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资料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资料
化学必修一 专题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标准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1.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
(1)生成的产物可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这 类离子反应,只需注意题给条件,判断产物是否与过量 物质继续反应,准确确定产物形式即可。如NaOH与 AlCl3溶液(少量或过量),NaAlO2溶液通CO2(少量或过 量),Ca(OH)2溶液通CO2(少量或过量),NaAlO2溶液加 盐酸(少量或过量),有关离子方程式都有所区别。
• 【点拨】 判断氧化性强弱的方法是氧化 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溶解(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待用(或装瓶贴标 签 )。
Hale Waihona Puke 【例8】(安徽涡阳四中2009-2010年高一月考,23) 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mL 0.2mol·L-1 KCl溶 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①计算所需KCl的 需要称量KCl的质量为 ________ 克 质量 7.5 称量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②称量KCl固体 托盘天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可以采取 ③将KCl加入 100mL烧杯中, 哪些措施: 搅拌 (或适当加热) 并加入适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D
nB (1)基本公式:cB= V (2)稀释公式:c1V1=c2V2 (3)与质量分数换算: 1000mL· L ×ρg·cm ×w cB= Mg· mol-1 cBmol· L 1×Mg· mol 1 w= -1 -3 1000mL· L ×ρg·cm
- - -1 -3
式中ρ表示溶液的密度,w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④将烧杯中溶液转 为了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 移至500mL容量 什么措施: 转移过程中用玻棒进行引流 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进行此操作时当加水至 刻度线1~2厘米处应如何 ⑤向容量瓶中加蒸 操作: 当加水至离刻度线1~2厘 馏水至刻度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
洗气法 (4)气体和气体的分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
【例4】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例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Ca(HCO3)2+2H+===Ca2++2H2O+2CO2↑ B.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CaCO3+2H+===Ca2++CO2↑+H2O C.澄清石灰水跟硝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2.混合顺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 如 AlCl3 与 NaOH 、 Na2CO3 与 HCl 、 Na2S 与 FeCl3 、氯水与 FeBr2 、 氨水与AgNO3等。这些情况归根到底还是与量的多少有关。 3.书写“十不忽视”
反应条件(如加热、不加热):溶液浓度(浓、稀);物质聚集状态
(气、液、固);电荷守恒;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正确化简; 电解质的强弱;电解质的溶解性;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难溶 物的溶解度大小【如CuSO4溶液与Na2S生成CuS 而不是 Cu(OH)2】;水解相互促进等。
(4)配制KCl溶液时,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高 C 。 的是________ A.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 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
(5)取出该KCl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 后溶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 0.02mol/L
2.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 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弱的物质制备氧化性 较强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 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 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 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 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容量瓶是否漏水 (1)上述实验中使用容量瓶前应检验_______ 。
(2)在进行④步操作时未将洗涤烧杯、玻璃棒的洗 偏低 液转移至容量瓶,则配制溶液浓度 ________( 填 写偏高、偏低、不影响)。
(3)若进行⑤步操作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需 重新配制 ______________
(2)较特殊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这类反应要求量与 其他因素统筹兼顾。如Mg(HCO3)2溶液与过量NaOH反 应,不可忽视Mg(OH)2比MgCO3更难溶、更稳定;明 矾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不可忽视Al(OH)3的两 性;NH4HSO4与足量Ba(OH)2反应,不可忽视 NH3·H2O也是弱电解质;新制氯水与少量FeBr2溶液反 应,不可忽视Fe2+、Br-都能被Cl2氧化等。
【答案】
C
【解析】 根据①可得氧化性FeCl3>I2。根据②可得氧化 性:Cl2>FeCl3。根据③可得氧化性:KMnO4>Cl2,则氧 化性: KMnO4>Cl2>FeCl3>I2 ,要氧化 I - 而不影响 Fe2 + 和Cl-,必须选氧化能力比I2强,而比KMnO4、Cl2弱的 氧化剂,只有FeCl3满足要求。 【答案】 C
5.先后律:一般说来,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若加入氧化剂(或 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或氧化剂) 反应。 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 如向含 Br - 和 I - 的混合中液通入 Cl2 ,首先被氧化的是 I - 。
【例7】 今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I2+2KCl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 溶液中有Fe2+、I-和Cl-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 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
Ba
2+
2- +SO4 ===BaSO4↓
E.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Fe3++Fe===2Fe2+↑ F.单质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 G.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
NH3· H2O+H+===NH+ 4 +H2O H.向 NaOH 溶液中通少量 CO2 气体 2OH +CO2===CO2 3 +H2O
化学必修一 专题复习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例1】(2009·广东B卷(理基)·24)下列除去杂质的 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 后,过滤后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 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 过滤、洗涤
【答案】 C
【例 2】 分离物质应从物质状态和相关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角度出发,尽量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1)固体和固体的分离方法有: 溶解、过滤(可溶与不可溶于水的物质混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蒸发、结晶(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升华。如NaCl与I2的混合物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过滤法 (2)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液体和液体的分离方法: 蒸馏(根据沸点的差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萃取(根据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遵循的原则:首先,
选择溶解物质的仪器;其次,尽可能将溶质转移到容量 瓶中;第三,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时凹液面不超过瓶颈 上的刻度线。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仪器:某容量
的容量瓶、托盘天平(或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 滴管。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
4.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 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 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如浓 H2SO4 与 SO2 不会发生反应; KClO3 + 6HCl===KCl + 3Cl2 + 3H2O 反应中,中+ 5 价氯不会转化为 KCl 中- 1 价氯; 反 应 H2SO4( 浓 ) + H2S===S + SO2 + 2H2O 中 , 浓 H2SO4对应的还原产物是SO2,H2S对应的氧化产物是S。
- -
I.小苏打溶液跟烧碱溶液反应
2 HCO3 +OH ===CO3 +H2O
- - -
答案:G H I
1.电子守恒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 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或者说氧 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物质元素 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降低总值必等于升高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