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第三节风景美

第四章第三节风景美


3、壮阔
壮阔的风景表现为一望无际、辽阔开朗。如宽 阔的水面或广阔的平原和丘陵,以及登高远望 的高旷等。如太湖、滇池、以及大江、海洋、 草原等,都表现了辽阔无垠美。大草原也是属 于畅旷的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牛羊” ,在草原上视野辽阔,使人胸襟开展,具 有一望无际的开阔美感。
4、幽深
• 6、奇特
• 奇是指形态非同一般,出人意料,是一种超乎常态的 美。人称黄山天下奇,峰奇、石奇、松奇、云奇。 • 峰奇指七十二峰,千姿百态,高而陡峭,多而紧凑 • 石奇指种种巧石构成特有奇观,如仙人指路、天鹅下 蛋、猴子观海、飞来石等。 • 松奇指有许多单独成景的名松,如迎客松、送客松、 凤凰松、黑虎松、卧龙松等。
空间感是指自然界巨大的空间体(如高山、田野) 给人一种雄伟壮阔的美感。 运动感是指自然界飞动流逝、富于变化的景色 (如瀑布、麦浪),使人受到感染、启发,得到 精神上的鼓舞。
生命的繁荣是指自然界的动植物(如蜂蝶、果树) 一派生机,使人感到生的愉悦。
这些因素构成的自然美,令人神往、陶醉。
2、人文景观
四川青城山,素有 “青城天下幽”美誉 ,杜甫 有诗句: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 丹梯近幽意。 ” 形成幽深美的自然条件往往是 丛山深谷,古木浓荫。造成一种幽深、 恬静、 清新的环境气氛,当人们处在蝉噪树荫,鸟鸣深壑, 林静山幽的环境中,顿觉神志清爽。幽深美既是 自然的一种形式,又是一种环境形态,它具有超凡 脱俗的审美特点。从形式说来, “幽” 指隐僻, “深” 指沉寂、 安谧,幽深必然幽静,此类景致一 般是人烟稀少之所,给人以一种离世之感,在一定 程度上
3、动态美
风景美中动态美主要由流水、瀑布、波涛、溪泉 和浮云飘烟等要素构成。
4、朦胧美
朦胧美在自然风景中广泛存在着,如缭绕的云雾、 隐现在云雾中的奇山异峰、扑朔迷离的湖光山色、 日落西山的夕阳余辉、或隐或现的月亮等,都能 产生一种奇妙的朦胧美。 朦胧美具有迷人的魅力,在于使游人通过创造性 的想象活动,去捕捉、理解、补充朦胧形式中的 内容,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2、秀丽
秀丽是自然风景中最常见的一种审美形态。是与雄 伟相对的另一种主要风格,雄伟为阳刚之美,秀丽 为阴柔之美。。黑格尔认为秀丽美“不是震撼人,也 不是使人超越它的特殊性,而是使人平静地憩息在里 面,只求它能使人喜悦” 。秀丽美给人以赏心悦目、 沁人心脾、心旷神怡的审美愉悦。杭州西湖的湖光 山色,妩媚动人,犹如西子;苏州的园林疏朗清雅;桂 林山水亭亭玉立,如绰约女子。有人说:峨眉雄秀,西 湖娇秀,苏州园林雅秀,桂林山水媚秀,如此种种都是 典型的秀丽美。所谓 “峨眉天下秀” ,峨眉的意思 是 “峨者高也,眉者秀也,峨眉者高而秀也” , “秀” 的特色更为突出。秀丽美的特征是线条柔美,山脉绵 亘,曲折如眉,色彩葱绿,云鬟凝翠,烟云掩饰。
革命文物等
流传的神话传说和地方习俗
三、风景美的风格
1、雄伟 雄伟是一种壮观、壮美、崇高的现象。山的雄伟 主要是指其高大厚重。人说 “泰山天下雄” ,汉 武帝赞叹说: “高矣、 极矣、 大矣、 特矣、 壮 矣、 赫矣、 骇矣、 惑矣” ,杜甫则曰 “会当 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故有 “五岳独尊” 之称。 瞻仰泰山,你会感到它的威严、壮丽,一种崇高感 会油然而生。泰山之美,就是典型的雄壮之美。登 上泰山绝顶,雄伟美感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
迎客松
送客松
凤凰松
• 惊心动魄的现象,使人魂飞魄散,不敢仰视,更谈不 上抵抗了。可是当我们感到安全时,这些现象越是 • 可怕,它们的光景越是动人,我们称之为崇高,因为 它们引起人们的心灵的稀有的力量,在我们心里透 出完全不同的一种抵抗力,使我们敢于把自己和看 来是自然的万能作一种较量。 ” 康德的这段话, 既说明了险峻美的形式,又说明了险峻美的审美特 征。险峻的自然美感产生,在于人类对它的征服和 驾驭,所以险峻美是典型的“人化” 结果。只有 当人们能够征服、 驾驭它们的时候,才会把它们 当作欣赏对象,产生崇高感和自信心,所以对险峻 的欣赏时常会伴随着一种 “痛快” 的美感。你 或许走过华山的 “千尺幢” 、 黄山的 “天都 峰” ,其险峻之势必定使你胆颤心惊,然而走过之 后,又必然使你产生无比轻快的感觉。也许你驾船 冲过惊涛骇浪,在你征服了怒涛恶浪之后,又必然 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形状美是指自然景观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 美,包含着人们对各类自然景观的心理和生 理感受。形状美是风景美的核心和基础。
