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柑橘管理方案(1)

柑橘管理方案(1)

柑橘全年技术管理1月:处于休眠期,以防治冻害,促进花芽分化为主,冬季整形修枝,做好清园工作。

剪除枯枝、病枝,适当短剪衰弱枝,铲除杂草,扫净落叶、烂果,并用石灰刷白树干。

农药使用:选用0.8- -1.0波美度石硫合剂。

多菌灵悬浮剂稀释5000-6000倍,结合农药助剂(施倍丰)进行清园,至春季萌芽前,间隔30天喷雾一次。

2月:处于萌芽前休眠期,以促花壮花防病虫为主,春芽萌发主要预防红蜘蛛及疮痂病。

主要工作:①施萌芽促花肥,以根施氮肥为主,叶面可配合磷钾肥。

②春旱及时灌水③花蕾期喷氨基酸糖磷脂70ml及喷施硼肥。

农药使用:0.8-1.0石硫合剂, 5%噻螨酮1500-2000倍,1.8%阿维菌素1500-2000倍(或1500倍哒螨灵或73%克螨特2000- 3000倍)3月:处于春梢萌芽期,以促花壮花防病虫为主,春芽萌发主要预防红蜘蛛及疮痂病。

主要工作:①施萌芽促花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②春旱及时灌水③花蕾期喷氨基酸糖磷脂70ml及喷施硼肥。

农药使用:①春分前修剪,剪除病虫枝叶。

蚧类、螨类和烟煤病较多得果园,用5%唑螨酯悬浮剂1000-1500喷施。

②疮痂病在春芽长2mm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

③溃疡病易发果园,在春梢2cm叶片开始转绿时用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施防治。

4月:处于谢花期,第一次生理落果,主要促果防病虫。

主防病虫害有:疮痂病、树脂病、炭疽病、红蜘蛛、木虱、粉虱、蚜虫、蚧壳虫。

主要工作:①施谢花肥,谢花三分之二时施,每株150-200g。

②谢花后第一次生理落果喷920+芸苔素一次,每克40-50斤水(920粉剂要先用酒精或白酒溶解后再加水稀释)。

③谢花后5-7天喷一次保花保果素,并大枝环割保果。

农药使用:①检查黄龙病树,及时挖除零星病树并烧毁。

②继续防治疮痂病、树脂病、炭疽病、红蜘蛛、木虱、粉虱蚧壳虫等病虫害,药剂可选用萃醚甲环唑1500倍+吡虫啉1500倍+唑螨脂4000倍。

5月:处于夏梢抽发、第二次生理落果期。

主要保果,主防病虫害有:炭疽病、疮痂病、红蜘蛛、蚜虫、卷叶蛾、蚧壳虫、粉虱。

主要工作:①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喷920或者壮果素,隔15天一次,1-2次。

②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再次环割。

③控夏梢,及时排水,做好树盘防晒覆盖。

农药使用:五月初系红蜘蛛及蚧壳虫高发期,兼防木虱、粉虱、炭疽病虫害,药剂选用乙螨唑1500+阿维菌素1500+丙溴磷1500倍+咪鲜胺1000倍液喷施6月:处于幼果发育期,抹夏梢及保果,主要防治锈壁虱,红蜘蛛,木虱。

主要工作:1、及时摘除夏梢保果,当夏梢1-3cm是摘除,每隔7-10天一次。

2、结果多,夏梢少的树适量补肥。

3、若遇到暴雨做好果园开沟排水准备。

使用农药:防治锈蜘蛛及木虱危害,喷施阿维菌素1500倍+哒螨灵1000倍+22%吡虫啉·毒死蜱1000倍防治。

7月:处于定果期,抹夏梢,为放秋梢做准备,主要防治:锈壁虱、红蜘蛛、潜叶蛾、天牛、溃疡病。

主要工作:1、继续抹夏梢至放秋梢。

2、施攻秋梢肥料,占全年施肥量40%,放秋梢前15-20天施,防夏旱,保湿。

使用农药:锈蜘蛛使用控满1500倍液防治,溃疡使用铜制剂600倍。

8月:处于果实膨大期,放秋梢,主要防治裂果、锈壁虱、潜叶蛾、树脂病、炭疽病、烟煤病、溃疡病。

主要工作:放秋梢,放秋梢前再抹1-2次梢,有利于秋梢整齐萌发,防旱保湿,放稍后疏散。

使用农药:中下旬,1.8阿维菌素1000倍液+50%吡蚜酮wp3000倍9月:处于果实膨大期,主壮梢壮果,主要防治:叶螨、粉虱,蚧类、叶蛾、炭疽病、褐锈病。

主要工作:下壮梢壮果肥,磷钾肥为主,配合氮肥,秋梢转绿后下肥。

防旱保湿,灌溉松土,覆盖树盘。

使用农药:9月20日左右,可使用5%唑螨酯sc1000倍+1.8%阿维菌素1000倍+44%丙溴磷氣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5%咪鲜胺水剂800倍液防治。

10月:处于果实成熟采收期、壮梢壮果,准备采收,主要防治:柑橘采前落果,常伴有虫伤果,褐腐病和青、绿霉菌感染,脐橙有裂果。

主要工作:1、早熟品种应在果实采收后及时施肥,结合土壤深翻深施。

2、采收前10天左右施采果肥。

深施,幼苗不用施肥,采收前10天不要灌水。

使用农药:1、采前落果喷施2, 4-D保果剂应结合病害防治喷施杀菌剂,并人工捡除病虫害果集中销毁,以降低果园再次侵染源。

2、采前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2次防止储存防腐。

11月:果实成熟、采摘期,防冬梢,12月10日前施入腐熟有机肥。

12月:越冬期、休眠期、促花芽分化,防止冬梢。

壮树控水控冬梢,断根环割促花芽分化,采后清园工作。

柑橘施肥方案柑橘园施肥时间与施肥量幼龄树的施肥,主要是促进各次枝梢的生长,迅速形成树冠,提早进入结果期。

根据营养生长的需要,应以氮肥为主,宜薄肥勤施,使用有机菌肥+促生根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高氮水溶肥施用。

