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发展的简要分析-丁玲玲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发展的简要分析-丁玲玲

关于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发展的简要分析(2009-2015)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就建设运行电子联行系统,直至二十一世纪初,人民银行开始建成以电子联行系统、同城清算系统以及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为基础的支付网络体系。

从2006年开始,人民银行又相继推出了小额支付系统、全国票据影像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及大额支付系统等。

与此同时各银行机构也陆续更新行内支付系统,如我行的二代支付系统。

在全球化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支付系统地日渐强大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高速步伐,才能更好的为百姓提供金融服务,反过来两者也对支付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人民银行在2011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参与者监督管理体办法》,该办法称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包含人行运营的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

现根据这五大系统从2009年第3季度至2015年第2季度的统计数据来对支付系统的发展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发展迅速
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从2009年至2014年人民银行支付系统运行总体情况可以看出,如表1
表1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业务量统计表(2009-2014)年份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笔数(亿笔)9.04 11.29 13.54 18.84 25.43 41.84 金额(万亿元)885.14 1194.24 1446.01 1863.98 2159.34 2455.79 从2009年开始短短6年时间,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支付业务从9.04亿笔增长到41.84亿笔,发生金额由885.14万亿元快速上升到2455.79万亿元。

不难看出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金融市场并没有产生萎靡这象,相反中国经济还是有相当活力,资金流动快速。

在这六年中人民银行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开发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大大满足了个人及企业的支付需求,推动总支付量的上升。

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突飞猛进
根据2014年支付系统运行报告,截至2014年末,共有146家机构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比2013年增加了14家机构。

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该系统,带动了网上支付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如图1
上图列举了2012年至2015年各第2季度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的发生情况。

从一开始的0.57亿笔,金额0.76万亿元到2015年第2季度的7.11亿笔,金额为6.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2倍和9倍多,发展趋势不容小觑。

电子支付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网银行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

2015年第2季度全国银行机构处理电子支付业务共249.76亿笔,其中网上支付业务为103.98亿笔。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现了跨行支付的直通模式,满足用户全天候的支付需求,也促进了电子商务发展。

三、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颓势显现
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是人民银行继大、小额系统后又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本意通过支票影像信息交换,使其资金流动可以在全国范围之内加速。

但是该系统在现实中并没有被频繁的利用起来,近几年反而有被电子支付逐渐替代的趋势。

由于其清算时间长等原因,相较于大额、小额系统的业务量,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支付总量中占比微乎其微,如在2015年第2季度中,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总支付量为14.47亿笔,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才发生217.06万笔。

纵向比较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发生量也萎缩明显,2013年第1季度还处理了488.37万笔,到2015年第2季度就只有217.06万笔了。

可见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虽是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它的重要性及有效性并不突出,面对
日益先进的支付方式,其终将会淡出人们视线。

四、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不足与发展
除了人民银行有支付系统外,还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如各家银行行内支付系统,还有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如支付宝,当然后两者现在只是处于补充地位。

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是十分有益处的。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建立现代化支付体系的领头人,它顺应潮流积极引导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它集思广益创新零售支付服务模式,它认清不足持续改善村域支付服务环境。

以《关于中国支付体系发展(2011-2015年)的指导意见》为依据,结合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等有关各方积极创新支付产品和方式,完善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进一步拉进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临商银行宁波余姚支行丁玲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