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损伤性疾病

损伤性疾病


钝性暴力
3、描述部位损伤的一些术语 颅脑损伤( head injury ) 胸部损伤( breast injury ) 腹部损伤( abdomen injury ) 脊柱损伤(spine injury)、 四肢损伤(limps injury)。 4、描述组织器官损伤的一些术语: 内脏破裂/穿孔;骨折、骨关节脱位
以肉芽组织增生 为主
第三期 恢复正常 (9日-数周 或数月)
正氮平衡、钾、钠平衡, 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脂肪储存 体重、体力恢复。
以纤维组织增生 为主,伤口愈合。
自我检测题(1)
1、开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的主要区别是 A.是锐性暴力还是钝性暴力所致 B.皮肤或粘膜是否保持完整 C.是否合并有内脏损伤 D.是否引起局部感染 E.是直接暴力还是间接暴力所致 2、对严重挤压伤病人,护理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特别注意 A.意识状态 B.肢端温度 C.局部疼痛情况 D.尿量 E.末梢循环情况 3、严重挤压伤后,最重要的护理问题是 A.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B.皮肤完整性损伤 C.潜在并发症:急性肾衰竭 D.疼痛 E.有感染的危险 4、伤口边缘不整齐,周围组织损伤广泛,出血少,应为 A.刺伤 B.切割伤 C.擦伤 D .撕脱伤 E.裂伤 5、人体损伤后,体表完整无缺,但骨膜,肺破裂,多为 A.扭伤 B.挫伤 C.挤压伤 D.爆震伤 E.裂伤 6、盲管伤是指 A.皮肤粘膜无破损的损伤 B.皮肤粘膜有破损的损伤 C.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损伤 D.易引起急性肾衰竭的损伤 E.关节过度屈伸或扭转的损伤
脑损伤
(三)与损伤有关的一些术语
1、开放性损伤(open injury)
皮肤破了
刺伤(stab wound) 锐器 切割(incised wound) 砍伤 (chop wound) 擦伤(abrasion) 切线动力 撕裂伤 火器伤(gunshot wound)子弹、弹片 2、闭合性损伤(closed injury) 皮肤没破 挫伤(contusions bruise) 挤压伤(crash injury) 扭伤(sprain) 骨折(fracture) 冲击伤—高压高速气浪
6、描述组织的破坏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有无污染的术语
按伤后经过的时间分 (1)新鲜创 (2)陈旧创 按创伤有无污染分 (1)无菌创(cleaning wound) (2)污染创(contaminated wound) (3)感染创
二、构建创伤的概念
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组织结构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死亡机理
1.即时死:损伤后数秒钟之内发生的死亡。 整个机体的毁损;全脑(尤其脑干) 或心脏组织结构的严重破坏导致功能立即丧失; 脑干功能的急性麻痹或重度抑制; 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心室纤颤。 2.急性死亡:损伤发作后几小时至24h内发生的死亡。 心、肺、脑功能急性衰竭。 3.亚急性死亡:损伤第2~3周内发生的死亡。 4.慢性死亡: 损伤3周以后发生的死亡。
思 考 : 各 种 并 发 症 的 临 床 表 现
链接:机械性损伤的死因及死亡方式 机械性损伤常见致死原因
一、原发性外伤死因 1、生命重要器官的破坏:脑、心、肝、肺、肾 2、休克:原发性、继发性 3、大出血:急性出血量达全身血量30%以上,便可致死。 4、栓塞:脂肪、空气、血栓、组织碎片、异物;多见于肺动脉。 5、窒息:血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内出血;气胸 二、外伤后继发性死因 1、感染:直接,局部、全身抵抗力降低,伤后处理不当。 2、肿瘤 3、愈复过程的合并症
(二)肝破裂的疾病过程 质地脆弱 外伤 包膜破 活动性大出血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待续 肝破裂 出血 + 肝内胆管破裂 胆汁外漏
C3aC5a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组胺
局部小血管短时间收缩,转变成扩张 使微血管反应,引起疼痛 充血渗出----局部肿胀 组织内压增高-----疼痛
创伤性炎症对组织修复的有利作用 (渗出的意义)
纤维蛋白的填充和支架作用 WBC、补体、抗体吞噬和杀灭细菌 巨噬细胞清除局部的组织碎片、死菌、异物颗粒
局部血流灌注增加,提供细胞增生的营养成分
创伤性炎症对组织修复的不利作用 (渗出的不利因素)
大量血浆渗出→血容量缩减
闭合性创伤的严重炎症→组织内压过高, 阻碍局部血循环
大量组织细胞的裂解产物→损坏其他器官
2、全身反应
(1)神经内分泌变化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
调节心血管功能 动员体内能源 心肌收缩力↑,外周血管收缩 糖原、脂肪、肌组织分解↑ 1 参与机体能源利用
局部结构破坏→功能障碍 机械因子→机体 愈合 并发症 死亡!
修复
机体面对局部破坏产生反应
疑问: 1、什么是机械因子?通过什么机制作用于机体的? 2、面对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机体做出什么反应? 3、机体反应的意义是什么-修复 4、结构破坏和机体修复的后果-并发症?
