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
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姓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调查。
师:去过龙湖公园的同学请举手?(38人)
去过八公山森林公园的同学请举手?(40人)
问题:去过这两个公园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1:38+40=71(人)
生2:不是的。
我们班总共才40人。
生3:有的同学这两个地方都去过,重复了。
……
师:真棒!有的同学既去过龙湖公园,又去过八公山森林公园,但他是一个人,我们可以用手势表示。
(两个食指往中间合,重叠起来。
)这样的现象,在数学上我们叫做重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重叠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新授部分
1、出示表格。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生1:跳绳的有9人。
生2:踢毽的有8人。
……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跳绳的比踢毽的多几人? 生2:踢毽的比跳绳的少几人
生3: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
师:同学们真棒!咱们就来解决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生1:9+8=17(人)。
生2:14 人。
因为杨明、李芳、刘红这三个同学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师:这三个同学给我们造成了困扰,下面我们把他们重新的分一分。
2、黑板上重新分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放在中间。
跳绳 踢毽
陈东 王爱华 杨明 于丽 周晓 马超 丁旭 刘红
朱小东 赵军 徐强 李芳 陶伟 卢强 把参加这两个活动的同学分别圈起来。
3、课件展示动态演示图。
左边的圈表示参加跳绳的,有9人。
右边的圈表示参加踢毽的,有8人。
(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左右手各表示一个圈。
)动态演示两个圈重叠一部分。
师:中间重叠的表示什么意思? 生:两项都参加的。
师:左边的6人表示什么意思? 生:只参加跳绳的。
师:右边的5人表示什么意思? 生:只参加踢毽的。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像这样,用圆圈把参加跳绳的集中起来,把参加踢毽的集中起来,叫做集合。
(板书:集合)
4、列算式,求结果。
师:那么老师的问题来了,参加这两项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自己列算式。
汇报交流
生:9+8-3=14(人)9表示参加跳绳的,8表示参加踢毽的,减3是因为重复算了两次。
生:6+3+5=14(人)。
……
师:哪个更清楚更直观呢?
生1:6+3+5=14(人),看图更容易理解。
生2:如果没有图,只知道条件,用9+8-3=14(人)更方便。
师:说得真全面。
老师建议大家用第二个算式。
三、巩固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2、光荣榜
1、把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会游泳的会飞的
“语文之星”获奖名单“数学之星”获奖名单
李小红王青陈力赵阳
杨柳刘海周丽马红艳
张芳魏东东罗晓梅申明
田宇
吕明刘海王青苏美
申明张可欣田宇陈静蕾
马红艳刘多罗晓梅赵东
(1
)既荣获"语文之星"
又荣获
"
数学之星
"
的有(
)人。
(2)荣获"语文之星"或荣获"数学之星"的一共有()人。
3、昨天进的水果:
今天进的水果:
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9+8-3=14(人)
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想:
《数学广角—集合》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结合,通过自主探究、操作实践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感悟知识的目标。
二、创设情境: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做了一个小调查,分别去过龙湖公园和八公山森林公园的分别有多少人,大多数同学都去过这两个公园,较熟悉,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中体验到重叠的意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练习设计方面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有基础知识,又有提升空间。
三、存在问题
课上完了,感觉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教育机智不够,教态拘谨不够大方,引导不够细致到位等,以后我会改进不足,虚心请教,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