2、色彩美
风景美不但多姿,而且多彩。自然界中的色彩随 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大自然中比较稳定的是土 壤的暗色调,给人以深厚、深沉之感。和土壤相 比,岩石的色彩要丰富一些。还存在动物的色彩 美。 大自然的斑斓色彩美,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引发了浓厚的审美情趣。如果没有了色彩美,风 景美就会大为逊色,失去了审美价值。
风景是指自然的风光景色。
欣赏风景美可以将人们的思想带进一种 令人陶醉的境界,让人们在风景美的过 程中隐冶性格、开阔胸怀、培养情操、 增长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一、风景美的类型
1、自然景观 ⑴自然景观包括没有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 景色,如山川河流、江河湖海等;还包括经过 了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景色,如绿化的山岗、 喜获丰收的果园等。 ⑵自然景观之所以使人们产生丰富而强烈的审 美感受,是因为它具有空间感、运动感和生命 繁荣等因素。
还给人神秘、 恐怖之感。如雁荡山的灵岩寺,四 周群峰环抱,树林荫翳,冷气袭人,独处其中,既觉 天小地深,又会产生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感,使人 仿佛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幽深美在视觉上 无强烈而丰富的色彩和光线,地域相对狭窄,却又 是 “曲径通幽” ,给人以 “柳暗花明” 之感; 听觉上声响静寂,蝉噪鸟鸣中更显幽静;在人的感 觉上,既有清凉爽快之感,又有离世超俗之情。也 许幽深美主要的氛围是幽静美的本质所在,所以其 他景致在某种条件下也会产生幽静美。如号称 “天下第二泉” 的无锡惠山泉,在夜深人静、 明 月当空时,四无人声,月光流泻,景色清幽之致,宁 静的自然,把人的俗气烦恼清洗得一滴不存,操一 曲《二泉映月》度过这样的夜晚会令你终身难忘。
⑴人文景观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又称文 化景观。如民族风情、地方习俗和神话传说等。 ⑵人文景观包含着丰厚的文化信息和审美意味,在 满足人们获得知识和享受艺术美的同时,还能激发 起人们思旧怀古之情与民族自豪感。 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通常表现为两者多层次的 交叉与融合的特点。
二、风景美的构成1、形状美• 5、险竣 • 西岳华山犹如一方天柱,拔起于秦岭诸峰之中, • 四壁陡立,几乎成直角。险峻的特点就是山瘠高而 窄。所谓 “自古华山一条路” ,主要是指青柯坪 往主峰攀登的险道。青柯坪下为幽深峡谷,上是危 崖绝壁的西峰。它与西峰顶水平距离只有 600~ 700 米,而高差竟达千米。攀登这千米危崖,须历 经千尺幢、 百尺峡、 老君梨沟、 擦耳崖、 苍 龙岭五大险关,特别是苍龙岭长约一里,岭脊仅宽 一米左右,圆而光滑,形如龙背鱼脊。岭西深渊直 下 700多米,岭东绝壑悬崖,似觉无底。明代画家 王履曾在此留下诗句:“岭下望岭上,夭矫蜿蜒飞, 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循背匍匐行,视敢纵横施 。惊魂及坠魂,往往随风吹。 ”康德说过: “悬崖 峭壁,黑云密集,雷电交作,火山爆发,狂风怒号,怒 海澎湃,瀑布飞腾,这些
5、音响美
自然风景不仅赋予游人大量的视觉美,还可以使 游人享受到听觉美。如清泉可以产生一种旋律美 与和声美。在山林,可以体会“蝉噪林愈静,鸟 鸣山更幽”的意境美,享受到幽林鸟语的音响美。
风景中的音响美还表现在瀑落深潭、惊涛击岸、 雨打芭蕉、风起松涛等。
6、人文景观美
建筑物
人文景观
碑刻、摩崖石刻、书画题记、历史遗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