温馨提示:致伤物造成的组织器官结构的破坏 和功能的障碍暂且不说,先讲授①致伤因子及 致伤机制②创伤后机体的反应③修复和④并发 症。听讲时要发挥自身的微观想象力。
二、腹部损伤性疾病概要之肝脾破裂
(一)脾破裂的疾病过程 组织结构脆弱
+
钝性打击 剧烈震荡 挤压 术中牵拉 破裂 出血
中央型破裂(破在脾实质深部) 被膜下破裂 (破在脾实质周边) 真性破裂(实质破裂累及被膜)
前两者出血于包膜下,量少 包膜破
后者出血于腹腔内,量大 刺激腹膜(次要)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待续
第1部分 普外科II 损伤性疾病
开放伤 腹壁伤 闭合伤
非穿透伤 穿透伤
实质性器官损伤
腹腔脏器伤
1、脾破裂 2、肝破裂 3、胰腺损伤 4、胃十二指肠损伤 5、小肠损伤 6、结肠及直肠损伤 7 、胆道破裂 8、烧伤
空腔器官损伤
学习内容
一、损伤的基本概念、创伤的基本概念 二、腹部损伤疾病概要 三、医生诊治原则 四、护理原则
表1 损伤反应过程分期
分 期 内分泌变 化
垂体-肾上腺激 素分泌增加
代谢变化
负氮平衡、血糖 、元 异生、钠和水储留、钾 排出 、脂肪消耗
全身改变
体温高、脉快、尿 少、精神差、无食 欲
局部改变
以变质渗出为主
第一期 (1-4日)
第二期 (5-8日)
垂体-肾上腺激 素分泌趋向正常
氮代谢开始转为正平衡, 体温、脉搏逐渐恢 钠排出增加,钾排出减 复正常,尿量增加 少 食欲恢复,体重下 降变慢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2 参与儿茶酚胺对血管的调节 3 抑制炎症反应 4 ADH ↑对水分的再吸收
肾素---醛固酮系统
增强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2)代谢变化
创伤后机体的静息能量↑
糖原、脂肪、蛋白质分解↑
提供能量,提供修复创伤所需的蛋白质 导致细胞群缩减而体重↓ 肌无力 (3)免疫功能变化 PMN↑:趋化、杀菌
第二次课内容-腹腔脏器损伤
一、导入课程 二、腹部损伤性疾病概要之肝脾破裂 1、脾破裂的疾病过程 2、肝破裂的疾病过程 3、脾破裂和肝破裂的主要生理问题(合作性问题) 4、与主要生理问题相关的临床表现 三、医疗诊治原则 四、护理措施
一、导入
什么叫腹部损伤 Abdominal injury 腹部受各种致伤因子作用而发生的 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称为 脾破裂:在腹部闭合伤中居首位,占40-50% 主要危险: 1 腹腔实性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引起大出血→休克 2 空腔脏器破裂造成腹腔感染→腹膜炎
5、描述损伤程度的一些术语 轻 度gentle injury 如,局部软组织伤 伤员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而且不会发生变化。 无需现场特殊处理,手术可延至12小时后处理。 重 度 serious injury 生命体征稳定,但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广泛软组织伤、开放性骨折等 需手术治疗,力争在12小时急救处理。 特 重 度critical injury 出血量大、重要脏器伤 创伤严重,有生命危险,需紧急手术和治疗。 表现:R<10次/min或>35次/min;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P>120次/min或<50次/min; 意识障碍严重。
(一)创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锐器(切割)、钝器(撞击)、火器
与形状、作用方式有关
机体 2、发病机制 与产生的能量E=1/2mv2有关 与致伤部位有关
组织器官的结构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细菌
比较: 器官的结构性尚存
机体
炎症反应 细胞的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障碍
(二)创伤后机体产生的反应
1、局部反应之创伤性炎症 组织断裂胶原暴露和细胞破坏 缓激肽
药 剂 抗炎皮质激素 干扰创伤修复的原因 抑制炎症、否噬功能、成纤维 细胞及蛋白合成等 促使血肿形成 抑制细胞增生、蛋白合成 抑制细胞增生,引起血管内膜炎
抗凝剂
抗癌药
放射线
小结:创伤愈合类型
一期愈合: 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
二期愈合(瘢痕愈合)
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
(四)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常见的是化脓性感染和创伤性休克 感染:细菌污染、闭合性创伤累及消化道、呼吸道 休克:失血、神经系统受刺激、严重感染 挤压综合征: 多系统器官衰竭: 伤口并发症:影响伤口愈合的三种主要并发症 血管破裂-伤口出血 细菌入侵-伤口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脓液 不愈合-伤口裂开
烧伤概要 诊治原则 护理原则
第一次课内容-损伤及创伤概念
一、 损伤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二)分类 (三)与损伤有关的一些术语的学习 二、构建创伤的概念 (一)创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创伤后机体产生的反应 (三)机体反应的修复作用 (四)并发症
一、 损伤的基本概念 P94-95
(一)定义: 致伤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统称为损伤
(2)组织修复的过程
①纤维蛋白填充 ②细胞增生
一般的皮肤切割伤,6h后伤口边缘出现成纤维细胞 24—48h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新生Cap
相关主题