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

姚长利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前言
1、地球具有磁场;
2、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的磁性,
3、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
磁场异常;
4、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
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
为磁法勘探。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两千年前,我们祖先发现天然磁石的吸铁性和指极性
“阿房前殿,以木兰为梁,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三浦皇图》);
“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者,不得前”(《晋书》);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梦溪笔谈)中写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北宋时已将指南针用于航海(“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萍洲可谈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我们古代关于磁铁性质的知识传入欧洲后,欧洲才开始对地球磁场的研究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英国人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1600年提出:
磁针指南性质
进一步指出Î地球大磁铁位于旋转轴上!
Î人们开始对地磁现象进行理论研究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1640年,瑞典人首次用罗盘调查磁铁矿; 1870和铁贝尔
(Tiberg(测量地磁场地相对变化)
标志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1879,
“The Examination of Iron Ore Deposits by Magnetic Measurements
Í第一篇地球物理学论文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1915)制作刃口式磁力仪,大大提高了磁测精度
Î不仅可以找磁铁矿,还可以研究地质构造、圈定岩体以及寻找与油田有关的岩丘;1930s,前苏联罗加乔夫研制成功感应式航空磁力仪
Î大大提高磁测速度和磁测范围;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1950s,前苏联和美国将质子磁力仪移装到船上,开展海洋磁测,其结果:
Î在海洋磁测和古地磁研究成果支持下:
Î复活了大陆漂移学说,发展了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
Î推动了地学理论的大变革、大发展!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1930s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1930s
1939年,顾功叙在云南易门铁矿上,李善邦、秦馨菱在四川綦江铁矿上用磁秤找矿。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1930s
1939年,顾功叙在云南易门铁矿上,李善邦、秦馨菱在四川綦江铁矿上用磁秤找矿。

解放后,开始磁法勘探得到很大发展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解放后,开始磁法勘探得到很大发展
20世纪年代,我国先后在:山东金岭镇、辽宁鞍山本溪、湖北大冶、内蒙古白云鄂博、山东莱芜、河北邯郸邢台、四川攀西等地区开展磁法找铁矿工作。

(1954年开始投入航磁)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解放后,开始磁法勘探得到很大发展
20世纪年代,我国先后在:山东金岭镇、辽宁鞍山本溪、湖北大冶、内蒙古白云鄂博、山东莱芜、河北邯郸邢台、四川攀西等地区开展磁法找铁矿工作。

(1954年开始投入航磁)
我国80%以上的铁矿是通过磁测发现(或扩大)的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其它矿产:
安徽铜陵、湖北铜录山的矽卡岩型铜矿; 吉林红旗岭、甘肃白家嘴子、新疆喀拉通克
的硫化铜镍矿床等,磁测都起到关键作用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其它矿产:
安徽铜陵、湖北铜录山的矽卡岩型铜矿; 吉林红旗岭、甘肃白家嘴子、新疆喀拉通克
的硫化铜镍矿床等,磁测都起到关键作用
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硌矿,山东、辽宁等地金刚石岩管,硼矿、石棉等矿产的发现和圈定起到重要作用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20世纪年代开始,高精度磁测应用于油气勘探、煤田勘探、工程勘探、军事等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我国
1960s2~10nT 1970s~1980s
1990s,磁测精度Î0.05nT 现在,0.0025nT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
我国:
1950s至今,各种比例尺磁测数据 磁测覆盖最广Î航磁覆盖面积1140万km2
地磁认识与磁法勘探历史(根据工作环境
航空磁测;地面磁测;
海洋磁测;井中磁测;
卫星磁测;
把磁测仪器放在飞机上进行的地磁测量。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方法。

它不受水域、森林、沙漠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测量速度快、效率高,已广泛应用于区域地质调查,储油气构造和含煤构造勘查、成矿远景预测,以及寻找大型磁铁矿床等方面。

用磁力仪直接在地面上进行的地磁测量。

地面磁测应用最早,而今它是在航空磁测资料的基础上所作的更详细的磁测工作,用以判断引起磁异常的地质原因及磁性体的赋存形态。

在地质调查的各个阶段都有广
泛的应用。

把磁测仪器放在船上进行的地磁测量。

海洋磁测是在质子旋进式磁力仪问世后才发展起来的。

它是综合性海洋地质调查的组成部分。

六十年代,在大洋中脊获得了大面积的条带状磁异常,这一发现为海底扩张和板块学说
提供了充足的证据。

此外,还用于寻找滨海砂矿,以及为海底工程(寻找沉船、敷设电缆、管道等)服务。

把磁测仪器放在钻孔里进行的地磁测量。

井中磁测是地面磁测向下的延伸,主要用于划分磁性岩层,寻找盲矿等,其资料对地面磁测起印证和补充作用。

把磁力仪放航天器上进行的地磁测量。

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取得某段时间内的整个地球磁场的资料。

根据合适轨道的长期卫星磁测的资料,可以建立全球范围的地磁场模型,如国际参考磁场模式;研究地磁场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变化;研究全
球范围的磁异常情况;它还可以用作飞行器的姿态测量。

卫星磁测是空间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8号是世界上第一颗测量地磁场的卫星,它上面装有磁通门矢量,得到了磁场总强度的结果。

以后,前苏联和美国又先后发射了几颗飞行不高的测量地磁场的卫星,如"先锋"3号、"宇宙"26号、"宇宙"49号、"宇宙"321号、"奥戈"6号,这些卫星都只携带测量地磁场总强度的磁力仪
(质子旋进磁力仪或光泵磁力仪),飞行高度通常是几百公里,能够准确、迅速地测量地磁场总强度。

1979地磁卫星,它的轨道通过两极上空,能够覆盖整个地球表面。

卫星上除装有光泵磁力仪和磁通门矢量磁力仪外,还装有星象照相机,能较准确地确定卫星飞行的姿态,因而较准确地进行了地磁三分量的
全球测量。

小比例尺磁场图能清晰地反映地台区、地槽区、洋底、结晶基底隆起与深坳区域的特征;
中、大比例尺磁异常能清楚地反映断裂带、巨大岩块的相对隆起与坳陷以及平移
断层;
根据磁异常计算断层垂直和水平位移的距离;
根据磁异常能不同程度显示出与围岩有磁性差异的岩石的轮廓;
根据磁异常圈定含铁磁性矿物的接触带;
根据磁异常利用与磁性矿物的共生关系,寻找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根据岩石天然剩磁
Î发现地球磁极发生过倒转和变化;
Î定量获得已往地磁极坐标位置和岩石标本形成时的古地理纬度;
Î应用于地层对比和考古年代鉴定等。

复活了大陆漂移学说,发展了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
推动了地学理论的大变革、大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