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性学习苏轼ppt

研究性学习苏轼ppt

9
二、 33岁——58岁,继妻王闰之

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苏 轼。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 加,温柔顺从。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 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 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 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 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 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12
诗僧参寥《东坡先生挽词》: 峨冠正笏立谈丛, 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从杖履, 直将和气接儿童。
13
三、文学思想
“明道”、“致用”
“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答乔舍人启》) 才气流贯,多姿多彩,自由挥洒,变化 无端
14
第二节

苏轼的文
“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 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 山石曲折,随物赋形,不可知也。所可 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 止。”(《文说》)
16
一、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
1、议论文



《教战守策》、《留侯论》 第一,文笔纵横,放言高论,辞锋锐利,雄辩 滔滔,具有浑浩流转、磅礴雄放的气势。 第二,立意新警,随机生发,敢于摆脱成见而 自创新意,又能自圆其说。 第三,善于运用浅显生动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 道理。
17
二、记叙文





10
三、侍妾王朝云
• 小苏轼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 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 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 但不幸的是,与朝云共处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 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 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 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 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 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 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 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 ‘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 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 “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 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1
• 嘉祐六年,经欧阳修的推荐,考取贤良方正能言 极荐科。被授予大理评事,任凤翔府签判。 • 神宗熙宁四年(1071),35岁,反对王安石新法, 两上万言书无效,自请外任,先任杭州通判,后 调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 元丰二年(1079),44岁,在湖州任上,以诗文 讪谤新政的罪名,被逮至京,关在御史台的监狱 里。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因王安石等说 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在城东一块荒地上 耕种自给,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 元丰七年(1084),49岁,调任汝州团练副使, 路过建康,拜访了退居林下的王安石。王赞为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幼子夭折。
5
6
• 苏轼在去世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作的苏轼画像, 遂题诗云: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金山志》)
• 擅长书画:
• 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 四家”。
• 书法重在写“意”。黄庭坚:“其书姿媚……至酒 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 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 当推为第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小品文
书简、序跋、随笔等 《记承天寺夜游》、《答秦太虚书》 信手拈来,随意挥洒,舒卷自如,涉笔 成趣,风神隽永,触处生春。 最能体现苏轼开阔旷达的胸襟和幽默洒 脱的个性,也最能见出其真性情、真人 格。
19
四、文赋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2
3
4
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哲宗祖母)
临朝,司马光等旧党执政,彻底废除新法。 元祐元年(1085),被诏还朝,授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的重任。但因反对尽废新法,遭到新旧两党的夹攻。 元祐四年起,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先后出知杭州、 颖州、扬州、定州。 元祐八年,59岁,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第二年起恢 复新法。苏轼以“讥刺先朝”的罪名,先后被贬惠州、 儋州,在贬所六年。 元符三年(1100),徽宗继位,神宗皇后向太后听政, 苏轼遇赦北还。第二年卒于常州,66岁。 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 多首,散文。
• 是北宋文人画—水墨写意画的代表画家,能画竹
7
8
苏轼的三任妻子
一、19岁——30岁,结发之妻王弗
•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 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 “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 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 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 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 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 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 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 《江城子· 记梦》。
11
二、思想
宏博开放,兼收并蓄,灵活通脱,以儒为主、
儒、道、禅互通 儒家——政治态度 一生积极入世,以经世济时为己任。为人坚 持操守,风节凛然。在朝直言不讳;外任勤 政爱民,即使中晚年迭遭打击,其报国事君、 关心民瘼的政治理想仍不改变。 道、释——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 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旷达乐观,“固穷”
18
成就最高,最富有艺术独创性 主要包括山水亭台游记、人物传记和碑传文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方山子传》 一,随物赋形,意到笔随,如行云流水,变幻莫 测,立意构思皆匠心独运,布局谋篇毫不雷同。 二,善于体察自然景观和人情物态的精微神理, 以爽利多彩的文笔进行艺术性的再现。 三,描写、叙述、抒情、议论错杂并用,旷观、 达识、至理、深情和谐统一,既具有诗情画意, 又具有思致理趣。
15


唐宋古文的最高峰
“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 (李耆卿《文章精义》) 绚丽多姿的艺术风貌,其风格随文而异, 倾吐自如,具有雄放恣肆、隽逸洒脱的 鲜明特色。 创造出了以极平淡而自然的语言,抒写 出极深刻的哲思、极真挚的情感而又极 富生命力的散文新境界。 宋文至此而定型,中国古典散文的艺术 传统至此而确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