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
稷 jì 旄
愁
máo
Hale Waihona Puke mào牧 1. 放养牲口:~童。畜~。~ 场。放~。游~。~民。~ 歌。~群。 2. 治:~民(治理人民)。 3. 古代治民之官:州~
忧虑:忧~。~苦。~ 楚。~烦。~虑。~ 郁。~闷。~容。~绪。 借酒浇~。多~善感。 毡 毡单 毡布 毡车 毡衫 毡屋 毡席 毡帽 毡毯
犹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 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第三段:
卫律逼降 苏武不屈
单于看到苏武的志节这么样地高 迈,内心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 就利用卫律想用高官厚禄来收买 他,请他为匈奴效力,但是均被 苏武断然回绝了。
第四段:
流放北海
持节牧羊
后来,恼羞成怒的单于把他幽禁到了地牢里,想把他活活地饿死, 逼他投降。奇迹出现了,几天之后,苏武居然没有死。单于被他惊吓 坏了,以为他一定是个神人。后来,单于把苏武流放到了荒无人烟 的北海,只送给他几只公羊,要他等到公羊能够哺乳才可以回来。 苏武拄着汉节,在风雪交加的北海牧羊,他常常抚摸着它。汉节从 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手,节上的毛早就已经脱落了。苏武凭着坚忍不 拔的毅力,艰难地活下去。六年过去了,有一次,单于的弟弟于靬 王到北海去打猎,惊奇地发现苏武居然还活着。在这种严酷恶劣的 环境中,人怎么可能活得下去呢?于靬王被他深深地感动了,他默 默地送来了一些食物和牲畜,希望能改善他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 三年之后于靬王过世,而苏武赖以生存的这些财物却全部被偷走了, 又回复到从前那种艰苦不堪的日子。
苏武牧羊北海边 雪地又冰天, 羁留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野幕夜孤。 心存汉社稷, 梦想旧江山 , 历尽难中难, 心似铁石坚。 兀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
•
• • • • • •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苏武牧羊》这首歌
为什么能在民间代代相传?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 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 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 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第二段:虞常谋反
牵连苏武
叛变的人是缑王,他们想劫持单于的母亲归顺汉朝。 常虞和苏武的副使张胜,过去曾经有过密切往来,结果 不但张胜被连坐,连苏武也无辜地受到了牵连,被扣押 在了匈奴,和平的任务尚未完成,即遭此劫难,让苏武 非常痛心。单于知道苏武为人忠贞爱国,于是想要借机 劝他投降,就派遣卫律等人去游说,苏武义正辞严地说: 如果我忘恩负义,背叛朝廷,就算是活着,也没有颜面再 回到汉朝!说罢,抽出配刀,往自己身上刺了进去。一 时间,鲜血喷洒而出,他倒在了一片血泊中。卫律大惊失 色,赶紧冲上前去救他,医治了半天之久他才苏醒过来。
第五段:
李陵劝降
完全失败
艰辛的日子又过了五年,单于派李陵来劝苏武投降。 李陵是汉朝李广将军的孙子,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 他在投降匈奴之后,一直都不敢去拜见苏武,苏武高尚的 人格,始终令他感到自责和羞耻。而这次受命于单于,他 只好硬着头皮去。面对苏武,李陵费尽唇舌,但苏武还是 断然拒绝。李陵听了之后百感交集,一时悲从中来,痛哭 流涕,他赞美苏武是一位真正的义士,并对自己的苟且偷 生悔恨不已。回去之后,他送来了几十头牛羊,希望能改 善苏武的生活。不久之后,汉武帝驾崩了,当李陵把这个 消息告诉他的时候,苏武他面向南方,扑倒跪地,放声痛 哭。从那以后,他终日悲恸的哭泣,谁都劝他不了。
第六段
苏武归汉 名垂青史
数年之后,汉朝跟匈奴开始和亲了,苏武终于能 够回到故乡,十九年前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声势浩大的 使团,现在只剩凄冷的九个人,怀着无尽的伤感,踏 上返乡的道路。他回到京师,奉上太牢,泪流满面地 拜谒了汉武帝的陵墓。朝廷有感于他的志节,给了他 非常优厚的待遇,后来宣帝封他为「关内侯」。苏武 把财产全部分送给亲朋、故旧,自己什么都没有留下。 他的妻子已经改嫁,儿子因被连坐而死,而他自己也已 经白发苍苍了。苏武得到了天下人对他的敬仰,不但 是在汉朝,在匈奴这样的国家,也赢得了匈奴人的尊 敬。
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故事, 他被匈奴羁留,但坚贞不屈,历尽千辛万苦, 经十九年之久,终得归汉。
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理清 文章脉络。要求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 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
苏武牧羊蒋荫棠
• • • •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第一段: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
两千多年以前的汉朝,版图非常地辽阔,活跃在 北方的匈奴不时地侵犯边疆,因此朝廷也经常出兵反 击他们。后来匈奴的单于派使节向汉朝朝贡,希望能 藉此拉拢彼此之间的邦国友谊。于是汉武帝决定派苏 武向匈奴回礼,并护送他们的使节回去。出使的那一 天,苏武手中持着长长的「汉节」,那是邦国之间互 相往来的信物,他带领着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和平使团, 随着一声威武的号令,庄严而肃穆地启程。他们带着 丰厚的礼物,放眼望去,那浩荡的队伍展现出无比的 威德,要传达给远方匈奴的,是大汉民族对于战争永 远不再发生的殷切期望。但不幸的是,他们遇到了匈 奴内部的一场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