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位置业务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位置业务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位置业务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0年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位置类业务描述 (3)第三章位置类业务类型划分 (4)第四章位置类业务开展要求 (5)第五章位置类业务接入流程管理 (6)第六章位置类业务定位时的逻辑要求 (7)第七章位置类业务管理制度要求 (11)第八章位置类业务协议要求 (12)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促进位置类业务发展,规范业务流程,保证位置业务隐私安全,规避经营风险,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部”)特制定本要求。

第2条本要求对位置业务的业务描述、业务类型划分、业务开展要求、接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开展位置业务的依据。

第3条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全网及各省的所有位置类业务。

第4条本要求由总部数据部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位置类业务描述第5条业务定义位置类业务是指与用户位置相关,通过调用中国移动的基站或AGPS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并基于此信息向个人用户或者集团客户等提供服务的数据及信息业务。

第6条业务特征1、位置关联:业务所提供的服务与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2、用户授权许可:在用户授权许可的前提下,才能够获取用户为之信息,并依此开展服务。

第7条码号管理接入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的位置类业务向用户确认授权的短信代码如下:1、大众产品通过10658016号码向用户进行短信授权确认;2、集团产品通过10658012号码向用户进行短信授权确认。

各省接入本地LSP开展的省内业务通过10658010号码向用户进行短信确认授权。

第三章位置类业务类型划分第8条根据业务主体不同,可分为自有业务和合作业务。

1、自有业务:以中国移动品牌面向客户推出,以中国移动为主体开展营销推广,实现业务计费,提供完全客户服务的位置类业务。

如手机地图、手机导航、车务通。

2、合作业务:以合作伙伴品牌面向客户推出的业务,中国移动负责提供定位能力、用户鉴权、代计费、收费结算等。

第9条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个人类、家庭类、集团类、紧急救援类、法律授权类位置业务。

1、个人类:由个人付费,且产品服务对象为个人的产品,如手机地图、手机导航、飞信位缘。

2、家庭类:面向家庭客户,为满足其关爱家庭成员(如老年人、儿童、宠物)、监控家庭财产(如汽车)等需求而提供的包含定位功能的产品。

如亲情通、关爱通等关爱系列位置业务。

3、集团类:由集团客户付费,为满足企业或者集团管理其资产、员工,服务其会员客户等需求而提供的包含定位功能的产品,如车务通等。

4、紧急救援类:指相关部门(如公安、消防、医疗等单位)在用户拨打110、122、120、119、999等紧急救援电话时,为更有效地提供紧急救援服务,而获取报警用户位置信息的业务。

5、法律授权类:指为配合国家公安、安全部门,在验证接入方身份后,而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业务。

第10条根据业务服务覆盖范围不同可分为全网业务和省内业务。

1、全网业务是指产品服务对象为全网用户的业务。

2、省内业务是指产品服务对象为省内用户的业务。

第11条根据定位技术手段不同,分为:1、小区定位:通过移动基站小区信息(Cell-ID)获得用户位置的定位。

如:手机地图,生活指南,飞信位缘,亲情通业务。

2、区号定位:通过区号定位平台获得用户所处城市的区号或城市名称的业务。

3、GPS/AGPS定位:指通过终端GPS/AGPS芯片获得用户精确位置信息的定位。

例如:手机导航,车务通。

第12条根据被定位对象属性的不同,分为:1、对于用户个人的定位:通过对用户随身携带的手机终端进行定位,从而获得用户个人位置信息的业务。

2、对于物品的定位:即将插有SIM卡的专用终端放置于汽车、贵重物品中,从而获得该物品而不是某个人用户位置信息的业务。

第13条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分为:1、用户自定位:指用户在使用业务的过程中,由用户本人发起的对自己的定位。

2、用户对他人的定位:指由使用业务的用户发起的对另一用户的定位。

3、企业或业务平台对用户的定位:指经过用户授权,由业务平台发起的对用户的定位。

第四章位置类业务开展要求第14条接入要求1、省内紧急救援类、法律授权类位置业务,可直连各省LSP提供定位能力;全网紧急救援类业务接入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

2、其他各类位置类业务,必须通过接入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LBAP/LBMP)开展,各省不允许通过直连LSP方式开展服务。

1)2010年1月1日起,所有新增位置类业务(除紧急救援、法律授权类业务)必须通过接入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LBAP/LBMP)开展。

2)2009年12月底之前,在各省LSP上已接入开展的位置类业务,必须按照总部统一部署,在2010年6月底前完成统一割接到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LBAP/LBMP)的工作,未按时完成割接的业务不允许继续开展。

第15条平台要求:各省公司不能自建用于开展个人、家庭、集团位置类业务的GIS平台;第16条合作方式要求1、亲情通、关爱通、爱贝通等家庭成员定位类业务,必须以自有业务方式开展,不能以合作方式开展。