一般1-3年生幼树,在中等水平(指肥水)的土壤中,全年每株施肥量为纯氮3-5公斤(不包括改土用肥)。

肥料的用量应随树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多。

施肥时间应着重在春、夏、秋三次抽梢前分批施入。

一般自3-7月份每月施一次,8-9月份停止施用,以免抽生晚秋梢遭受冻害。

10-11月份再施一次越冬保暖肥,每株可施菌肥5-8斤。

按每亩3*2间隔种植约82株树苗,幼龄阶段每株全年施入有机菌肥:,微生物菌剂:,高氮水溶肥:,核算成本约:。

当桔树长到5-6年生以后,陆续开始结果,根据这个时期既要继续扩大树冠,又要开花结果的特点,一般需施三次基本肥,有时还视树势和天气情况再施1-2次补肥。

1.芽前肥一般在2月下旬至8月中旬施入。

目的在于促发壮健的春稍和提高花的质量,提高着果率等。

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配合磷肥,并要速效肥与迟效肥相结合。

2.壮果促梢肥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施入。

8-9月份是果突迅速肥大期,也是抽发秋梢(早秋梢是明年的良好结果母枝)的时期,这次施肥关系到当年和次年的产量,故应以优质速效肥为主,施肥量约占全年的1/3左右。

3.采果肥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施入。

目的在于恢复树势,保叶过冬,提高抗寒力,促进花芽分化,克服大小年结果等。

这次肥是全年中的重点,施肥量约占全年的40%左右,应以迟效肥,速效肥配合施用为宜。

此外,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促花),还应着树再施一次补肥。

以补充由于孕蕾和开花所消耗的养分,提高着果率,这对多花树、老树的效果特别显著。

这次施肥应以钾、磷为主,配合一定量的氮和镁。

9-10月间,天气干旱时,尚可结合灌溉薄施一次速效肥,这对结果多、树势弱以及晚熟品种的果实生长均有较好的效果。

桔树的施肥量,因种类、树龄、树势、气候、土壤性质等方面的不同而异。

对土质瘠薄,树势较弱、常年高温多湿环境等,均应酌情增施肥料。

成年结果树,以高产、稳产为主要栽培目的。

其基本肥的施用时期与初结果树相同,施肥量应根据结果量来确定。

据报道亩产3000-3500公斤的柑桔园,每亩施纯氮15-25公斤,就能满足需要。

全年施氮、磷、钾的比例为10:2:7,不同品种需肥量有差异。

柑橘使用农药方案结合一喷三省+四态防控体系防治,增效减量化精准施药技术。

一喷三省”增效减量化精准施药技术就是喷药时添加高效农用喷雾助剂产品:“施倍丰”,通过助剂的超常规扩展、粘附、渗透性能达到省药、省工、省水、增效的目的,(1)相同药液量喷雾面积增大(省药液);(2)相同时间喷雾面积增大(省工时);(3)相同用水量喷雾面积增大(省用水);(4)助剂具有极好的扩展性、粘附性、渗透性、耐雨水冲刷,能够提高防治效果(增药效)。

病虫害防治用药:三月:吡虫啉+并好+施倍丰+硼肥促花四月:烛满克+满攻+磷钾清旺+硼肥+施倍丰五月、六月:控满+翠尊+施倍丰七月、八月:烛满克+满攻+代猛+挫施介+施倍丰九月、十月:控满+翠尊+施倍丰十一月、十二月采摘:清园杀越冬虫,施肥壮树农药交替使用,具体用药按情况而定。

油茶栽培技术一、概述1、经济价值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

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长期食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奶油的最好油料。

除食用外,茶油及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还具有广泛用途。

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100年以上。

油茶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岗红壤大边区的先锋造林绿化树种,油茶冬春开花,花色浓艳,尤其是普通油茶,在少花的秋冬季开放,既是美丽的观赏植物,又是重要的蜜源树种。

油茶还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因此,在我省低山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油茶生产,既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提供优质保健油源,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又可提高低山丘陵区的森林覆盖率。

同时,油茶林还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效益,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据测定,油茶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比值为10:3。

2、分布与现状油茶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为其自然分布中心。

油茶在我国的水平分布大约在北纬18°21′-34°34′,东经98°40′-121°41′之间,全分布区跨18个省市,1100个县。

垂直分布的幅度多在400-800m,但随纬度、经度和地貌不同而有差异。

我国油茶林的类型有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半野生状态的低产林和自然分布的混交林几种。

主产地油茶林以人工营造的纯林为主,是油茶生产力的主体;半野生油茶林管理粗放,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现正加以逐步改造;天然林分中,油茶生长常常受抑,产量很低。

近20余年来,我国油茶科学研究和生产水平有了提高,良种化工作迅速开展,无性繁殖技术有了新突破,无性系造林普遍实行,丰产林标准得以实施,大面积低产林进行了改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对油茶林在南方生态区位中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加强,油茶已被视为南方丘陵地区首选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荒山绿化、退耕还林中,油茶已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二、生物学特性1、生长结果习性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至数百年,油茶开始结果年龄因繁殖方式不同而异,实生苗5年才开始结实,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苗3年即开始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

根:油茶为轴状深根性树种,主树特别发达,伸入地下1-2m,而侧根、细根相对稀少,吸收根分布在20-50cm的土层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