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宋书》(南朝)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
人足矣。”
合作探究
(1)上述三则材料是对哪个地区的描述? (2)汉朝与南朝时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 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江南地区开发 的表现。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地区经济 迅速发展的原因。
2)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 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 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 劳动力的投入等; ②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 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③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 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④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
史料分析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
,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
裕的人。
——《史记》(西汉)
材料二: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
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江南土地肥沃,百姓勤奋,丰收的
年头,一年的收获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的丝绵
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东晋的兴亡
问题思考:
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政 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这种现象 说明什么问题?
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 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 法。
问题思考: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 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 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为什么?
都城 建康
西晋
420年 刘裕
十六国
北朝
东晋
南朝
宋齐梁陈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陈
建立者
时间
司马炎 266年—316年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萧衍 502年—557年
陈霸先 557年—589年
都城
洛阳
建康
南朝牛车画像砖
目标导学三:北京人的特征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课堂小结
东晋十六国
东
前
晋
秦
的
统
建
一
立
北
方
南朝
南
(江
朝
原南
政
因地
权
表区
的
现的
更
影开迭Leabharlann 响发)随堂训练
A 1.灭亡西晋的是( )
A.匈奴人 B.氐族人 C.乌孙人 D.大月氏人
D 2. 4 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西晋 B.东晋 C.魏国 D.前秦
如何学好中学历史?
万能答题模板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 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 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 未能恢复中原。
目标导学二:南朝的政治
南朝的建立
朝代 南朝 宋
齐 梁 陈
建立者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时间 420—479年 479—502年 502—557年 557—589年
4)作用、影响类 1、设问方式
①限定性地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 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②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的回答积极,消极影响 和消极作用或积极作用)。
2、答题模板
1)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①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 ②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新的经济理论、经济 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交流、 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 ③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和占领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 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 ④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 师影响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
江南地区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 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 安定。 第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农业发展
施肥图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 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
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 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 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 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常见主观题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 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 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 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