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少年》优质课教案一

《中华少年》优质课教案一

《中华少年》优质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2.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评价方案:
1.通过预习探究、合作交流环节完成教学目标1
2.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同时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完成教学目标2和3
3.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课下搜集同题材的诗歌,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完成教学目标4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学案:
1.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每一节诗都表达了少年怎样的情怀?
3.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出示学案)
4.检查字词的读音和词语的理解(出示课件)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划分结构层次。

(课件出示)
4.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至此完成教学目标1)
三、品读体验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6.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7.分角色朗诵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8.表演朗诵。

配上音乐,表演朗诵。

(至此完成教学目标2)
四、巩固延伸
1.你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说出来。

2.收集热爱祖国的诗歌,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

(至此完成教学目标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