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ppt课件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ppt课件
• 《说文》的编辑体例
• 许慎把他所收集的字按字形结构,“据形系联”,分 为540个部,每部各建一个部首,“分别部居,不相 杂厕”。如《木部》收“杏李梅杜榛”等。但是另一方 面,有少数几个部是据声系联的,如《句部》“句,曲 也。”“笱,曲竹捕鱼笱也。”“鉤,曲也。”“拘,止也。” 皆从句得声,而其他的“朐、枸、狗、驹”等则以形系 联。又如《劦部》“劦,同力也。”“恊,同心之
• 《说文》所列的正篆有9353个,但这并不完全, 徐铉校订《说文》时,发现有些作为偏旁的字 反不见正文,便肯定为《说文》阙载,遂为补 录,谓之“新修”,如“昭、志、件、借、剔、笑、 迓”等共19个字,但事实上并不止此数,如浏 从刘声而无刘,稀从希声而无希,油从由声 而无由。此外,徐铉又在《说文》后新增402个 字,谓为“新附”,然徐氏所补,仍不全备。
• 《说文》能传至今日,尚可考见原书面貌,应归功二徐对 《说文》的校定。
• 徐铉于北宋初年(宋太宗时)受诏校定《说文》, 将原书十五篇,各分上下为三十卷,世称大徐本, 大徐本偏重于《说文》的校勘整理,力图恢复原 来面目。
• 徐锴,与其兄并称大小徐,而锴学识实过其兄。 对说文进行全面注说的,实自锴始,著《说文解 字繫传》,世称小徐本,小徐本先成,南唐累官内 史舍人,宋太祖开宝年间早殁,未入宋。小徐本 多有创见,可以校订大徐本的地方极多。
隶书:
乙瑛碑
汉桓帝永兴元年 (153年)立,现存山 东曲阜孔庙内。此碑 是汉隶碑刻高度成熟 的代表作。其书法厚 重酣畅,方整谨严。 在早期碑刻中占重要 地位。
礼器碑
楷书:
唐 颜真卿 多宝塔碑
唐 柳公权 玄密塔碑
草书:
唐 怀素 自叙帖
行书:
王羲之 兰亭序(神龙本)
清 翁同和 论画语
唐 高闲 草书千字文
五、汉字的特点 形-音-义 写实--人、马、日、月、山、水 人本--人(亻)、头(页、首)、目、鼻
(自)、口、手(扌)、足、心、肉(月) 文化--完全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母体中产
生的。
• 组合 • “类”--虫、鱼、鸟、草、木、、 • 应用:通假
古今
俗别 避讳
• 丁--■□
•钉
•盯 •叮 •耵 •玎 •靪 •疔
大型牛骨刻辞—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金文:
匍鸭铜盉铭文
这是西周中
期的青铜器铭文, 字体圆润优美, 字形和书写风格 与甲骨文已有很 大不同。
小篆:
秦诏版文
释文:廿 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 首大安立号为 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 不壹歉疑者皆 明壹之
• 《说文解字叙》云:“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 乳而浸多也。”意思是把文和字说成是汉字 发展的两个阶段。其实后人对此二者并未区 别。《说文解字》就是对文字的说解。
• “文字者,通经之本,王政之始。”
• 《说文解字》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方面对汉 字进行研究,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研究汉民族 语言文字的系统的专著。它对汉语和汉字研究的 贡献是多方面的,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一大宝藏。 单从训诂学的角度看,它的价值在于汇集了东汉 以前古词和古义,使我们研究古汉语的词汇和语 义及其发展演变,有一部相当重要的材料可以凭 借。《说文解字》成书不久,郑玄注经,即引以为证。 由于《说文》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而对它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第九讲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 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 汉字--集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化之大成。
• 在世界所有语言文字中,大概只有汉字是直 接用象形字发展出来的符号系统。
与拼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可了解古代人 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汉字概述
一、文字起源的传说
1、伏羲说--八卦 2、神农说--结绳记事
• 《说文解字》之前,我国字书有蒙童识字课本, 如秦国前期的《史籀篇》,始皇时代的《仓颉》、 《爰历》、《博学》,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 篇》、史游的《急就篇》等,这些字书对字的形 声义并不加分析。《尔雅》虽是按字义分类的字 典,但仅限训释五经,不是专门阐述文字的著作; 扬雄(许慎的朋友)的《方言》虽是汉语方言学 的创始之作,但也没有超出分类札记的范围。
举例:
上
下
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成新字的构字法。
举例:
明
从
形声:用表意符和表声符合并成新字的构字法。
举例:
河
盂
牛骨刻辞
甲骨文是当时占卜
时刻下的文字,其内容 往往涉及政治、经济、 文化等。
这件牛骨上记载 了农业生产的情况。
刻有干支表的牛骨
我国古代曾用天 干、地支来纪日、纪 年。这件牛骨即刻有 纪日的干支表。
3、仓颉说--仓颉造字
二、文字的萌芽 刻画符号——文字的雏形
云南傈僳族记事结绳
秘鲁印加人结 绳记事图形
这是借据结绳。 每一结代表向某人借 苞谷一斗。还债主一 斗,则自己解开一结。
仓颉像
仓颉相传是
黄帝时候的史官, 是汉字的创立者。
这是汉代画 像石上的仓颉形 象。
二、文字的萌芽 刻画符号——文字的雏形 半坡出土的鱼纹彩陶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这是半坡
遗址出土的彩 陶片,上面有 清晰的刻画符 号。
刻画符号
图为半坡、马家 窑、姜寨等仰韶文化 遗址中发现的刻画符 号。
三、甲骨文 1、甲骨文的发现 2、甲骨文的构字方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象形:用摹写实物的形状特征来构造文字的一种方法。
举例:
日
田
指事: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构字法。
• 此后研究《说文》的非常多,清代极盛,最受 推重的有四大家:即
• 《说文解字注》的段玉裁、 • 《说文解字义证》的桂馥、 • 《说文解字句读》(还有《说文释例》)的王筠、 • 《说文通训定声》的朱骏声。
《说文》被解说的正文
• 《说文》被解说的正文用小篆(汉代通行隶书, 亦不废篆体),下面用隶书解说,后改隶为楷。 正文下有的还列出“重文”,“重文”指古文和 籀文。正文若兼有“或体”(异体字)亦列于正 文解说之下,如:“獘,顿扑也。斃,或从死。” 《说文》收小篆9353个,古文、籀文1163个为 重文,共收10,516字。这些字按部首分为540 部。
•订
•饤
•顶 •酊 •汀
第二节 《说文解字》导读
• 《说文解字》--认识汉字之门 大门的一侧是汉字的古代形态 大门的另一侧是汉字的现代形态
许慎
•东汉许慎(58-148?) 字叔重,汝南召陵
(今河南郾城)人,
自和帝永元十二年起, 历时20余年(公元 100~121年),在 洛阳写成了《说文解
字》一书,安帝建光 元年遣其子许冲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