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西方绘画艺术表现的异同

论中西方绘画艺术表现的异同

论中西方绘画艺术表现的异同
摘要:美学和哲学有密切关系,中国美学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儒道思想是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

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

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

这些美学思想体现在西方不同文化领域,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

中西方美学是屹立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两坐不同的高峰,他们之间没有根本上的谁高谁低之分,只是由于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美学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风格美术带给我们的震撼和美的感受。

下面主要通过中西方在美术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领略中西方绘画艺术各自的魅力。

关键词:差异绘画表现手法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

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

绘画风格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整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也同时反哺给了绘画。

举例来说,从建筑上来说,人文,天气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变化。

西方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波澜起伏,海纳百川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功不在风格多少,而在于这一风气带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段的创新;反观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迫使人们在一定框架中,不对君王,只对青山绿水,千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画的辉煌,但也限制了中国绘画新时代的发展。

当然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也偏重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工笔建筑要稍少一些)。

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

绘画方面的其他不同点:
1、材料工具不同
西方古典绘画使用油画颜料,油画笔,以木板油画布为载体。

中国传统绘画使用墨,植物色矿物色,毛笔,以宣纸和绢为载体。

2、题材重点不同
西方古典绘画最强调的是人,人物画十分兴盛。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天人合一,人物画从唐以后变成配角,山水画十分兴盛。

3、观察方式不同
西方古典绘画从文艺复兴开始,和科学紧密结合,强调透视比例关系,画家的观察方式采用焦点透视。

中国传统绘画采用散点透视,没有西方那种特别完善详细的美术理论著作,只有一些画论流传,如“三远法”“六要”等等。

中国艺术表现善恶美丑分明,主观意识较强,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和追求;而西方艺术则比较讲求对客观事物、人物及现象的真是反映,我们可以从中外神话和传说的区别可以看出来。

中国的小说、诗歌等描写重在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歌颂。

中国神话里塑造的神和英雄往往是完美无缺的。

而西方的神话中,神通常也具有人性,也有其弱点和劣势。

总的来说,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话下,而西方绘画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但也更体现了西方绘画方寸之间的精工细做,用现今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画在于细细品味,西方画细部则更加耐看。

中国艺术的表现注重心灵和感情上的表达,而外国尤其是西方的表现注重写实和重塑。

中国艺术注重“气”,讲究虚实结合。

我们可以从中国诗歌里看出来。

大部分文人喜爱的是直抒胸臆,富有豪情的抒情文章,而西方则以叙事和史诗见长。

我们也可以看中国的绘画作品。

尤其是中国国画,讲究的是传达一种精神,整个构图常常是概括性笼统性的。

而西方的绘画史上很早就开始有油画等彩色颜料的出现,对人物的勾画注重写实和再现。

中国艺术的表现是保守而严谨的,西方艺术尤其是现代西方艺术,是比较开放,夸张的。

外国人表达的是自己的理解,要反映的是自己的思想,是一种自主自立的意识状态。

这一差异从中国的广告艺术表现形式的区别中可以体现出来。

中国广告注重对产品的宣传,一再强调产品,而西方广告则往往是通过一些夸张和幽默的手法给人以深刻印象。

西方抽象艺术,行为艺术注重精神的风格更有深刻体现。

中国艺术表现有一个尤为显著的特点:各种艺术形式的融会贯通。

举例来说,中国的书法,就是绘画、文字、及舞蹈的结合。

书法里的一笔一划及走势都体现了一种舞蹈的灵魂在里面,书法本身也体现了作者的精神和性格品质。

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