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选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选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城市调研
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选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李华君 山东大学
摘 要:当前,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扩大实际招生,一定要扩大原有的校区面积。所以,必然要开展新校区建设。 在新校区建设中,合理选择实际校址,对于校区建设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校址选择进行认真分析。基于此,文章通 过对地址选择影响因素展开了详细分析,就新校区地址选择展开了综合评价,希望能对当前的大学新校区建立带来实际帮助。
2. 政治因素。 建立新校区期间可能会对社会项目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 面经济影响。其中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既包含经济方面的,也有 其他方面的。因为新校区的建立和地区经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为了确保项目和区域环境建设和谐相处,提升选址决策水 平与项目效益,避免出现盲目投资行为,因此需要对校区选址 进行政治方面的因素评价。结合当前国内的政治发展及高校情 况,在新校区选址期间应遵循以下几方面指标。 (1)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的建立能促进城市的 长久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可以提高城市 的实际功能,促进城市朝着现代化与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前行。 所以,在新校区选址建设期间,一定要确保其符合城市规划发展, 惟其如此方能加强城市与学校之间的互动。选址期间还要掌握 城市及区域发展规划,确保校址位置在城市长远规划当中 [3]。 (2)政府态度与政策;在新校区选址前,应该充分了解校 领导及政府等领导人员的态度。政府给出的政策及态度主要展 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征地方面。学校要努力获得政府提 出的优惠政策,处理好和区域政府之间的关系,了解地方经济 发展情况,若校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符,则应及时解决。 项目决策及实施期间,与地区人民利益相关的问题,要充分了 解基层人民意见,并努力获得这部分人的理解。 (3)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新校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对 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小区选址期间应充分考虑 其对区域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对相关的产业、就业、
二、体系建立遵循的基本原则
大学新校区建设出了要遵循一定的社会效益外,还要具备 一定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在新校区选址期间要对选址信息进行 综合评价。所以,在建立新校区选址综合评价体系前,需要遵 照以下几点原则:
(1)参考国外相关经验,并与国内当前的社会发展、高等 教育发展现状相结合,合理制定实际评价方法。
关键词:大学新校区;选址;指标体系
高校在选择新校区校址期间,一般情况下,不仅要受到客 观因素的影响,还要参考校领导、所在政府及学校自身的意见。 所以,在地址选择期间常出现各方意见不合的情况。利用综合 评价指标体系对新校区选址进行合理分析,有助于帮助高校更 好的进行性小区选址。
一、大学新校区选址的主要原则
新校区选址工作相对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例如, 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通常来讲,在选择新区校址 期间主要应按照以下几项原则进行:
(1)发展空间可持续。 (2)环境适于教育办学。 (3)周遭基础设施完善。 (4)效益原则。 (5)校址四周污染较小,自然条件优越。 (6)节约土地资源。 (7)获得政府及社会力量的帮助。 (8)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符。
(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量化 实际社会效果。当前还不能进行定量的社会效果不能继续执行, 防止给实际决策工作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3)定量分析期间需要使用多个单向分析指标,然后依 次进行计算与评价。针对不同项目指标,要结合项目侧重,控制 指标数量。
(4)在定性分析期间应确保内容描述真实准确。 (5)项目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产业带来影响。
(4)环境污染。此处的环境污染更多的是指校址周遭环 境,像水、大气、灰渣、噪声等方面。分析其对校址所产生的影 响 程 度,然 后及 时采 取 措 施 减 少其 对 环 境 所产 生 的 污染。对 于学校而言,环境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染。具体而言像浴室、餐厅、 宿舍等方面产生的垃圾与废弃物等;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废水; 锅 炉房产生 的废 渣 及 烟 尘。采取一定的 措 施 处 理 这 些污染 就 能达到相应的环保需求 [2]。
2019/14 CHENGSHIZHOUKAN 城市周刊 7
城市调研
人均收入等当面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项目建设对交通设施、 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另外,还要看地方经济发展是 否能促进项目建设发展。
(4)人文因素;在校区选址期间,一,先要掌握当地人口密度, 相地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及上班族等;二,了解地区居民文化、 消费水平等;三,掌握地区的文化及科学教育水平。
(2)基础设施;新校区中的基础设置主要包括通信、交通、 道路、供水供电及相应的生活处理设施等,要对校址区域的未 来发展规划进行详细了解,并做好与其他工程建设相关的工作 对接,避免对地区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影响 [1]。
(3)自然环境;影响校区选址的主要自然因素为:①地址 情况;再对校址开展地址评价期间,一定要做好地址勘查。确 保土壤承载力符合相应的设计需求,同时躲避一些不适地质情 况;②气象情况;应对新校区区域的风力、气温、风压、降水、冻土、 霜降等情况展开详细分析,放置在开风口位置建址;③水文情 况;选址期间需要避开河水泛滥地带,避免在股和奥、内涝区、 洪泛区等位置建址。若使用地下水,有必要对实际地下水质展 开详细分析与评价,确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④地 形情况;学校应在地势高亢、地形平坦的区域选址。既要避免 地形的完全平坦,又要避免在陡坡的位置建立校址。
三、新校区选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新校区选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 方面准则: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下文章将对各个 层面的不同指标展开详分析:
1. 环境因素。 结合环保设计要求及选址具体情况,在新校区选址期间 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位置、 基础设置、自然环境、环境污染几个方面。 (1)土 地位 置;这 里 主 要是 指校 址位 置。土 地位 置需要 和需求选择关联到一起,同时考虑到城市及其规划发展。另外, 夜莺充分考虑校址外部环境。由于校址选择与多项会标评价相 关关联,因此在采取实际方案期间,位置占比一定的权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