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血气分析精美幻灯片精品医学课件.ppt
血气分析精美幻灯片精品医学课件.ppt
例1. pH值正常有3种情况:①HCO3—和H2CO3数值均正 常范围内。②HCO3—↓/ H2CO3↓③HCO3—↑/ H2CO3↑,虽然 PH值正常,但单看pH值无法判断是否存代偿性酸碱平衡失 调。
例2. pH↑可能是HCO3—↑/H2CO3↓引起,单看pH值无法 区别这两种情况。
二、看原发因素:定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原发性HCO3—增多或减少是代谢性碱或酸中毒的特 征
pH: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
为
7.35~7.45,平均为7.4。
_
[HCO3 ]
Hale Waihona Puke 方程式:pH = pKa + log ————
[ H2CO3 ]
pH >7.45为碱血症,即失代偿性碱中毒。
pH < 7.35为酸血症,即失代偿性酸中毒。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中物理溶 解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 平均40mmHg (4.67~6.0kPa)。
[HCO3—] 方程式:pH = pKa + log ————
[ H2CO3 ]
血气分析仪可提供多个血气指标,如 pH、PaO2、PaCO2 、HCO3—、AB、SB、BB、BE等。但其中最基本的血气指标是 pH、PaCO2 、HCO3—,其他指标是由这3个指标计算或派生 出来的。
一、看pH :定酸血症或碱血症(酸或碱中毒) pH值: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
P50 :SaO2为50%时的PaO2 , 代表Hb与O2的亲和 力。正常值26.6mmHg(3.55kP)。P50升高时,Hb与 O2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P50降低时,Hb与 O2的亲和力增加,氧离曲线左移。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机体代谢产生固定酸和挥发酸,但是由于体内 1.化学缓冲系统 2.细胞内外电解质的交换 3.肺肾的生理调节机制 允许pH值在7.35~7.45狭窄范围内变动,保证
代硷:低钾低氯; 代酸:1.产酸多:乳酸、酮体; 2.获酸多:阿司匹林;
3.排酸障碍:肾脏病; 4.失碱:腹泻等导致酸中毒;
原发性H2CO3增多或减少是呼吸性酸或碱中毒的特
原发因素的判定:① 由病史中寻找—重要依据
② 由血气指标判断—辅助依据
例1:HCO3—↓/ H2CO3↓,pH值正常。●若病史中有上述4 种原发性获酸情况,则HCO3—↓为原发性变化,而H2CO3↓为继 发性或代偿性改变,即诊断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如病史中
当固定酸和非固定酸增加时NaHCO3↓,脑脊 液的H+增加,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 CO2排出增加,使NaHCO3 / H2CO3比值仍在 20/1, 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
肺调节到达完全代偿所需时间约3~6h。
4. 肾在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中的调节过程: 呼酸时H2CO3↑,肾脏通过下列途径代偿,使
7.3~7.45,平均为7.4。 pH值有三种情况:pH正常、pH↑、pH↓。 pH正常:可能确实正常或代偿性改变。 pH↑>7.45为碱血症,即失代偿性碱中毒。 pH↓<7.35为酸血症,即失代偿性酸中毒。 碱或酸中毒包括:代偿性和失代偿碱或酸中毒。
pH值能解决是否存在酸/碱血症,但 1.不能发 现是否存在(pH正常时)代偿性酸碱平衡失调;2. 不能区别是(pH异常时)呼吸性或是代谢性酸/碱 平衡失调。
NaHCO3↑,确保NaHCO3 / H2CO3比值仍在20/1, pH值在正常范围。
①泌H+排酸 ②泌氨中和酸 ③HCO3— 再吸收 肾调节到达完全代偿所需时间5~7d。
血气分析4看简易判定方法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金普乐
血气分析仪尽管越来越复杂,但其基本原理是依 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设计出来的。
2. 细胞内外液电解质交换: 酸中毒:细胞外液2Na++1H+进入细胞内, 细胞 的3k+进入细胞外。 硷中毒、低血钾或高血钾原理相同。 呼酸时还出现一种变化,红细胞内产生 H2CO3 增 多 , 解 离 的 HCO3— 与 细 胞 外 液 Cl— 进 行交换,缓解细胞外酸中毒。
3.肺在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中的调节过程
动脉血液气体分析和酸碱测定
一、血气分析指标 二、酸碱平衡调节 三、血气分析临床应用
一、血气分析指标
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氧 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范围12.6~13.3kPa(100-0.33*年龄 ±5),低于同年龄人正常值下线为低氧血症, 降至8.0kPa(60mmHg)以下为呼吸衰竭。 (1kP=7.5mmHg)
PaCO2 代表肺泡通气功能: (1)当PaCO2 > 50mmHg为肺泡通气不足,
见于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衰;
(2)当PaCO2 < 35mmHg为肺泡通气过度, 为呼吸性碱中毒,也可见于Ⅰ型呼衰。
碳酸氢(HCO3—):包括实际碳酸氢(AB)和标准碳酸氢(SB) AB:是在实际条件下测得血浆的HCO3—含量,正常22~27
mmol/L,平均24 mmol/L; SB:是在动脉血38℃、PaCO2 40mmHg、SaO2 100%条件
下,所测血浆的 HCO3—含量。
代谢性酸碱紊乱时AB = SB ; 呼酸时AB>SB ; 呼碱时AB<SB。 当HCO3— < 22mmol/L时,可为代谢性酸中毒; 当HCO3— > 27mmol/L时,可为代谢性碱中毒;
人体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的稳定。
1. 缓冲系统:
碳酸氢盐缓冲系(NaHCO3 / H2CO 3 ) 磷酸盐缓冲系 (Na2HPO4 / NaH2PO4) 血浆蛋白缓冲系 血红蛋白缓冲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①缓冲能力大,占全血缓冲总量50%,血浆
缓冲量的35%; ②它通过CO2与肺、通过HCO3—与肾相关联; ③NaHCO3 / H2CO3的比值决定pH值。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
P(A-a)O2=(PB-47)*FiO2-PaCO2/R-PaO2 正常年轻人一般不超过15~20mmHg (2~2.7kP),随 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一般不超过30mmHg(4Kp)。 . p(A-a )O2增加见于肺换气功能障碍。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 合程度,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百分数。正常值95%~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