表1,机械设备配置见表2。

试验检测准备现场配备塑料试模、铁抹子、φ25mm振捣棒、铁板、坍落度筒、钢尺、钢卷尺等制作混凝土试块、检测坍落度,其他试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检测。

1)标养试块留置①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2)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①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②每段砼挡墙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组,留置总数不少于10组;③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

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

3)坍落度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检验,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检验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也不得少于一次。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提供的坐标,放出挡墙的控制桩,桩顶打一小铁钉,然后用水泥砂浆固桩,以便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线形,同时复测水准点将高程引至各木桩,以便检测开挖深度。

对原始地貌进行测量并作好原始记录,填写好放样资料,再用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线。

放样资料及原始地面高程的数据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基槽开挖1)挡土墙开工前,先做好排水,在挡土墙基坑坡顶一侧挖截水沟。

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在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最低点设置集水坑,将基坑内的积水引到集水坑中再用水泵抽到鱼泉河中。

2)挡墙基底土层为粉土平均厚,粉质粘土平均厚,EF段基坑开挖深度,其余部分基坑开挖深度。

设计图纸要求粉土开挖坡率1:、粉土粘土开挖坡率1:,根据工程经验,为节约造价,基坑采用1:放坡开挖,基地迎水面宽度超过挡墙基础底板设计宽度,背水面宽度超过约,预留200×300mm(深度)排水土沟位置。

基坑底部按设计要求开挖成:1的斜坡。

基坑开挖详见附图。

3)根据中心线定好挡土墙的位置,开口两侧撒上白灰线。

并计算好高程,后进行开挖,距离基底标高还有30cm时采用人工清底。

开挖完毕后通知业主监理设计相关单位验槽。

填筑级配砂砾石垫层基坑验槽合格后,填筑级配砂砾石垫层,级配砂砾石每侧宽度超过设计,最小厚度50cm,最大厚度,每层填筑25cm厚,松铺30cm厚,用电动夯实机夯实4-6遍,每层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不小于。

达到垫层顶面设计高度后,监理验收进入下道工序。

脚手架搭设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为Φ48×,Q235钢。

具体布置详见附图。

横距,纵距,步距,顶部高出挡墙。

立杆底浇筑50mm厚C20砼垫层,宽100mm。

立杆每12~15m设纵横向剪刀撑一道,扫地杆距底座下皮200mm,并需按规范要求搭设密目安全网。

单管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在高度方向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搭接长度≥1m,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纵向间隔10m设置供人上下的斜道,宽,坡度小于60°,两侧设高护栏。

模板施工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因无大型起重设备,钢模板现场拼装现场就位,采用外撑内拉方式加固。

钢模横围楞采用单钢管,间距600~700mm,竖围楞采用双钢管,间距750mm,钢模用U型卡连接,钢模与围楞用蝴蝶卡、钩头螺栓、φ12螺杆、螺帽连接,间排距为750×600~700mm。

砼浇筑前模板应刷模板油、贴塑料薄膜,模板油应涂抹均匀。

两块模板对接处用双面泡沫胶进行补缝,所有砼接茬处四周均加海绵条垫缝,防止漏浆。

模板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用临时支撑撑好,并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倾斜度,穿好对拉螺栓,再安装φ50钢管横竖围楞。

然后安装另一侧模板,找直校正,拧紧穿墙螺栓,斜撑和平撑固定好,使模板接缝平顺严密。

对拉螺栓采用φ12mm止水螺杆,间距为600~700×750mm,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相对,不得斜拉硬顶,拆模后用1:3水泥砂浆填塞对拉螺栓孔洞。

在模板上口用钢管锁口,间距,保证墙体厚度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