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牛颖泽,助理工程师;Tel:(010)88330664;E-mail:niuyz@sfda.gov.cn通讯作者:仇津海,高级工程师;Tel:(010)88330676;E-mail:qiujh@sfda.gov.cn浅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牛颖泽,仇津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北京 100053)摘要: 目的为加快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水平提供建议。
方法分析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结果与结论提升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加强日常监管,做好应用系统建设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和监管实效。
关键词: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中图分类号:R95;G3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777(2013)07-0755-03Discussion on Informatization of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Niu Yingze and Qiu Jinhai*(Information Center of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53)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accelerating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improving its informatization level.Metho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problems were analyzed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Results andConclusion We should raise our attention to informatization,strengthen routine supervision,do a good jobof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system,and realize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so as toimprove the level and effectiveness of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KEY WORDS: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the construction ofinformatization 加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服务质量和水平。
笔者围绕“十二五”期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分析药监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简要的解决对策。
1 新时期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目标:以强化顶层设计为统领,以统一标准规范为基础,以突出平台建设为核心,以加强信息利用为主线,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障,到“十二五”末,建成覆盖国家、省、地、县的统一信息网络和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完善信息安全、信息标准和应用支撑平台三大支撑体系,建成覆盖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餐饮食品监管业务的行政执法、信息监测、应急管理、政务公开、决策支持和内部管理六大业务平台,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推进阳光审批、动态监管与科学决策,促进食品药品监管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2 食品药品监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2.1 三网建设夯实基础,电子政务系统稳步发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已搭建了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药监内网为国家局内部办公提供了信息化平台;药监专网覆盖国家局、直属单位,省、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现了互联互通;政府门户网站代表国家局的外部形象,是公众了解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渠道,网站公开的药品、医疗器械等数据与557中国药事2013年第27卷第7期DOI:10.16153/j.1002-7777.2013.07.008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陆续完成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及安全项目,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等,使得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2.2 政务公开逐步加强、监管系统不断拓展完善国家局和各省局、直属事业单位各自建设的政府门户网站,形成了一个统一规范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站群。
各级门户网站均设有行政许可栏目,涵盖法律法规、收费缴费、许可类别等信息,方便公众网上办事;更加注重政务公开、公众服务以及各网站之间的资源共享。
药品电子监管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建成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药品的质量追溯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
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应用效果日趋明显,政府、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依赖性日益提高。
2.3 办公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国家局现有日常行政办公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在公文运转、日常审批等方面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系统便于统计公文处理绩效,电子归档文件更加利于搜索查阅。
投入使用以来,较大地提升了日常办公、处理公文的效率。
3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3.1 一线监管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一些一线监管人员由于信息化意识不强,不愿从事繁琐的录入信息等基础工作,造成设备、软件、硬件资源的极大浪费,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
3.2 公开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形势下,政府需要转变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过渡,这就给政务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政府门户网站内容的不断增加、数据查询范围的不断扩大,要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更加及时、准确。
稍有疏忽,就会引起监管相对人的投诉,加之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易引起事态的复杂化、扩大化,这些都给政府信息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3.3 应用系统的业务性和技术性有待进一步整合国家对信息化项目有一套完整、严格的管理程序。
信息化建设项目从规划、可行性分析到需求调研、设计开发,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而监管工作是在不断变化、深化的,致使实际需求与初步设计有很大变动。
由于一线监管人员的业务需求与软件公司的技术要求不能很好地融合,致使所开发的应用系统存在缺憾,甚至无法投入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3.4 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有待进一步解决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之一就是资源共享,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但是,由于设计时每个应用系统只考虑建设单位的需求和使用,与其他系统的预留接口考虑不周,信息孤岛普遍存在。
系统建设之初未能实现统一规划,导致各应用系统无统一的标准规范,功能重复,给后期系统的整合带来很大的困难。
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4.1 坚持“一把手”工程,提升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才能做好。
首先,领导应该转变观念,明确应用系统不仅只是满足日常办公的基本需求,更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工作流程,推动机制创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
同时,在查询、统计等方面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设计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不仅使一线监管人员能够方便从容地使用信息系统进行现场执法,而且通过报表分析支持领导决策,从而提升食品药品监管力度。
4.2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网站服务水平随着社会进步、信息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程度及发布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甚至会影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民众中的公信力。
首先,监管人员要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适应新形势对食品药品信息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其次,要制定严格、合理的工作机制,对发布的信息要做到专人负责、层层审核,通过制度建设解决信息时效性问题。
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数据往往会引起社会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应深入了解各个数据库的字段信息和采集机制,确保数据从来源、处理,到最终的发布、提交都准确无误,建立基础数据库,通过标准建设解决信息准确性问题。
4.3 搞好应用系统建设,提升监管水平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立项、招标以及系统需求调研要从长远考虑,并且做好需求文档的编写、配置和管理。
项目启动以后,要加强与开发人员的沟通,保证应用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监管需求,要严格控制软件开发的各种专业质量标准。
项目开发完成后,要做好验收工作,功能性测试要尽可能满足业务需求,实现监管各个功能模块;非功能性测试要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方便监管人员使用。
此外,应用系统培训与后期的运维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确保一线监管人员能够方便地使用信息系统。
4.4 整合应用系统,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应用系统整合和数据库资源共享已得到各级监管部门的重视,应用系统在统一的平台上开发,实现单点登陆,统一标准规范、界面风格,各应用系统之间统一接口标准,实现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已成为趋势。
目前,数据源自各应用系统,数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系统和数据接口的质量。
应用系统的建设要分情况考虑:对于新建的应用系统,应在统一的平台上建设各子系统,统一用户管理、权限控制、数据标准、界面风格和接口标准,实现各系统间的单点登陆,便于资源共享;对于需要整合的已建应用系统,应深入调研各系统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规范接口传输数据标准,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数据整合时,首先应摸清数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仔细调研监管业务需求,深入分析各数据库中的关联关系,做好顶层设计。
实施过程中要规范产生数据的接口标准,统一接收数据方式,做好数据采集、处理。
同时,要形成长效的数据更新管理机制,便于监管人员维护、更新、统计监管数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综上所述,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是“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之一,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应从提升对信息化工作的认知程度、促进食品药品监管政务公开、做好应用系统建设和整合工作、统筹规划统一平台等方面着手,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1]桂敦山.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升科学监管水平[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8,(5):27-28.[2]曹长安.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高药品监管效能[J].首都医药,2007,(11):53-54.[3]张伟.加速信息化建设 提高药品监管能力[J].首都医药,2005,(10):10-11.[4]赵茜.食品药品监管行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电脑与电信,2011,(8):32-33.[5]陈锋.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启示[J].中国药事,2008,22(11):969-970.[6]靳磊.推进信息化建设 提高安全保障水平[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1,(9):28-29.[7]孙咸泽.新时期食品药品信息管理工作的作用与展望[J].中国医药导刊,2012,(1):1-2.(本文编辑 郑丽娥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上接第731页)3.3 标准曲线溶液及样品的制备方法标准曲线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取铬单元素标准溶液,用2%硝酸稀释制成100μg·L-1的铬标准贮备液,临用时,分别精密量取贮备液用2%硝酸稀释制成每1mL含铬0~20ng对照品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