2、个人产品涉及用户对他人进行定位的业务,必须以自有业务方式开展,不能以合作方式开展。

第17条面向个人服务的合作类位置业务,必须在具备伪码的前提下开展。

由于目前只有WAP具备伪码能力,因此只允许开展基于WAP的业务,暂不允许开展基于短信、彩信等其他方式的个人合作类业务。

第五章位置类业务接入流程管理第18条面向个人、家庭、集团的全网自有业务接入由总部根据产品规划,向位置基地下发工单进行接入。

第19条面向个人的全网合作类(WAP)业务接入1、SP根据创新业务流程向中国移动提出申请,并在申请时着重说明需要调用中国移动的定位能力。

由总部根据创新业务评审流程组织评审,对于评审通过的业务,由总部数据部给位置基地下发测试工单,位置基地负责相关业务接入测试的实施。

2、省内SP在满足全网合作业务条件后,可提交申请将省内合作业务升级为全网合作业务,并需在申请中明确需要调用中国移动的位置能力。

对于通过评审可以作为全网合作业务开展的,由总部数据部给位置基地下发测试工单,位置基地负责后续的接入测试等实施工作。

第20条面向集团客户的全网合作类业务接入1、由合作伙伴(SI)向位置基地(辽宁公司)提出申请;2、由位置基地根据集团产品的管理规定,进行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估,对于评估后建议开展的集团产品,每月1日、15日之前由位置基地通过OA 向总部提交申请;3、总部在收到基地省公司申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总部向省公司下发批复。

并由位置基地负责后续的业务测试、合同签订、业务接入和上线等工作。

第21条面向个人、家庭、集团的省内业务1、省内自有业务,或合作业务,如需调用位置能力,由业务接入省公司通过OA向总部提交申请;2、总部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在接到省公司申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总部数据部向省公司下发批复,并向位置基地下发工单,由基地负责后续的接入测试、业务接入等工作。

第22条位置基地在收到总部工单后,相关测试、接入和上线流程如下:1、位置基地在收到总部接入测试工单后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局数据制作,并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业务接入测试,并在完成业务测试后向总部反馈测试结果。

2、总部在3个工作日内对测试结果进行审批,根据审批结果下发业务上线工单,位置基地接到上线工单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业务正式上线。

第六章位置类业务定位时的逻辑要求第23条面向个人和家庭的自有业务定位时的业务逻辑1、定位自己:1).用户须已购业务,订购关系必须存在中国移动自建平台(如BOSS、DSMP)中,且用户的订购关系需同步至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LBAP/LBMP)。

2).用户使用业务时,发起自定位请求后,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收到自定位业务请求后首先要进行订购关系鉴权,若该请求用户存在订购关系,则此定位流程继续;若不存在订购关系,则此定位请求无效。

2、定位他人:1).用户须已订购业务,订购关系必须存在中国移动自建平台(如BOSS、DSMP)中,且用户的订购关系需同步至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LBAP/LBMP)。

2).用户发起定位他人请求后,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除对发起该请求的用户进行订购关系鉴权外,还需根据被定位用户的隐私黑白名单进行判断:(a)若主叫用户在被定位用户的隐私白名单里(允许主叫用户对被定位用户进行定位),则可对该被定位用户继续定位;(b)若主叫用户在被定位用户的隐私黑名单里(不允许主叫用户对被定位用户进行定位),则不能对该定位用户继续定位;(c)若主叫用户和被定位用户尚未建立授权关系,则由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向被定位用户下发授权短信请求,在被定位用户回复同意授权定位的短信后方可继续定位流程,若回复不同意或超过默认30分钟等待时间未收到确认授权短信,则此次定位他人请求无效。

3).定位他人成功后,需由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向被定位用户发送通知短信。

3、定位物品:1).用户需定位的物品必须在移动营业厅开通相关定位服务,并已签署了在用户和定位物品之间的授权协议;2).根据用户签署的授权协议,中国移动自建平台(如BOSS)中建立用户的订购关系和定位隐私白名单,并将订购关系和定位隐私白名单同步到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3).用户发起定位物品请求后由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进行订购关系鉴权和隐私白名单判断,若主叫用户不在被定位用户隐私白名单中则此次定位请求无效。

第24条面向个人的合作类位置业务,定位时的业务逻辑1、面向个人的合作类业务,只允许开展用户的自定位服务;2、用户必须首先订购了业务,订购关系必须存在DSMP平台中管理,同时DSMP平台需将订购关系同步到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3、用户定位自己的请求须使用伪码传输到业务平台,保证业务平台得不到用户真实手机号码;4、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LBAP)收到自定位请求后进行订购关系鉴权,若该请求用户存在订购关系,则此定位流程继续;若不存在订购关系,则此定位请求无效;5、定位成功后,由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向用户下发定位告知短信;6、各省已经接入本省LSP开展的位置业务要在2010年1月31日之前实现定位通知短信。

第25条面向集团客户的位置类业务定位时的业务逻辑1、订购关系同步与鉴权1)全网合作业务(全网SI业务)(1)须首先由位置基地与业务提供方签署协议,其次业务提供方与集团客户、集团客户下属的自有员工签署过关于定位的授权许可协议之后,才可以在业务平台建立集团客户及下属集团成员的订购关系,并将订购关系同步到全网位置业务接入管理平台(LBMP);针对物流等行业可不要求提供集团客户成员签字的纸质协议,但集团客户需要提供包括相应集团客户成员的纸质协议;(2)位置基地在车务通中增加相应的子产品,并调通省BOSS到中央B-BOSS到LBMP的业务受理流程,并由总部向各省发业务开通通知;(3)省公司应集团客户要求通过省BOSS开通车务通子产品,要求客户提供该集团客户与其自有员工的书面协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