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研发中心 卢文静 投资要点:★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个良性循环的能源使用系统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世界石油储量减少引发的全球性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因其可持续性、清洁、环保,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瓶颈。

目前我国能源仍呈现以煤炭、石油等为主的单一结构,从能源结构优化角度也对新型替代性能源提出了更多需求。

★核能作为一种利用高科技手段获取的新型能源,具有得天独厚后的优越性,也有望成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出路之一就是利用核能。

随着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陆续开工,核电站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

★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业的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近几年发展的速度较快,但目前占整个汽车消费市场份额依然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地区,若发展中国家市场能被有效开发,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风力发电是目前中国最具有大规模产业化前景的可再生能源。

我国风力发电十几年来迅速发展,但总体规模仍不大,对国家能源供应的贡献很小。

目前,国家正在推进大型风电设备的国产化,以降低风电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 风险提示:石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将影响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力度。

国家的政策导向,也会对该行业产生影响。

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背景1、环境污染,能源供应紧张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也在逐年增长。

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共生产原油1.87亿吨,同比增长1.6%;进口原油1.63亿吨,同比增长12.4%。

另外,还直接进口了3380万吨成品油。

在石油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我国能源开始出现贫乏迹象。

供给方面,我国石油的可采储备年限只有15年,而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也仅能维持81年。

长远来看,能源短缺已是毋庸置疑。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第53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左右,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

需求方面,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刺激了我国能源需求,产生了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此外,目前我国能源仍呈现以煤炭、石油等为主的单一结构,从能源结构优化角度也对新型替代性能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大气污染更为明显,国内许多大中城市蓝天白云的一级天数少之又少,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重要污染源。

虽然国际原油价格近期明显走低,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力度,但新能源因其可持续性、清洁、环保,依然是未来全球能源的发展方向。

图1:世界主要国家石油储产比资料来源:世界能源统计、财达研究图2:布伦特原油价格(2007-12-01---2008-12-01)2、发展新能源替代品,降低石油依赖是各国的必然选择。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欧盟是世界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地区,1997年,欧盟颁布了新能源发展白皮书,制定了2010年新能源要占欧盟总能源消耗的12%、2050年要达到50%的目标;2004年,英国和德国都承诺2010年和2020年新能源比例将分别达到10%和20%。

西班牙表示,2010年,其新型替代能源发电的比例就可以达到29%以上;与新能源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全球的能源需求相比,目前新能源开发利用量还只是冰山一角,新能源未来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石油危机曾经刺激过一轮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在内的新能源热潮,但随后因为新能源价格高昂及石油价格下降而消退。

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是基于其对传统能源的环保优势及经济优势,有望拉开从化石能源格局向新能源格局过渡的历史性序幕,新能源产业长期看好。

二、新能源细分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氢能、袭变核能和受控热核聚变能等,下面我们主要对核能、太阳能、风能进行详细阐述。

1、核能1.1世界及我国核能发展情况近年的能源危机使世界各国加快替代能源开发。

核能作为主要替代能源也得到快速发展,资料显示,今后全球将迎接新一轮的核电站建设高峰,预计在2030年以前,全世界在核电站建设领域总投资高达2000亿美元以上。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400多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7亿千瓦,年发电量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7%。

我国已建成秦山、大亚湾和田湾三座核电站,共有11台机组、900万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3%左右。

核电是一种清洁新能源,基本对大气不造成污染,发展核电产业符合我国政府“坚决抵制高耗能、高排放建设,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因此,发展核电是符合坚持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原则,启动新一轮能源的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

核电发展前景看好。

以往人们提起核电的应用,就会考虑它高昂的造价。

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运输压力的与日俱增,核电的经济性会进一步凸现出来。

日本目前核电的电价是每度4日元,将来建起商业推广型的“快堆”后,电价将再降低1/3,这就接近非核电电价水平了。

理论上说,1公斤的铀全部裂变所释放出的裂变能,大约相当于2500吨煤或2000吨的石油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一座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站需要350万吨的标准煤,而核能电站只需要30吨的低浓铀原料就可以。

核能利用的更高层次——聚变,虽然目前理论和实际运用之间还有较大的距离,但是其前景更为科研人员所看好。

目前我国核电投资严重不足。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到2020年,总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亿千瓦,而核电比重将占4%左右,即3600万千瓦。

