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绍兴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绍兴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绍兴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民营企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发现了不少问题,其融资困难直接影响到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要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首先要了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进一步分析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以及对于影响融资的困难因素,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民营企业融资难究其根本则是其融资结构不合理。

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不通畅,其融资方式多数首选为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的期限不长多为短期贷款且银行贷款的要求多难度大;而通过民间融资方式则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调查分析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民营企业减小融资约束的程度。

假使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必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对于民营企业的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且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和藏富于民。

因此,我选择对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优化进行研究。

1 融资结构相关理论企业融资结构是指在企业融资总额中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所占的比重。

内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积累的方式筹集资金;外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由于各国的企业制度安排、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存在差异,使得各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尽相同。

而不同的融资结构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治理结构,从而对企业的经营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

在早期的融资结构理论中,传统折衷理论看起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它是凭经验而非填密的数学推导出来的,难以令人信服。

为此,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1958)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创建了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后来,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1963)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把公司所得税的影响引人了原来的分析之中。

M-M修正理论得出的结论与原来的完全相反:负债会因利息的节税作用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企业负债率越高越好(Robichek,1967;Kraus,1973;Rubinmstein,1973;Scott,1976;Warmer,1977;Diamond,1984;Mayers,1984)。

由于上述传统的融资优序理论与现实的差异,罗斯(Ross,1970)、梅耶斯(Mayers & Majluf,1984)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序融资”理论。

罗斯首次系统的将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分析中。

这样就能很好地从理论上解释“优序融资”理论的两个中心思想: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权融资。

因此,企业融资的顺序首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

企业必须选择多种融资方式,并且最好遵循融资顺序这一结构安排。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着重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揭示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特征(Berger&Udell,1998)。

这个理论指出,随着企业成长周期而产生的信息约束条件,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在企业创立初期,由于资产规模小,缺乏经营记录和财务资料,企业信息是封闭的,因而难以获得外源融资,不得不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由于不断追加投资使企业资金需求增加,同时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增加,并有了初步的经营和财务记录,信息透明度有所提高,于是企业开始更多地依靠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外源债务融资;在企业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阶段后,企业的业务记录和财务制度趋于完备,逐步具备进入公开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条件,由于证券市场融资渠道的打通,来自商业银行的债务融资比重下降,股权融资的比重上升,部分优秀的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

关系融资理论(Berger&Udell,1995、2002.)认为:银行和企业及其业主在长期合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软信息。

由于这些软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财务报表等硬信息,消除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因而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提高融资效率。

2.融资渠道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机制尚不完备。

一方面,受所有制和市场规模、制度环境的限制,即使成功的私营大企业想要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融资也极为困难。

内源融资是绍兴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内源融资包括企业资本金、留存盈余和企业内部股东集资、职工集资等。

外源融资则包括银行贷款、商业信用、向其他企业贷款、社会集资等。

银行信贷是绍兴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

商业信用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债务融资渠道,商业信用主要体现为企业的应付账款。

3.权益资本融资和债务资本融资权益资本融资方式一般包括企业的资本金、留存盈余、私募和公募股票融资。

目前我国内地股票市场发行门槛很高,从绍兴的情况看,除了少数大型民营企业成功地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外,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取得公开发行股票的资格,私募股票融资也很少。

所以,权益资本融资实际上只有资本金投入和留存盈余这两种方式。

债务资本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商业信用。

然而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获取债务资本融资的途径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

小企业权益资本融资比例高于债务资本融资比例。

由于历史和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总体上讲水平偏高,其中中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小型企业,但小型企业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却很高。

同时,由于其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资金,而通过其它途径获得资金的成本较大企业偏高,也使企业财务结构不健全,并连带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从信贷资金的结构看,固定资产贷款越来越少,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越来越短,现行制度下,直接与民营企业发生信贷关系的区县级基层银行机构授权很小,大部分没有固定资产贷款投放权,而只有规模不大的流动资金贷款权。

