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病例分析PPT课件
↓ 胆囊积水 胆囊萎缩
.
13
临床表现
慢性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隐痛,腹痛常于晚 上和饱餐后,呈持续样疼痛。 消化不良 对脂肪饮食不耐受、腹胀及反复发作的餐 后上腹部胀痛不适的患者,超声检验显示 胆囊结石、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者可确诊
.
14
胆囊结石
.
15
概述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示: 遗传因素是造成这种发病率差异的主要原 因。 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也是造成本病差异的 原因
二战后的日本东京胆石症的发病率翻了一倍, 类型也从胆红素型转到了胆固醇型。 日本饮食的: ➢ 胆汁成份和理化性质改变,胆汁中胆固
醇过饱和易沉淀析出,结晶 ➢ 促成核因子,分泌大量粘液、糖蛋白 ➢ 胆囊收缩功能,胆汁淤滞
.
17
风险因素
长期TPN 高位脊索损伤 妊娠 口服避孕药、黄体酮、氯贝特、有报道称 头孢曲松钠(发生率20%-50%)等药物 雌激素 年龄 大幅度的体重减少
一般治疗 : 卧床休息、禁食,伴严重 呕吐者胃肠减压,使胆汁分泌减少,有利 于胆汁的引流。并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和 营养等。
解痉、镇痛 : 阿托品、硝酸甘油、哌 替啶、美沙酮等----解除肝胰壶腹括约肌 痉挛
利胆治疗:硫酸镁有松弛胰壶腹括约肌作
用,利于胆汁排出,50%硫酸镁, 10ml,3/日,po
抗感染治疗 :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
症
.
29
胆囊疾病的抗感染治疗
.
30
病原菌的感染
正常胆汁无菌 抵抗力下降时,防御机制被削弱
致病因素诱导(如梗阻、操作过程污染、 Oddi括约肌切开或胆肠吻合等) 菌群异位 致病菌主要来源于肠道,直接胆道逆行或经 门脉系统移行 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感染为主
.
31
胆道系统感染病原菌
肠源性G- > G+和厌氧菌 肠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 肠杆菌等):占60%~80% 肠球菌(14%)、厌氧类杆菌(10%)和梭 状芽胞杆菌(7%) 混合感染率增加,以铜绿假单胞菌为 主
.
10
病理(一)急性胆囊炎
1、胆囊管梗阻(结石、蛔虫、炎性渗出物、胆管畸形、 肿瘤等)
↓ 内压升高 ↓ 粘膜层充血水肿→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 波及全层,浆膜脓性渗出→化脓性胆囊炎 ↓ 血循障碍,组织坏疽→坏疽性胆囊炎 ↓ 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
11
2、胰液反流:胆盐刺激胰酶原,引起化学性急性胆 囊炎 3、细菌感染:早期常非细菌性感染,但发病后一周 50%以上患者可继发。
.
18
肝外胆管结石——原发性、继发性
寄生虫感染: 1.致胆道感染 2.虫卵、虫体残骸成为结石核心
胆道感染: 胆道感染→大肠杆菌繁殖 结合胆红素 ↓ ↓产生β-葡萄糖脱酸酶
胆色素结石←游离胆红素+钙 胆汁淤滞: 胆道感染和胆汁淤滞: 基本因素
.
19
危险因素
慢性溶血、地中海贫血、心脏瓣膜修复术、 年龄增长、长期TPN、肝硬化----原发性 黑结石,不易伴感染 慢性溶血病患者、长期TPN伴胆囊淤积、 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棕色结石
➢ 肠肝循环
.
4
胆囊炎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
.
5
定义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
是一种常见疾病,由于胆囊管梗阻、化学性刺 激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胆囊炎症性的病变。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
是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可由结石、慢性感 染、化学刺激和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 所致。
.
26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 治疗:最终治疗——手术 手术时机:
❖ 发病48-72h以内 ❖ 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恶化 ❖ 严重并发症
手术方式:胆囊切除,胆囊造口
.
27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 病因:多种因素,不明,缺血,男性 多
➢ 表现:重危病人,严重创伤后,长期 TPN
➢ 治疗:手术
.
28
急性胆囊炎内科治疗方案
.
6
.
7
.
8
右上腹―胆囊炎、胆石症
×
×
上腹和左上腹―胰腺疾病
×
上腹/右上腹―消化性溃疡
右下腹麦氏点―阑尾炎
.
9
辅助诊断
血常规:WBC、中性粒细胞增高 尿常规: 肝功能: 腹部平片 胆囊造影:胆囊或肝穿造影发现胆囊形状
改变及结石阴影。 B超:最主要检查手段,胆囊增大,壁增厚,
双层。胆囊结石反射波。 CT发现胆囊炎,胆道梗阻和胆石症的征象。 MRI
➢ 4、急性结石性胆囊炎(95%),急性非结石性胆囊
炎非常少(5%),大多数与严重创伤、烧伤、腹部手术 等病因有关。
➢ 5、脊柱小关节错位
➢ 其他:长期禁食、妇女妊娠时性激素的影响、恐惧、 焦虑、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等、
.
12
(二)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症反复发作 胆囊纤维组织增生
↓ 胆囊管闭塞 慢性炎细胞浸润
.
20
胆囊结石
.
21
临床表现
➢ 静止性胆囊结石——20%-40%终生 无症状
➢ 胆绞痛 ➢ 消化不良
.
22
并发症
➢ 急、慢性胆囊炎
➢ Mirizzi综合征
➢ 胆囊积液
➢ 继发胆总管结石
➢ 胆源性胰腺炎
➢ 胆囊十二指肠瘘
➢ 胆囊癌变
.
23
胆囊炎的治疗
.
24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治疗
手术切除为首选
.
32
厌氧菌的感染
➢ 感染率:差异很大,15~90%,与病情 有关
➢ 多见于:曾接受胆道手术或其他操作的患 者
➢ 组成:厌氧类杆菌占80~90% ,脆弱类 杆菌为主(70%~80%)
➢ 厌氧菌:不单独引起感染,与需氧菌共存 发病
.
33
其他致病菌的感染
① 早期一般无铜绿假单胞菌参与,后期 才可能出现铜绿假单胞菌
非手术治疗:无症状或有手术禁忌症
低脂饮食
利胆 溶石: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8-12mg/kg/d), 直径<1.5cm,成功率60%--70%。接触性结石溶解 剂:甲基叔丁醚
体外震波碎石
中医治疗:排石治疗
.
25
无症状胆囊结石手术指征
➢ 胆囊无功能或萎缩 ➢ 结石直径>2-3cm ➢ 合并糖尿病、且已控制者 ➢ 老年人和(或)有心肺功能障碍
胆囊炎
白东玉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药剂科(北京天 坛医院进修课件) 2009.10.19
.
1
解剖生理
.
2
.
3
生理功能
(分泌.贮存.浓缩.输送胆汁
➢ 肝细胞分泌胆汁:800-1200ml/日
➢ 胆汁功能:乳化脂肪,抑制内毒素,刺 激肠蠕动,中和胃酸
➢ 分泌调节:神经内分泌
➢ 胆汁代谢:胆汁酸、胆固醇、胆色素、 磷脂酰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