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建设
农业标准化概念
4. 农业标准化 以农业科学技术和时间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
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
二、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一)功能作用 1.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标准、监管、执法、
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 局组织集中学习,将“农业标 准化和食品安全”作为主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解决13亿人 口的吃饭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 须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没有农业标准化,就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
《中央一号文件》每年都在提农业标准化
–
– 标准实施率和实施效果的到位率都接近100
认证推动型
主要环节
– – –
– 四是颁证与监督
主要模式
–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 绿色食品认证 – 有机食品认证
七、农业标准化现状与任务
农业标准化的现状
–
– 标准的实施:制定与实施严重脱节
农业标准化的任务
– 1、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实施 -----有关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程、包装等
认证、检测五大体系) 2. 规范和统一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的技术依据 3. 评价农产品安全水平高低和质量优劣的重要尺度 4. 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保障 5. 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消费的重要指南 6. 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技术手段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种植、畜牧、 渔业、林业、水利、 烟草等
农产品地理标志
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 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 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注意:这里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 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 物及其产品。
解读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 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可,许 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 质、营养类食品 。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 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 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 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强制性标准和 推荐性标准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三)按农业标准自然属性和功能定位分类 1. 农残、兽残、重金属污染和病源微生物限量标 准及检验检测方法标准 2. 动植物资源、农业水资源、耕地资源、草地资 源、农产品产地环境(含养殖环境)、生态环境等 标准 3. 种苗、农药、肥料、畜禽品种、渔用苗种、饲 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标准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三)按农业标准自然属性和功能定位分类 7. 生产规程类标准 规范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种植、养殖、采摘、捕 捞、保鲜加工等操作技术规程 8. 分析测试方法类标准 农业生态环境、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农产品 成分等的分析与测试技术标准 9. 名词术语类标准 包括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的名词、术语等方面标准
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
品标志的未经加工、分拣、去皮、剥壳、粉碎、
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脱水、包装等
简单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新定位
-----是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
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一个国家品牌 是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承诺 是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推 动载体和管理绩效表达平台 代表着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基 本法制管理要求和基本市场准入标准
衔接 第三,标准之间的技术水准和对接口径要
高度一致,防止在实施过程中标准脱节,技术 脱钩,让生产者难以选择和把握
四、推进农业标准实施推广的前置条件
2.
– 简化明了,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如农兽药使用技术规范必须明确农产品及病虫害类型,药
物及施用浓度、时间、间隔期、次数等
–
缺少标准的使用者即农民的
2004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 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 示范区建设。
2005、2006、2007、2008、2009--- 2010年: 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发展园艺作物标 准生产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开展标准 化创建活动。
一、农业标准化概念
1、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行为活动或其结
四、推进农业标准实施推广的前置条件
4.
–
农业生产活动依靠传、
–
–
地膜覆盖技术,抛秧技术 科技含量高、操作简便、效 益显著、适用范围广、 配套措 施到位
五、做好标准实施推广的政策导向问题
1. 必须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 2. 必须与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相结合 3. 必须与农业贸易相适应 4. 必须与农业科技活动相一致
对应的品牌农业则是指经营者通过取得相关质量认证,取得相应的商 标权,通过提高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的农业类 产品,从而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
品牌是竞争力的象征 品牌是信誉的保证 品牌是价值的外在体现 品牌是个性化优势的彰显 品牌更是综合实力的展示 品牌是培育和稳定消费群体的重要措施
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
四、推进农业标准实施推广的前置条件
3.
– 从产量上讲,应当比传统常规方法增产10%-15% – 从品质角度讲,优等品率应提升20 – 从生产成本上讲,应当比传统方法节约5%-10 – 从人力耗费上讲,应当节约劳动力10
–
– 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合格率应达到或95% ~100%
★有机农业是指按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 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 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 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 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对消费者来说
买品牌就是买“放心”、买“身份”--
农业(产品)主要品牌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 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商标三标: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 标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悄然崛起--农产品地理标志 等(优越的品种资源、地理环境资源、传统耕种 和加工技术资源、历史文化民俗资源、传统的产 地名声)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三)按农业标准自然属性和功能定位分类 4. 动植物检疫与防疫、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标准 5. 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准则,农产品安全控制规范 (GAP、GMP、GVP、HACCP),农产品包装、标识、贮 运等方面的标准 6. 品质规格类标准 制定大宗农产品、优势农产品质量要求、规格的 分等分级,质量安全评价方法标准
提高认识
2 我国农业生产个体小,规模不大,广大生产者技能
差 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成果难以短时间大面积推广使用 使用过程中常因使用者技能差异而导致效果差距大
3 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
的 农产品的安全保证,除品种原因和环境条件,主要
取决于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化程度,即标准化水 平
二、解读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 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 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 费的主导产品。发展“三品一标”,是农业发 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
六、标准化生产主要模式
1. 基地示范型 2. 市场准入型 3. 认证推动型 4. 龙头企业型接型 8. 种养大户型
认证推动型
– 通过专门技术机构,按照相应程序,促进使用者推 行标准,通过检查做出科学评价,颁发证明贯标标
提高认识
4、实施推广标准是实现农业“三增”的重要
农民增收的途径:增产提质,实现高产优 质优价;节本降耗,减少支出
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途径:按标生产,竞 争力增强;优等品率高,价高畅销
四、推进农业标准实施推广的前置条件
1. 过程标准要全 首先,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和每个环节须有
统一标准 其二,各个环节标准之间必须相互配套和
三、关于标准化生产的认识问题
重产品抽检、轻标准的宣传与推广追根溯源还是一
是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也是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和职责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法定要求(安全法)
提高认识
1
–
– 标准制定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技术选择、优化和集 成的过程,更是各种技术满足大范围、大面积推广 示范和发挥群体效应的过程。
心
鸭蛋、地沟油、
多宝鱼、毒
豇豆、
三聚氰胺
出口:因质量安全问题被退
货、中止合同
兽残出口受阻损失≥40亿元
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标准化法出台>(1989)-<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1991) 1999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了“农业行业标准财政专项
计划” (3000 2003年5月,农业部启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将农业标准
生产者自律性不强
近代农业带来的问题
近代农业
农业机械 良种
化肥 农药
传统农业
原始农业
危害物质残留、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近代农业带来的问题
20世纪末,我国每年 农业环境污染造成农作物损失150亿元 农畜产品污染损失160亿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