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结构优化时,存在很多影响因素,企业在进行融资结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思想束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国家的政策因素、资本成本、代理成本、财务风险、税收、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态度、企业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股利分配政策、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规模、企业的负债意识、所有者及经营者对风险的态度。

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行政干预,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至今划分企业贷款的依据仍是按所有制性质来的。

相对而言,国有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要容易些,而民营企业大多都属于非国有经济成份。

这就出现了目前民营企业的坏账率比国企低,但其获得的贷款却少于国企的现象。

4.企业自身存在的制约因素由于有很大一部分的绍兴民营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管理不够科学,致使其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民营企业寿命国际上平均是3至5年,在正常的年景下,淘汰率是5%。

但据调查,1995年至2000年那段时间内,我国民营企业的淘汰率大概在10%左右,甚至在2008年的时候,有40%的中小企业在那次的金融危机中倒闭,这种情况是相当不正常的。

民营企业如此高的倒闭率导致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给民营企业的时候会更加谨慎,甚至有尽量不贷款给民营企业的情况,而这也使得民营企业的融资难上加难。

从绍兴地区范围来看,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也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民营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

内源融资主要通过企业自筹和向关系人借贷两种形式,自筹通常表现为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向职工集资。

而不管是向员工集资还是向关系人借贷,两种方式的利率一般都要高于同期贷款利率,而这也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

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方式在绝大部份民营企业中处于首位。

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

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部分民营企业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不能转向外源融资,别说是进行企业扩张,连维持生产经营都会成问题。

大多数民营企业为了减少管理成本,缺少专业的会计人员,财务管理水平低,会计制度不健全。

特别是在财务核算方面随意性较大,普遍存在财务核算不真实的问题,信息无法做到透明化,使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风险难以把握,增加了银行和投资方的投资风险。

民营企业由于创新投入少,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其次,民营企业大多采用私人制或合伙制,管理水平落后,经营风险高。

由于产权没有明晰,股东矛盾往往会给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

部分民营企业的短期行为倾向严重,而且目前企业的信用观念较差,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很多。

民营企业没有中长期规划,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盲目性,这进一步加大了贷款的不确定性,从而加重了民营企业融资的困难。

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自1998 年中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政府发行了5100 亿元长期国债,银行配套贷款10000亿元左右,建设总规模达到了26000 亿元。

但是,这些大规模的建设项目主要都是由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承担的,而同时,银行的那些配套贷款资金也主要用在了它们身上(李丽美2010)。

从历史看,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行政干预,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至今仍是按所有制性质来划分企业贷款的。

国有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要容易些,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要获得贷款就难得多,而中小企业大多都属于非国有经济成份。

这就出现了目前私营企业的坏账率比国企低,但其获得的贷款却少于国企的现象。

5.评论在根据中外学者对于企业融资结构的学习过程之中,对于企业融资结构的认知更进一步。

企业融资结构是指在企业融资总额中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所占的比重。

而其中内外源性融资分别是:内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积累的方式筹集资金;外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鉴于各国的企业制度安排、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存在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使得各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尽相同。

而不同的融资结构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治理结构,从而对企业的经营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各国经济的发张过程之中,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之中,我国的民营企业与国外的民营企业所遇到的融资问题、融资坏境又是不同的,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思路的同时必须要结合本国的实际融资坏境制定出相应的融资方案,不能盲目的追求国外先进思路而忽略了国内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1]李艳锦.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对股东利益的影响[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3.[2]杨文峰.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效果及改进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3.[3]张国毅,典当融资——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J].财会研究,2009(02).[4]杨汉平.我国上市公司配股绩效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5]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6]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7]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8]杜心远.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绩效与再融资能力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9]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0]梁红英.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浙江金融,2008(5).[11] Stewart C.Myers,Nicholas S.Majluf: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ns Have Information The Investors Do Not Have,NBER Working Paper No.1396..[12] F.Modigliani & M.H.Miller:“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Invest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1958.[13] Stiglitz.J.E and A.Weiss,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1(3):391-4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