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宪法的含义?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
2.宪法的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发的基本形式3.我国宪法的发展趋势?1. 政府行政权力在客观上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行政指导在政府对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将显得日益重要。
2. 以人民法院审判权为核心的司法权将得到扩大与加强。
事实上,从这一意义上讲,司法权的扩大与加强,与政府行政权受到相应限制是相对的。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于政治协商制度在宪政实践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4. 公民基本权利也将得到重大发展。
变现在(1).迁徙自由在条件成熟时,将会成为公民一项基本的人身自由。
(2).政治权利将进一步得到认同,而更加现实的为公民所实际享用。
5. 宪法监督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体现: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司法独立3.按法定程序立法4.程序正当5.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地位)。
五.宪法的制定权。
1.概念:宪法制定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利。
2.性质。
自然法观点:制宪权是一种创造权力,是国家权力存在的前提。
国家权力说:制宪权本身不能成为游离于国家权力活动之外的权力,他实际上是最高决定权的表现形式。
3.制宪权的界限:受制宪目的的制约,受罚的理念的制约,受自然法的制约,受国际法的制约。
六.宪法形式的定义。
宪法形式包括宪法的渊源形式和宪法的结构形式,宪法的渊源形式是指宪法基于不同的效力来源所形成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成文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和宪法解释等等;而宪法的结构形式包括宪法体系和成文宪法典结构形式七.宪法关系的定义宪法关系也称宪政法律关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是立宪社会最为基本的政治秩序在法律上,尤其是在宪法上的表现。
八.宪法的基本价值人民主权.人民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对民主社会的最高理想。
宪政秩序.民主,法治的政治,社会秩序是宪政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
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包含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
社会正义.正义是人类普遍认同的崇高价值,而社会正义则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九.宪政的定义宪政是指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经取得的民主事实确认下来,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这种民主事实,以此保障公民权力。
宪政的三要素:民主,法治和人权。
十.国家性质的定义在政治学上,国家性质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在宪法学上,国家性质是指通过特定的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所反映的一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它反映着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
十一.国家形式的定义国家形式就是一国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十二.政体十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1)社会主义民主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这种民主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实现这种民主的形式。
第一,从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来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代表组成,而人民代表又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
第二,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来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第三,从人民代表大会的责任来说,它要向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2)在各种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十四.单一制:指国家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特别行政区等组成,各组成单位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邦组成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组成联盟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十五.民族区域自治1.概念民族区域自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自治权的政治制度。
2.作为一项完整的政治制度包含三个内容第一,它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第三,民族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十六.特别行政区1.概念特别行政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2.特点第一,“一国两制”。
即在同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其主体部分坚持实行社会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高度自治。
特别行政区是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但与其他一般行政区域不同,它实行高度自治,依照法律的规定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三,当地人管理。
十七.公民1.概念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2.公民与人民(1)性质不同。
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2)范围不同。
公民较人民范围更广泛,公民除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3)法律中的地位。
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光荣义务。
(4)概念的属性不同。
公民所表达的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是群体的概念。
3.公民的基本权利(1)政治生活方面: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平等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自由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3)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力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休息的权利,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4.特定人的权利(1)保障妇女的权利(2)保障退休人员和军烈属的权利(3)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4)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5)保护华侨的政党权利5.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6)其他方面的义务十八.选举制度的定义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十九.国家机构的定义国家机构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等。
二十.国家元首1.概念国家元首是一国的最高代表,在国际上代表本国,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类根据国家元首行使权利的状态,可以把国家元首制度分为实位元首制和虚位元首制。
根据元首本身的组织机构,可以把国家元首制度分为个体元首制和集体元首制。
3.我国现行的国家元首制度(1)我国元首制的特点第一,实行个体元首制度。
第二,实行虚伪元首制度。
第三,主席实行任期限制。
(2)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3)国家主席的职权第一,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第二,人事任免权第三,外交权第四,荣典权二十一.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国务院的性质: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作为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对外以中央政府的名义活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它的下级单位,受其领导。
地位: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二十二.人民法院的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行使国家权力。
审判权是指法院依法审理和裁决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权力。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任何公民有权拒绝人民法院以外的机关,团体或个人的非法审判。
这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尊严,保证正确适用法律,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十三.政党的定义政党是由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中的中坚分子组成的,并为实现反映其政治,经济利益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而奋斗的政治组织。
二十四.政党制度与民主宪政(一)政党制度是民主宪政发展的产物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政党就成为动员和组织属于一定阶级,阶层或一定社会集团的成员参与政治的一种形式。
由此可见,导致政党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以代议制民主为核心的民主宪政的发展。
(二)政党制度促进了近现代民主宪政的发展首先,政党制度的出现使古代君主个人终身统治的专制统治转变为近现代政党的民主政治。
其次,政党制度是解决民主宪政中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冲突的重要途径。
利于分化形成利益差别是近现代任何国家都普遍存在的现象。
再次,政党制度状况直接影响民主宪政状况。
最后,政党制度还是扩大政治参与的主要措施之一。
政治参与是实现人民主权的基本途径,因此政治参与状况是影响民主宪政建设最重要的环节。
二十五.多党合作制度具体表现:中国共产党居于国家政权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各民主党派则是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参政党。
特色: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各政党中居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各政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7.在国家政权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8.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政治协商,互相监督。
9.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形式:1.以会议形式进行政治协商。
2.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参政议政。
3.担任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