除目前已经投产和在建的870万千瓦核发电能力外,尚需再建2700万千瓦的核电设施。

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此会议上,国务院核准了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获批开建,两大项目比跨越11个省的西气东输工程还多出25亿元。

其中虽有刺激经济的需要,但今年批建核电站量次之大,实属历年罕见。

具备核能概念的上市公司带来机会。

1.2涉足核能的公司简介据了解,目前国内获得核电开发资质的仅有中电投、中广核及中核集团三家。

其中,中广核能公司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集团常规电力的投资开发、建设经营业务。

目前,中广核实施的总投资800亿元、设计装机容量600万千瓦的福建宁德核电站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工建设,其一、二号机组将分别将于2012年、2013年投产,将成为华东六省的核电基地。

表1、核能上市公司中核科技 0777 公司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压水堆核电阀门设计、制造许可证,其研制的核电站关键阀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公司生产的核电关键阀门也已经通过国防科工委的鉴定。

东方电气 600875 国内核岛设备生产的骨干企业,是未来核电高速发展受益最大的企业。

按东方电气集团45%的市场占有率进行计算,每年东方锅炉从核电项目中获取的订单为26.3亿元人民币,每年东方电气从核电项目中获取的新增订单为8.96亿元人民币。

相对于常规的电站锅炉,核电设备具有更高的利润率。

兰太实业 600328 兰太实业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核极金属钠“生产项目,此项目不仅使公司取得了核极钠的生产技术及其配套设备,而且使其成功切入高尖端科技的核能源领域。

应用高科技钠净化技术生产核极钠,已经向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实验核反应堆提供了350吨的核极钠。

闽东电力 0993 携手中广核能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还适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为事故备用。

使核电、煤电机组试验得以顺利进行,是核电枢纽工程之一。

振华科技 0733 目前全球的核电厂全都采用真空灭弧室、真空开关管、真空 断路器、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等高压大电流控制装置,而振华科技长期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开发,并以8.8元的高价配股,募集资金主要投入到这些高压大电流控制装置。

奥特迅 002227 公司中标广东阳江核电厂一期工程LOT69—常规直流及不间断电源系统,金额898.22万元;中标辽宁红河核电厂一期工程。

海陆重工 002255 核承压设备的设计、制造与销售。

自仪股份 600848 公司将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有意共同出资组建核电仪控系统工程的合资企业,共同承担第三代核电AP1000仪控系统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促进国家第三代核电建设。

哈空调 600202 中国最大的石化空冷器、电站空冷器、电站燉核电站空调机组生产基地,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确定的生产核电站大型成套空气处理机组的定点生产企业。

资料来源:财达研究2、太阳能2.1太阳能机理太阳能在解决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上有明显优势。

中国2/3以上国土的年日照大于2200小时,年辐射总量平均大于5900MJ 百万焦尔 /平方米,资源非常丰富,大力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太阳能的利用有两大方面:太阳能光热利用。

用太阳能热水器等装置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国家,2003年太阳能热水器产量1200万平方米,使用量5200万平方米,占全世界的40%。

北京2008年奥运村90%的洗浴热水均来自太阳能。

太阳能光电转换。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用太阳能光电器件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003年底,全国已安装的光伏电池容量约50MW。

广东深圳最近建成亚洲最大的1MW 太阳光电系统,年发电量100万度,中国正在西部实施大规模的光电计划,为边远地区的居民提供电力,已建立7座光电站。

总体来说,中国的太阳能利用、特别是太阳能光电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成本是制约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

另外,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集能面积大,需要在科学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成本。

2.2涉足太阳能的企业目前国内具备成熟的光伏科技商业生产技术,已经或者即将投产的企业有天威英利、无锡尚德、新疆新能源、上海新能源、力诺集团等几家公司。

表2:太阳能上市公司天威保变 600550 控股51%天威英利新能源,70兆瓦/年、电池片60兆瓦/年、太阳能组件100兆瓦/年的生产能力,参股四川新光硅业(占35.66%,为第二大股东),获得了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材料基地,另外还收购了西藏华冠科技这一-我国太阳能领域的龙头之一的部分股权。

航天机电 600151 控股上海太阳能科技公司,二期太阳能电池单片生产线改造将在今年底投产,确立了在国内太阳能产业的龙头地位。

风帆股份 600482 我国起动用蓄电池的龙头企业,太阳能电池一期工程计划年内开工,竣工投产后形成20万MW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项目整体竣工投产后形成40万MW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